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仕清
- 作品数:18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血液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海珠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站内感染预防及控制措施在流动车采血车中的应用
- 2011年
- 目的探讨站内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措施在流动采血车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在可能发生站内感染的各个环节,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及控制措施,以监测为主要手段,控制站内感染的发生。结果统计2009~2010年共在流动采血车中采集无偿献血10万人次,无1例献血者发生感染。结论实施有效站内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措施,可以有效的避免医源性感染及细菌感染,确保血液质量,保证献血者及用血者的身体健康。
- 朱仕清危燕芬
- 关键词:站内感染采血车
- 输血不良反应的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及特点,为确定输血不良反应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制度,对发生的输血反应按输注血液的品种、患者性别、年龄以及反应的类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有输血史的人群出现反应的比例较高;输注血浆的反应发生率最高,且男性对血浆的敏感性高于女性;25岁以下的人群发生反应的比例较低,其他年龄段比例相当;悬浮红细胞引起的反应以发热为主,血浆引起的反应以过敏常见。结论严格掌握输血指征,能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 危燕芬朱仕清
- 关键词:输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反应血液成分输血
- 洗涤红细胞质量检查情况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分析洗涤红细胞质量及影响质量的原因。方法对2011年质检洗涤红细胞的红细胞回收率、白细胞清除率以及血浆蛋白清除率进行分析,并对10袋洗涤红细胞的洗涤次数进行对比。结果洗涤红细胞红细胞回收率为(84.9±5.7)%、白细胞清除率为(93.7±4.1)%、血浆蛋白清除率为(98.5±0.99)%,洗涤3次与洗涤5次的上述三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数据分析有助于及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洗涤次数3次或5次对洗涤红细胞的质量影响不大。
- 危燕芬林丽娟朱仕清
- 关键词:洗涤红细胞红细胞回收率
- 乡镇村民无偿献血认知调查及招募效果分析
- 目的调查乡镇村民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有针对性地建立1套完善的招募措施,提高村民无偿献血参与率。方法在花都区6大乡镇中,随机抽取成功献血的1 200名村民作为调查对象,以发放问卷调查表结合现场询问的形式进行。根据调查结果制定...
- 朱仕清危燕芬
- 关键词:无偿献血参与率
- 文献传递
- 手工浓缩血小板三种分离方法的质量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通过探讨不同分离方法对浓缩血小板质量的影响,选择最佳的分离方法提高血小板回收率,确保临床使用疗效。方法:随机抽取符合浓缩血小板制备要求的全血90袋,采用相同的离心力和离心时间,将离心后的全血分别采用悬挂法、分浆法及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分离方法进行分离,对分离后的浓缩血小板进行质量分析。结果:采用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分离的浓缩血小板回收率最高,且混入的红细胞及白细胞数量最少;而分浆法分离的浓缩血小板回收率高于悬挂法。经统计分析,各组数据间(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的分离方法对血小板回收率及血液质量均有影响。
- 刘芳朱仕清
- 关键词:浓缩血小板
- 花都区无偿献血人群ABO、Rh血型分布调查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系统掌握花都区无偿献血人群ABO血型分布规律,为无偿献血招募和临床用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至2012年花都区78952名无偿献血者的ABO血型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近3年AB型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花都区78952名无偿献血者中ABO血型为O>A>B>AB,ABO亚型10例,检出率0.0013%。另RhD阴性血液的有276例,所占比例为0.35%。结论 ABO血型亚型检出率为0.013%,与海南地区0.010%、上海地区0.015%没有统计学差异,RhD阴性比例与中国人群RhD阴性频率相吻合。系统掌握ABO血型和RH血型分布情况,有利于采供血工作的顺利开展。
- 刘芳危燕芬朱仕清
- 关键词:ABO血型RHD血型
- 新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质量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浓缩血小板的最佳制备方法,同时,对影响浓缩血小板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浓缩血小板的质量,确保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随机抽取6h内采集的400ml全血200袋,分别采用富浆法(PRP)及新白膜法(BC)制备浓缩血小板,以PRP制备的浓缩血小板为对照组(A组),用新BC法第一次离心后制备的白膜层,分别放置在血小板震荡仪中保存2h(B组)、6h(C组)、12h(D组)、26h(E组)进行第二次离心,制备出浓缩血小板,作为实验组。检测各组的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及红细胞残余量、pH值及细菌培养等指标,观察不同制备方法及白膜层不同存放时间对浓缩血小板的质量影响。结果:采用新BC法(B组除外)制备的浓缩血小板较PRP法含量高,其中,以D组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含量最高,C、E组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含量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浓缩血小板细菌培养均无细菌生长。结论:采用新BC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优于PRP法,且采用新BC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可以在传统的6-8h以外的时间进行,超过24h制备仍能达到质量要求。
- 朱仕清危燕芬
- 关键词:浓缩血小板
- 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的影响及干预措施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的影响及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站2015年4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4562例血液采集标本,分析其中存在的检测误差发生率,以及误差发生原因,同时分析干预对策。结果 4562例血液采集标本中,出现误差为24例(0.53%),其中部位采集问题引发为5例(20.83%),血液标本采集量问题为9例(37.5%),标本放置时间不当为8例(33.33%),采集对象心理因素为2例(8.33%)。结论血液标本采集从采集体位、部位、标本放置时间、患者心理与采血量方面都会影响最终血液检验工作质量,需要从各方面做细致管理来提升检验效果。
- 朱仕清刘芳
- 关键词:标本采集血液检验干预措施
- 花都区献血者RhD阴性血型表现型分布调查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花都区无偿献血人群RhD阴性献血者的检测,了解RhD阴性血型不同的表现型分布,为建立RhD阴性稀有血型系统各表型献血者队伍提供依据。方法对花都区2008年1月~2011年12月的56369名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采用全自动梯形微孔板法进行RhD初筛,初筛阴性者再进行RhD阴性确认和表型检测,并建立Rh血型系统阴性表型数据库。结果 RhD阴性无偿献血者162名(其中弱D15名),所占比例为2.9‰。RhD阴性献血者各表型中ccdee比例最高,其后依次为Ccdee和ccdEe。结论掌握花都区无偿献血人群Rh血型分布,建立RhD阴性血型表型数据库,对保证合理计划用血,确保稀有血型患者临床用血安全及紧急供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朱仕清危燕芬
- 关键词:RHD阴性无偿献血者表现型
- 无偿献血者ALT不合格因素分析及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原因,采取干预措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从而达到节约血液资源和降低成本的目的。方法收集花都地区2011~2014年无偿献血者资料,运用统计学分析ALT不合格率与献血方式、性别、体重的关系,同时评价采取干预措施后的实施效果。结果 ALT不合格率街头高于团体单位,男性高于女性,高体重高于正常体重。通过对潜在ALT升高的献血人群采取干预措施:避免引起ALT升高的生理因素;对ALT初筛不合格者暂缓献血;对初次单项ALT不合格的献血者检测合格后献血,ALT不合格血液报废率明显下降。结论针对无偿献血者ALT不合格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用于指导献血者的筛查,可有效降低因ALT不合格造成的血液浪费。
- 朱仕清危燕芬
-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