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昕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常州四药临床药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慢性
  • 2篇干扰素
  • 2篇肝炎
  • 2篇肝炎患者
  • 1篇毒性
  • 1篇新型隐球菌
  • 1篇新型隐球菌脑...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氧化苦参
  • 1篇氧化苦参碱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抵抗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患者
  • 1篇隐球菌
  • 1篇隐球菌脑膜炎
  • 1篇原发性

机构

  • 5篇郑州市第六人...

作者

  • 5篇王昕
  • 1篇史继静
  • 1篇常瑞霞
  • 1篇高鹏
  • 1篇李格
  • 1篇王平平
  • 1篇李琤

传媒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胰岛素抵抗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分为观察组(胰岛素抵抗)与对照组(无胰岛素抵抗),各56例。两组均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应答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ALT、AST、HCV-RNA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治疗有效组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低于治疗无效组(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可降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阻碍病毒学应答。
高鹏李琤崔中锋王昕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慢性丙型肝炎利巴韦林
艾滋病并发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并发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腰椎穿刺术获得脑脊液,采用脑脊液乳胶凝集(LA)法检测新型隐球菌抗原。结果隐球菌脑膜炎是AIDS患者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病死率高,易复发。结论早期诊断本病对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崔中锋王昕石彦斌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隐球菌脑膜炎
DCs续贯CTL联合干扰素对免疫耐受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学应答的初步临床研究
研究目的和背景:全球约75%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群分布在亚洲国家,随病程进展有产生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的风险。理想状态下,对于HBV感染人群应尽早抗病毒治疗以尽可能阻止其进一步发展与恶化。
王昕
氧化苦参碱对HBeAg阳性CHB患者PBMCs中TLR9/IRF7信号通路的影响
王昕
肿瘤抗原特异性CTL细胞联合树突状细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 探讨肿瘤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联合树突状细胞(DC)输注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集3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诱导培养成肿瘤抗原特异性的DC细胞和CTL细胞后回输患者体内,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甲胎蛋白(AFP)、淋巴细胞亚群及生存质量等的变化.结果 DC-CTL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得到明显改善,AFP下降显著(985.2 ng/mlvs 630.7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CD3+、CD3+CD8+、CD3+ CD4+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大部分患者的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生存质量提高.结论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肿瘤抗原特异性CTL细胞联合DC细胞输注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史继静王昕常瑞霞崔中锋李格王平平
关键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原发性肝癌安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