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晴晖

作品数:42 被引量:136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上海市普陀区卫生系统自主创新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细胞
  • 7篇基因
  • 6篇葡萄球菌
  • 6篇球菌
  • 6篇耐甲氧西林
  • 6篇甲氧西林
  • 5篇免疫
  • 4篇中性粒细胞
  • 4篇粒细胞
  • 4篇耐甲氧西林金...
  • 4篇金黄色葡萄球...
  • 4篇黄色葡萄球菌
  • 4篇半定量
  • 3篇血清
  • 3篇引物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腺癌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机构

  • 36篇上海市普陀区...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上海市嘉定区...
  • 1篇上海市第八人...

作者

  • 42篇朱晴晖
  • 8篇邹玉涵
  • 7篇刘德琮
  • 6篇黄德魁
  • 6篇陆青
  • 6篇金姝
  • 5篇闫佩毅
  • 5篇金姝
  • 4篇张骥
  • 4篇张宜俊
  • 4篇朱元
  • 3篇章谷生
  • 3篇郑佐娅
  • 2篇张海松
  • 2篇朱祖怀
  • 2篇余宙耀
  • 2篇童平
  • 2篇郭继兵
  • 2篇朱琪
  • 2篇陈范嵘

传媒

  • 16篇检验医学
  • 6篇上海医学检验...
  • 5篇上海免疫学杂...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华腹部疾病...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7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定量测定HCG的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的临床评价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评价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 (DGIFA)定量测定血清和尿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的可靠性。方法 分别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CLIA)和DGIFA定量测定HCG试剂盒 (HCG DOT)及DGIFA定量仪测定 4 0份血清样品的HCG含量 ,分别用胶体金免疫层析定性试验 (GICA)和HCG DOT及DGIFA定量仪测定2 70份尿液样品的HCG水平 ;作回收试验和不精密度试验。结果 CLIA和DGIFA定量测定血清样品HCG的相关性好 ;GICA检测阴性的 16 2份尿液样品用HCG DOT测定有 9份为背景红色所致的假阳性 ,1份为血尿导致的假阳性 ,另 2份为阳性 ;GICA检测阳性的 95份和可疑阳性的 13份尿液样品用HCG DOT测定 ,结果均为阳性 ;HCG DOT定量测定高、低浓度HCG血清样品和HCG尿液样品的变异系数 (CV)分别为 5 .38%、4 .13%和 4 .73%、6 .0 1% ;HCG DOT定量测定血清和尿液的HCG回收率分别为 94 .7%和 89.9%。结论 DGIFA定量测定尿液HCG ,对尿液GICA结果可疑者可在妊娠早期作出明确的判断 ;DGIFA定量检测血清和尿液HCG的精密度良好 ,回收率较高 ,适合门急诊应用。
杨海敏陆青朱晴晖杨晶陈琦
关键词:HCG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pHGF对人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1996年
我们曾报道,从乳猪肝脏提取的促肝细胞生长因子(pHGF)能增强小鼠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本文进而用吞噬杀菌试验、化学发光技术和促凝血活性试验证明,pHGF也能显著增强人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和杀菌功能。
陈华青朱晴晖吴榕张宜俊陈光明郑国池章谷生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技术PHGF
绝经期女性脑梗死患者雌激素水平与血脂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研究绝经期女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雌二醇(E2)、血脂含量变化,探讨雌激素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取78名绝经期女性脑梗死患者和62名对照组患者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E2、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门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及载脂蛋白B100(Apo-B100)。结果脑梗死组E2水平(12.86pg/ml)低于对照组(25.59pg/ml),有显著差异(P<0.01)。脑梗死组TG、TC、LDL-C、Apo-B100显著高于对照组(P分别<0.01、0.01、0.01、0.05),脑梗死组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ApoA-I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雌激素水平与TG、TC、LDL-C、Apo-B100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63、-0.44、-0.57、-0.30,P<0.01),与HDL-C呈显著正相关(r=0.53,P<0.01)。结论 雌激素水平降低可导致血脂谱异常改变,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低雌激素水平可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刘晓红周维智林琳朱咏新朱晴晖
关键词:绝经期女性雌激素血脂雌二醇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重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细胞免疫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是其识别并清除病毒(急性自限性感染)抑或表现为免疫耐受(慢性持续感染)的关键因素,与疾病的预后和转归密切相关,从而决定了HBV感染者细胞免疫的临床监测的必要性。本文评价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细胞免疫的临床监测"专题刊登的综述和论文的特点。基础免疫学研究的发展将给临床免疫学研究提供更广的领域。期待临床和实验室对HBV感染者细胞免疫临床研究的重视。
朱晴晖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细胞免疫
