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成君

作品数:23 被引量:116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肠癌
  • 8篇直肠
  • 7篇直肠癌
  • 5篇手术
  • 5篇切除
  • 5篇结肠
  • 4篇术后
  • 4篇结直肠
  • 4篇腹部
  • 4篇肠梗阻
  • 3篇低位直肠
  • 3篇低位直肠癌
  • 3篇切除吻合
  • 3篇外科
  • 3篇外科学
  • 3篇结直肠癌
  • 3篇急性
  • 2篇炎性
  • 2篇炎性肠梗阻
  • 2篇一期切除

机构

  • 23篇哈励逊国际和...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3篇王成君
  • 12篇刘继攀
  • 6篇宋德余
  • 5篇宋默
  • 5篇尹长恒
  • 5篇张书亭
  • 5篇刘防震
  • 5篇席姗姗
  • 3篇李炳茂
  • 3篇赵学荣
  • 2篇高增书
  • 2篇贾巍
  • 2篇王向丽
  • 1篇李恒力
  • 1篇吴晓
  • 1篇孟振行
  • 1篇高洪杰
  • 1篇张书停
  • 1篇邢宏立
  • 1篇潘殿卿

传媒

  • 5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中国肛肠病杂...
  • 2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8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199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部外伤非手术治疗后再手术32例分析被引量:9
2004年
王成君宋德余王国立
关键词:再手术
miR-190的表达下调有利于抑制结直肠癌被引量:5
2017年
研究miR-190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C)患者中的表达和作用机制。采用Real-time PCR和探针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miR-190在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变化。利用Targetscan数据库,寻找潜在的miR-190靶基因,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结果发现,相比于癌旁正常组织,miR-190在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中表达量显著下降(p<0.000 1)。通过Targetscan数据库找到miR-190可作用于细胞因子IGF-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也证实了miR-190可以作用于IGF-1的3'UTR区域,从而抑制IGF-1的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病过程中,miR-190表达量下降,导致IGF-1含量上升,进而促进了结肠癌的发展,miR-190具有抑癌作用。
宋默刘继攀席姗姗王成君
关键词:结直肠癌IGF-1
结肠癌性肠梗阻22例分析
2006年
王成君张书亭
关键词:结肠癌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
急性坏死性小肠炎误诊为急性肠系膜动脉闭塞1例分析
2008年
刘防震尹长恒王成君张书亭刘继攀
关键词:小肠结肠炎误诊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结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病变,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并且该疾病常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消耗医疗资源。虽然目前临床上U...
刘继攀孙伟赵学荣李炳茂王成君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治疗
miR-101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及KIF14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miR-101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及驱动蛋白家族蛋白14(KIF14)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靶基因预测库预测miR-101与KIF14的靶向关系,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鉴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miR-101和KIF14蛋白的表达。在结直肠癌HT29细胞中转染miR-101模拟物,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测定KIF14蛋白的表达。结果: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miR-101与KIF14存在靶向关系。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miR-101表达下调,KIF14表达上调(P <0. 05)。miR-101模拟物可以明显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促进其凋亡,同时下调KIF14蛋白表达水平(P <0. 05)。结论:miR-101可靶向作用于KIF14而影响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刘继攀孙伟赵学荣李炳茂王成君
关键词:结直肠癌凋亡
中西医结合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在重度溃疡性结肠炎中的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联合营养支持的综合化治疗在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7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行综合治疗;对照组32例行...
刘继攀孙伟王成君赵学荣李炳茂
关键词:重度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营养支持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1例治疗分析
2012年
炎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一般发生在腹部手术后1~3周,是临床手术常见的并发症,约占术后肠梗阻20%。若对该病认识不足、处理不当,如误诊为机械性肠梗阻而予以手术治疗,则可能发生肠瘘、重度感染及短肠综合征等并发症。我科2005-08—2010—09收治的21例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postoperativeinflammatoryileus,EPII)病例资料现报告如下。
王成君贾巍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
伞状缝合技术在PPH术中的应用(附100报告)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伞状缝合荷包技术在传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Ⅲ~Ⅳ度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Ⅲ度~Ⅳ度混合痔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分为两组,50例采用传统单荷包缝合技术,50例采用双荷包缝合技术,观察组采用伞状缝合技术,比较不同荷包缝合技术术后切除直肠黏膜环的宽度、均匀性、完整性,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出血、疼痛、肛门下坠感等),术后电话随访患者术后3个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痔核有无再次脱出、肛门下坠感有无减轻或消失)。【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单荷包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0%,双荷包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8.0%,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伞状观察组术后切除直肠黏膜环宽度均大于单荷包对照组和双荷包对照组,且黏膜环具有更好的均匀性、完整性,与两个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随访,伞状观察组痔核再次脱出、肛门下坠感发生率均低于两个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伞状缝合技术在PPH术中治疗混合痔患者可减少切除黏膜的缺损、切除宽度不够等发生,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宋默刘继攀王向丽席姗姗王艳玲王成君
腹部手术应用吻合器268例
2008年
1999-2007年我院对268例胃肠道疾病患者应用消化道吻合器进行手术治疗,男145例,女123例,年龄15~87岁。胃癌97例,胃十二指肠溃疡43例,其中行近端胃大部切除49例,全胃切除21例,远端胃大部切除70例;毕Ⅰ式吻合16例,毕Ⅱ式吻合54例。直肠癌84例,均行保肛手术;结肠癌右半结肠切除15例;小肠肿瘤13例、小肠扭转9例、小肠粘连7例均行小肠切除肠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漏5例,均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其中3例行横结肠造口术,2例自愈。吻合口狭窄7例,其中食管胃吻合2例,食管空肠吻合1例,均行扩张后好转;直肠前切除4例,3例半年后逐渐自行好转,1例行横结肠造口。吻合口出血2例,经保守治愈。
刘防震尹长恒刘继攀王成君宋德余
关键词:消化道吻合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手术应用近端胃大部切除食管空肠吻合腹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