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丽红

作品数:13 被引量:145H指数:5
供职机构:衢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衢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护理
  • 3篇结核
  • 3篇肺结核
  • 2篇导管
  • 2篇导管相关
  • 2篇导管相关性
  • 2篇肺结核合并
  • 2篇干预
  • 2篇感染科
  • 2篇ICU
  • 1篇导管相关感染
  • 1篇导管相关性感...
  • 1篇性感
  • 1篇性疾病
  • 1篇血糖
  • 1篇血糖监测
  • 1篇压力源
  • 1篇压实
  • 1篇压实机
  • 1篇压实机构

机构

  • 13篇衢州市人民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衢州职业...
  • 1篇衢州职业技术...

作者

  • 13篇林丽红
  • 4篇李霞
  • 3篇方英
  • 2篇邱惠萍
  • 2篇张伟文
  • 2篇徐勤容
  • 2篇卢滔
  • 1篇饶和平
  • 1篇胡雅国
  • 1篇卢伟力
  • 1篇王晓燕
  • 1篇陈小丽
  • 1篇陈晓春
  • 1篇熊晓华
  • 1篇朱慧芬
  • 1篇徐利萍
  • 1篇张丽萍

传媒

  • 2篇中医药管理杂...
  • 2篇护理管理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肝功能及HBV-DNA水平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损害与HBV-DNA水平影响,及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与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110例合并乙肝的肺结核患者,依据血清HBV-DNA水平分为高水平组64例、低水平组46例,68例HBeAg阳性组与42例HBeAg阴性组,均给予抗结核治疗,比较患者肝损害发生率、损害程度,分析肝损害与血清HBV-DNA定量水平相关性。结果高水平组肝损害发生率高于低水平组(P<0.05),肝损害发生率与HBV-DNA水平有关;HBeAg阴性组血清HBV-DNA水平与ALT、AST、TBI呈显著正相关(P<0.05);高水平组肝功能损伤时间明显低于低水平组(P<0.05),肝功能恢复时间明显高于低水平组(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化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应用保肝药物,HBV-DNA阳性者需抗病毒治疗。
邱惠萍卢伟力陈晓春卢滔林丽红
关键词:肺结核HBV感染肝功能抗结核药物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舒适护理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研究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舒适护理效果。方法研究组52例患者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措施;对照组52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血糖控制理想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肺结核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52例患者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52例患者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FBG、2hBG、GSP等指标出院时皆低于入院时(分别t=6.4316,P=0.0000;t=8.3624,P=0.0000;t=49.6146,P=0.0000),且研究组患者出院时FBG、2hBG、GSP等指标皆低于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的相应指标(分别t=2.3259,P=0.0220;t=2.0933,P=0.0388;t=28.3968,P=0.0000)。研究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13.5%(7/52),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36.5%(19/52),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38,P<0.01)。结论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动态血糖监测和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其综合效价高于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林丽红胡雅国徐勤容
关键词:肺结核糖尿病舒适护理血糖监测
广泛耐药性肺结核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构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耐多药物(MDR)和广泛耐药(XDR)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构和临床特点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MDR患者60例,XDR患者6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患者T细胞亚群结构,对比2组患者药敏结果、T细胞亚群结构、临床资料的特点。结果 XDR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乙型肝炎的合并率明显高于MDR组患者,复治率明显更高,且XDR-TB组患者并发支气管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支气管扩张、呼吸衰竭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XDR组患者Treg细胞水平,Treg/Th17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MDR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Th17细胞水平,明显高于MDR组患者。XDR-TB组患者对链霉素、乙胺丁醇、氧氟沙星、乙硫异烟胺、卡那霉素、卷曲霉素耐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广泛耐药肺结核外周血T细胞结构紊乱,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林丽红卢滔方英
关键词:肺结核T细胞亚群多重耐药菌
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引领型教学在传染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传染病护理课程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引领型教学效果研究。方法:观察组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引领型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两组专业实务成绩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实践能力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引领型教学法有助于教学效果及岗位胜任力的提高。
邱惠萍饶和平林丽红
关键词:传染病护理教学
ICU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及预防对策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ICU)导管相关的感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提出预防对策。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该医院ICU收治的导管留置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调查发现引发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置管时间过长,原发疾病的种类,置管的方式等。结论引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明确,应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和规范操作流程。
林丽红张伟文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导管相关感染
ICU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与ICU导管相关的感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处置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ICU收治的导管留置的患者371例的病例资料,将发生感染的216例作为研究组,另155例未发生感染的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寻找ICU导管相关的感染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根据216例的治疗结果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结果置管时间过长、原发疾病的种类、置管的方式是导致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严密的监测及积极的治疗后,所有患者的感染均得到治愈,后转其他科室继续治疗。结论导致ICU导管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与导管留置时间过长、原发疾病、置管方式有关,严密的监测及观察、积极的治疗是提高ICU患者救治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林丽红张伟文熊晓华
一种医用废弃防护服处置垃圾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废弃防护服处置垃圾桶,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该种医用废弃防护服处置垃圾桶包括:外桶体、内桶体、压实机构、用于对垃圾袋袋口进行封口的封口机构和负压机构。通过采用内外桶体设置,利用置于外桶体内部的内桶体对...
陈小丽朱慧芬徐利萍吕海月林丽红
JCI标准在感染科口服药安全管理中的运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JCI标准在感染科口服药安全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运用JCI标准评估感染科口服药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分析和总结相关问题,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加强护士的药物知识培训和学习,严格执行口服药安全管理制度,优化口服药发放流程。结果:JCI标准实施后,患者口服药错误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1)。结论:在感染科口服药安全管理中运用JCI标准,有助于提高护士口服药安全管理水平和意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杜绝医疗风险。
林丽红吴云霞李霞
关键词:JCI标准感染科口服药安全管理
基于FMEA理论的医院感染风险管理模式初探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FMEA理论的医院感染风险管理模式对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医院于2017年1月将基于FMEA理论的医院感染风险管理模式纳入医院感染的风险管理中,随机抽取医院的50名医务人员,及2017年1~6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受试对象,为实施后。2016年6~12月医院感染的风险管理实施常规管理,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医务人员实施前后对控制感染意识的情况、对感染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医务人员对控制感染的意识较强的比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对控制感染意识较差的比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对感染相关知识掌握为优的比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FMEA理论的医院感染风险管理模式对医院医务人员的感染意识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感染的控制效果。
李霞林丽红
关键词:医院感染
感染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研究被引量:83
2018年
目的调查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现状,探讨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自评量表对4所三级甲等医院150名感染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感染科护理人员有焦虑倾向者占38.00%,焦虑得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护理专业及工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及资源、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工作压力源和消极应对方式均与焦虑有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或P<0.05),积极应对与焦虑评分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发生率较高,护理管理者应尽力控制护士工作压力源和改变其应对方式,减轻其心理压力,促进和提高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林丽红徐勤容张丽萍王晓燕
关键词:感染科焦虑压力源护理人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