流式细胞术检测抗中性粒细胞抗体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初步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建立适用于临床的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A)的方法,并作临床初步应用。方法采用FCM,以前向散射和侧向散射参数区分全血标本中的淋巴细胞和粒细胞,设定粒细胞门,用CD16b-藻红蛋白(PE)和CD177-别藻蓝蛋白(APC)单克隆抗体分别检测中性粒细胞中表面表达CD16b和CD177抗原细胞的百分率。用所建方法检测健康对照32名,确定参考范围,以此作为判断受检者血液中抗CD16b或CD177抗体存在与否的依据。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总数<4.0×109/L且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2.8×109/L的59例患者的CD16b和CD177百分率,并对其中中性粒细胞表达CD16b和/或CD177百分率低于参考范围(即判为相应抗体阳性)的患者给予激素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健康人群中性粒细胞中表达CD16b和CD177的百分率分别为98.36%±1.53%和74.95%±11.07%,据此分别确定了健康人群中性粒细胞表达CD16b和CD177的参考范围分别为CD16b>95.36%、CD177>53.25%(即>x珋-1.96s)。59例患者中有23例(39.0%)ANA阳性,其中ANC<2.0×109/L患者的ANA阳性率(50.0%)远高于ANC>2.0×109/L患者(27.6%)。ANA阳性患者经激素治疗后,WBC和ANC上升。结论 FCM检测抗中性粒细胞CD16b和CD177抗体是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AIN)实验简便、快捷的诊断方法,有助于AIN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判断。
闫佩毅张文龙张骥朱元王旋邹玉涵金姝朱晴晖
关键词:抗中性粒细胞抗体流式细胞术
微小RNA及其表达水平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9年
李莉温旺荣朱晴晖
关键词:微小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被引量:2
2006年
朱晴晖曾庆馀章谷生
关键词: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发病机制病因遗传易感因素生物化学免疫应答遗传学
联合高压氧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观察联合高压氧(HBO)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的疗效。方法 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中型医用高压氧舱。对照组3l例仅接受内科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体重、血、尿电解质变化、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中吲哚氰绿15min潴留率(Indocynine Green Ratel5,简称ICGR15)变化。结果 联用高压氧治疗组病人的肝功能改善明显,腹水明显消退,ICGRl5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干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52%。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肝硬化腹水可增加肝细胞供氧.明显改善肝功能,有利于腹水消退。
杨蒲芳陈范嵘李晓虹郭继兵杨宝兴朱晴晖
关键词:高压氧疗法HBO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
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的直接测定在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评价结合胆红素(CBil)和非结合胆红素(UBil)的直接测定在胆汁瘀积性黄疸(CJ)、肝细胞性黄疸(HJ)和新生儿溶血性黄疸(NHJ)中的价值以及δ胆红素/总胆红素(δBil/TBil)比值对CJ患者手术疗效判断的意义。方法用Vitros 250型干式生化仪及配套干片测定18例CJ患者和20例HJ患者血浆TBil、CBil和UBil,汁算δBil;13例CJ患者在行胆总管切开引流术后3 d、5 d、7 d复测。同法测定22例NHJ患儿血浆CBil和UBil,计算新生儿总胆红素(NBil)。结果CJ组CBil/TBil比值与HJ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UBil/TBil比值、δBil和δBil/TBil比值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41、0.067、0.090)。6例经胆总管切开引流术治疗后排泄良好的CJ患者的TBil、CBil和UBil在术后第3 d起逐渐下降,δBil缓慢下降,δBil/TBil比值由术前的0.16~0.44升至0.52~0.78。7例治疗后排泄不良的CJ患者其TBil、CBil和UBil在术后5 d~7 d缓慢减低,δBil变化甚微,δBil/TBil在0.20~0.46范围内波动。NHJ患儿血浆NBil、UBil及UBil/NBil比值均明显增高。结论CBil和UBil的直接测定及δBil/TBil比值对CJ、HJ和NHJ的诊断和/或鉴别诊断以及CJ患者手术疗效的判断均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刘玉霞朱晴晖
关键词: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Δ胆红素高胆红素血症
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细胞用于中、晚期癌肿治疗的初步观察被引量:24
1995年
本文采用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加用CD3单克隆抗体,辅以少量IL-2共同培养,制备CD3单抗激活杀伤(CD3AK)细胞。通过对45例中、晚期癌肿患者临床试用,初步观察并分析了该项治疗临床疗效及意义。结果表明CD3AK细胞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53.3%;不同肿瘤间有效率无明显差异;细胞输注总量的增加及多次输注者,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接受该项治疗患者,机体NK细胞活性增强,sIL-2R浓度下降,而治疗前后mIL-2R、TNF水平未见明显差异。
虞喜豪程永德金健行张正国饶灵宁章谷生朱晴晖李晓迅
关键词: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NK细胞TNF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