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小兰

作品数:16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护理
  • 9篇急诊
  • 5篇急救
  • 4篇护士
  • 2篇应急
  • 2篇优质护理
  • 2篇优质护理服务
  • 2篇实习护生
  • 2篇危急
  • 2篇危急值
  • 2篇救护
  • 2篇护理服务
  • 2篇护生
  • 2篇急救护理
  • 2篇急诊科
  • 2篇教学
  • 1篇多发伤
  • 1篇多发伤患者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机构

  • 15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杨小兰
  • 15篇黄翠青
  • 11篇赵秀宝
  • 9篇李月明
  • 9篇施梅芬
  • 6篇韦敏俭
  • 4篇梁金清
  • 3篇黄霜霞
  • 3篇周冬娜
  • 2篇兰卫华
  • 2篇梁露颖
  • 2篇黄春艳
  • 2篇周于蓝
  • 1篇范佩玲
  • 1篇陶品月
  • 1篇蒋云
  • 1篇宁宗
  • 1篇吴美花

传媒

  • 5篇蛇志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广西医学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内科
  • 1篇全科护理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第八届全国创...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集中示教与分散训练相结合在急救团队模拟操作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救团队操作教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取科室总带教集中示教,带教老师分散训练相结合。结果学生训练后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培训前的成绩(P<0.01)。结论集中示教与分散训练相结合在急救团队操作技能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黄翠青李月明梁金清韦敏俭施梅芬杨小兰赵秀宝
关键词:护理操作教学方法急救护理团队
实习护生对急救团队意识认知的调查分析
2012年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的急救团队意识认知情况,为实习护生急救团队意识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实习的242名护生进行急救团队意识认知状况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对急救团队合作有积极的认识,对团队交流认识不足。[结论]实习护生对团队交流认识和体验不足,应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
黄翠青李月明梁金清杨小兰施梅芬赵秀宝韦敏俭
关键词:实习护生
院前创伤评分的应用概况被引量:1
2013年
院前急救是对各种急危重症、意外伤害等事件实施的现场急救,是挽救并维持患者生命的方法,是急救医学中的重要组成^[1],是急救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也是院内急救成功与否的基础^[2],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3]。但院前创伤突发性强、伤员数量多、伤情复杂,
黄翠青杨小兰蒋云
关键词:创伤院前急救创伤评分
应急汇报制度在急诊应对突发成批伤员的实践体会
2011年
目的探讨应急汇报制度在急诊应对突发成批伤员的作用,提高救治效果。方法对我院实施急诊汇报制度前(2002~2006年)后(2007~2010年)救治的104批伤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施急诊汇报制度后,急诊救治开始时间较前提前44.52%,辅助检查时间提前30.12%,初步完成救治时间提前21.62%。结论规范和强调应急汇报制度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应对意识和反应能力,使组织抢救工作快速、有序、高效,是十分必要的。
黄翠青李月明梁金清杨小兰赵秀宝韦敏俭施梅芬
高危检验危急值患者急诊候诊护理
2014年
总结了分区护理在高危检验危急值患者急诊候诊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主要包括对急诊门诊区就诊的高危检验危急值患者进行警示性标识和分区管理,在候诊过程中实施高危检验危急值结果警示性告知,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自己所需检查的项目情况、预计等待结果的时间及等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护士有针对性地加强巡视观察,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危急值,认为实施警示性分区管理后,密切了医护、护患关系,提高了危急值报告处理的及时性及患者满意度。
赵秀宝李月明黄翠青杨小兰韦敏俭
关键词:警示危急值急诊科
磺胺嘧啶银霜湿敷治疗中华眼镜蛇咬伤致皮肤坏死的效果观察与护理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磺胺嘧啶银霜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Ⅰ)治疗中华眼镜蛇咬伤致皮肤肿胀坏死的效果。方法中华眼镜蛇咬伤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对照组采用40%硫酸镁甘油局部湿敷,观察组采用磺胺嘧啶银霜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Ⅰ)局部湿敷;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伤肢肿胀开始消退时间、完全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疗程。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伤肢肿胀开始消肿时间、完全消退时间、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疗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磺胺嘧啶银霜配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Ⅰ)能有效促进中华眼镜蛇咬伤致局部皮肤坏死的愈合。
李月明陶品月黄翠青宁宗杨小兰范佩玲施梅芬赵秀宝
关键词:蛇伤皮肤坏死磺胺嘧啶银霜中华眼镜蛇
应急汇报制度在急诊应对突发成批病员的实践与探讨
黄翠青李月明梁金清杨小兰赵秀宝韦敏俭施梅芬
规范化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1年
分析规范化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本院2019年6月-2020年4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共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采取规范化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死亡率,并比较护理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急救护理流程严重多发伤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
周于蓝杨小兰黄春艳
关键词:严重多发伤患者
初级创伤救治培训模式在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探讨初级创伤救治(PTC)培训模式在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建立PTC工作坊,将参加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的8期共100名学员采用PTC模式对其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后学员的核心能力情况、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情况,分析PTC培训模式下学员的培训效果。结果采用PTC模式对学员进行培训,100名学员培训前的核心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得分分别为(2.69±0.69)、(2.01±0.62)、(2.55±0.90)、(2.96±0.84)、(2.31±0.35)、(2.74±0.56)分,培训后分别为(3.96±0.56)、(4.25±0.75)、(3.65±0.68)、(3.99±0.71)、(4.01±0.63)、(3.70±0.45)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41— -2.212,P〈0.05或0.01);培训前急救知识、急救技能、授课能力得分分别为(24.55±1.75)、(92.54±1.55)、(84.37±5.55)分,培训后分别为(25.56±1.52)、(95.52±1.57)、(87.74±3.91)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5、-7.954、-8.954,P〈0.05或0.01)。结论PTC培训模式是对我国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模式的一种探索和补充,能有效提高学员的核心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急救培训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李月明赵秀宝梁露颖韦敏俭黄翠青杨小兰吴美花
关键词: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
护理专案改善在提高急诊PCI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及时率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护理专案在提高急诊PCI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及时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实施提高急诊PCI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及时率护理专案改善,利用鱼骨图、问卷调查、柏拉图,比较护理专案实施前后急诊PCI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及时率的效果。结果实施护理专案改善后,急诊PCI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及时率显著提高,急诊PCI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不及时率由原来的80%下降到20%。结论提高急诊PCI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及时率护理专案改善有利于医生快速实施治疗,为患者赢得黄金生命时间。
兰卫华黄霜霞黄翠青黄春艳梁露颖梁政杨小兰
关键词:急诊PCI及时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