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芬

作品数:6 被引量:54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力衰竭
  • 3篇衰竭
  • 2篇血管
  • 2篇预后
  • 2篇慢性
  • 2篇慢性心力衰竭
  • 2篇房颤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心衰
  • 1篇心衰患者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机构

  • 6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6篇彭芬
  • 5篇丁文惠
  • 2篇崔晓静
  • 2篇李葚煦
  • 2篇褚松筠
  • 2篇刘琳
  • 2篇路丹
  • 2篇李军
  • 2篇赵静
  • 1篇叶小巾
  • 1篇韩晓宁
  • 1篇董晓
  • 1篇党书毅
  • 1篇罗丽敏
  • 1篇徐霞
  • 1篇赵静

传媒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性别差异对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进行随访,评估其病因、合并疾病、临床特征与心衰预后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性别差异对患者预后影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慢性心衰患者228例,每3个月门诊随访,收集临床资料、心脏超声参数等。记录患者心衰再入院、心源性死亡以及全因死亡终点发生情况。分析在不同性别中不良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男性比较,女性年龄偏大,合并高血压、心房颤动、慢性肾脏病和舒张功能不全明显升高(P<0.01)。对影响预后因素分析显示,女性心房颤动是心衰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6.874,95% CI:1.932~24.459,P=0.003),急性期 LVEF降低和肺动脉压力升高是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17,95% CI:0.851~0.989,P=0.024;OR=1.107,95% CI:1.021~1.200,P=0.013),稳定期心功能分级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484,95% C I:1.117~139.495,P=0.040)。结论慢性心衰预后的危险因素存在性别差异。对女性患者控制心房颤动、优化舒张性心衰治疗对减少心衰复发,降低心源性死亡可能较男性更有意义。
褚松筠彭芬赵静李葚煦崔晓静刘琳丁文惠
关键词:心力衰竭高血压心房颤动预后性别因素
充血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的机制及处理对策被引量:15
2012年
利尿剂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最常用的药物,虽然还没有证据表明能改善心衰预后,但它能够改善充血症状。然而,利尿剂抵抗现象在慢性严重心衰和长期应用利尿剂的患者中较常见。充血性心衰患者利尿剂抵抗是指在使用足量利尿剂的情况下,心衰患者体内水钠潴留的状态未得到改善而达到了钠、水摄入和排泄的平衡。
彭芬丁文惠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心衰患者水钠潴留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对大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血管活性因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对大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dventitial fibroblasts,AFs)增殖作用的影响和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离体培养AFs并作鉴定,采用CCK-8技术确定CTGF促AFs增殖作用的效应浓度,在CTGF效应浓度下加入不同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阻断剂,观察哪种信号通路参与CTGF促AFs的增殖效应。结果采用组织贴块法可以培养出AFs,经免疫荧光检测培养的细胞为AFs,CTGF以浓度依赖方式促进AFs增殖,CTGF促AFs增殖的效应能被Rho激酶阻断剂Y-27632、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 N)阻断剂环孢菌素A(Cyclosporine A,CSA)和钙通道阻断剂尼卡地平所阻断。结论贴块法能成功培养出AFs;CTGF是可以促进AFs增殖的趋化因子,其促进增殖效应可能通过Ca N、Rho以及Ca2+通路来介导。
李军罗丽敏董晓徐霞路丹彭芬党书毅
关键词: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CK-8信号转导
房颤对女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
目的 对慢性心力衰竭人群队列进行随访,评估其病因、合并疾病、临床特征与心力衰竭预后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性别差异对患者预后影响的相关危险因素.特别关注房颤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纳入在本院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228例,每...
褚松筠彭芬赵静李葚煦崔晓静刘琳韩晓宁丁文惠
女性绝经后雌激素与动脉粥样硬化被引量:22
2015年
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以及现代生活方式和缺乏运动,胆固醇水平明显增高,随年龄增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迅速增加.因此,女性的健康问题备受人们关注.为促进我国绝经后女性的血脂异常管理、有效降低绝经后女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女医师工作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女性心脏健康学组委会联合发布了"绝经后女性血脂异常管理中国专家共识"[1].本文就雌激素与脂代谢以及雌激素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的目前认识做一简述.
彭芬丁文惠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绝经后女性现代生活方式医师工作
尾加压素Ⅱ诱导巨噬细胞分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2016年
目的探索尾加压素Ⅱ(UⅡ)能否促进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分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并探讨相关的信号机制。方法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以Real-time PCR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细胞的M-CS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用细胞免疫印迹法检测p38MAPK和ER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UⅡ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促进RAW264.7细胞中M-CSF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最大效应时间均为刺激12 h,M-CSF mRNA水平是对照组水平的2.73倍,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50.04±4.28)pg/ml比(20.39±2.75)pg/ml,P<0.01],是对照组水平的2.45倍;最大效应浓度均为10-8mol/L和10-7mol/L,以10-8mol/L UⅡ刺激12 h,M-CS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97.3%和80.8%。采用UⅡ受体(UT)阻断剂Urantide、ERK阻断剂PD98059和p38MAPK阻断剂SB203580分别预处理细胞后,M-CSF蛋白水平较UⅡ组显著降低,分别为[(45±4.04)pg/ml比(57.47±2.93)pg/ml]、[(42.13±4.28)pg/ml比(57.47±2.93)pg/ml]和[(44±5.34)pg/ml比(57.47±2.93)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0-8mol/L UⅡ刺激细胞3 min显著促进ERK和p38MAPK蛋白磷酸化,5 min时ERK磷酸化水平达到峰值,至15 min仍持续高值,而p38MAPK在15 min时磷酸化达到峰值;30 min时,两者的磷酸化水平均减弱。结论UⅡ可通过与受体结合活化ERK和p38MAPK信号通路促进RAW264.7细胞中M-CSF的表达。
路丹丁文惠彭芬李军赵静叶小巾
关键词: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炎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