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海
- 作品数:74 被引量:755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 胃癌AJCC第8版与第7版病理TNM分期系统对预后评估的对比分析
- 目的 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最近发布的胃癌第8 版病理TNM 分期系统是否适用于中国胃癌患者,还有待于我国数据的验证。
- 季鑫步召德闫炎李子禹武爱文张连海张霁吴晓江宗祥龙李双喜陕飞贾子豫季加孚
- 关键词:胃癌TNM
- 体质量指数对胃癌切除术后近远期临床结局的影响研究
- 刘妮方玉李子禹步召德张连海胡颖武爱文宗祥龙季加孚
- 关键词:围术期并发症胃癌
-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手术学习曲线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7
- 2011年
-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手术的学习曲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1年62例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日期先后顺序分为初期A、后期B两组;其中远端胃癌根治术45例,根据手术日期先后顺序分为初期Da、后期Db两组。分别比较初期与后期手术的手术情况。结果 62例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手术,初期与后期两组在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排气时间、进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淋巴结清扫总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初期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33.07±46.62)min,显著长于B组(209.24±50.15)min(P<0.05)。45例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中,初期Da组平均手术时间(234.7±45.32)min,术中出血量(111.3±40.63)ml,显著高于后期Db组的(198.2±40.57)min、(89.5±36.42)ml(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开展的不同阶段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等方面体现出学习曲线特征。不同手术方式及不同手术团队具有不同学习曲线的规律。
- 李双吴晓江张连海宗祥龙陕飞季加孚李子禹
- 关键词:胃癌根治切除腹腔镜手术
- 结肠癌复发患者的诊疗策略及三维成像辅助手术范围确定被引量:1
- 2020年
- 本例患者为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由于原手术粘连以及患者体质指数大(初诊为重度肥胖),预计手术难度较大。本例患者基于多学科诊疗模式进行治疗决策,并在术前通过三维重建技术,确认了肿瘤位于结肠系膜内,避免了无效探查;明确了肠系膜下动脉的走行以及肠系膜下静脉的引流区域,判断原手术清扫范围存在的不足。
- 胡越韩福洲赵炳善王中华刘启峰陈杭朱峰白明欣宋凤臣夏丽娜唐磊钱红纲张连海
- 关键词:结肠肿瘤复发三维成像
- 完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通路消化道重建术被引量:15
- 2016年
- 根据日本胃癌协会治疗指南,近端胃切除是适用于胃上部早期胃癌的一种标准手术方式。随着微创技术及腔镜器械的发展,腹腔镜胃癌手术也已成为早期胃癌的合理选择之一。在此趋势下,完全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及双通路消化道重建术体现了微创手术与功能保留手术的结合,国内尚未见此类术式的相关报道。我中心近期完成1例完全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双通路消化道重建术,报道如下。
- 李双喜李子禹陕飞贾永宁张连海季加孚
- 关键词:消化道重建术近端胃切除全腹腔镜早期胃癌腔镜器械
- 外周血循环核酸作为肿瘤标志物在胃癌中的应用现状被引量:3
- 2014年
- 肿瘤患者外周血含有一定量的循环核酸.这些游离核酸携带了肿瘤特异的遗传信息.是非侵人胜肿瘤标志物的重要来源。可作为标志物的循环核酸主要是DNA和microRNA.常见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改变包括DNA突变、拷贝数变异、DNA异常甲基化以及microRNA失调。这些改变能反映肿瘤组织的分子特征,为肿瘤的无创、实时和动态检测提供新的线索。本文总结了循环核酸中上述改变在胃癌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复发监测及预后判断中的研究现状.同时分析了它们作为肿瘤标志物的优势、检测技术和应用前景。
- 李琳张连海季加孚
- 关键词:胃肿瘤循环核酸肿瘤标志物预后
- 胃癌患者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究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以及作为胃癌肿瘤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102例胃癌患者术前血清ESM-1的水平。同时以41例健康成年人血清ESM-1水平为对照。分析以上病例的癌胚抗原(CEA)、CA19-9及CA72-4检验结果及临床病理资料,以ROC曲线分析ESM-1作为胃癌肿瘤标志物的可行性,以生存曲线分析ESM-1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相比健康人而言,无新辅助化疗胃癌患者血清中ESM-1的浓度明显升高[(1.01±0.68)μg/L比(0.72±0.53)μg/L,P=0.005]。ROC曲线分析得出血清ESM-1诊断胃癌的敏感性为73.9%。特异性为51.2%,其敏感性高于CEA(16.1%)、CA19-9(18.3%)及CA72-4(23.2%)。生存分析显示,高水平ESM-1(大于0.826μg/L)提示预后不良(P〈0.05)。结论ESM-1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升高,其可作为潜在的血清学标志物用于胃癌的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
- 孙葳张连海程晓静王晓红邢晓芳杜红季加孚
- 关键词:胃肿瘤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肿瘤标志物
- 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在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MALDI-TOF-MS方法在检测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中的实际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6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石蜡标本,应用常规测序及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时间飞行质谱(MALDI-TOF-MS)两种方法,检...
- 邢加迪张连海李晶晶李子禹季加孚苏向前
- 关键词:结直肠癌基因突变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 文献传递
- KRAS G12V特异性T细胞受体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前研究
- 2022年
- 目的:KRAS G12V是最为常见的KRAS突变类型之一,是一个T细胞表位抗原,目前尚无针对该位点的靶向药物,本研究旨在克隆能够特异性识别该表位抗原的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通过体内外实验对该TCR基因修饰T细胞(TCR engineered T cells,TCR-T)靶向KRAS G12V突变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方法:从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获得靶向KRAS G12V_(8-16)表位的高亲和力TCR序列,构建该TCR慢病毒载体并感染人源T细胞,获得TCR-T。采用抗原肽激活、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T细胞体外增殖等实验,体外评价该TCR-T的免疫杀伤活性和脱靶-交叉反应性;通过体内实验评价该TC R-T的抑瘤效果、安全性等指标。结果:获得了能特异性识别HLA-A^(*)11:01限制性KRAS G12V_(8-16)表位的高亲和力TCR序列KVA11-01。KVA11-01 TCR-T能够显著杀伤体外过表达HLA-A^(*)11:01和KRAS G12V的多种肿瘤细胞。非特异杀伤实验显示,KVA11-01仅杀伤同时表达HLA-A^(*)11:01和KRAS G12V的肿瘤细胞。体内抑瘤实验显示,KVA11-01 TCR-T可以显著抑制PANC-1和HeLa(体外过表达HLA-A^(*)11:01和KRAS G12V)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TCR-T细胞可以显著浸润至肿瘤组织内部,有良好的实体肿瘤归巢能力。结论:KVA11-01 TCR-T能够在体内外有效靶向并杀伤携带KRAS G12V突变的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实体瘤组织归巢能力,KVA11-01 TCR-T有望成为携带KRAS G12V突变的实体恶性肿瘤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
- 程晓静蒋栋张连海王江华李雅真翟佳慧闫宝琪张露露谢兴旺李子禹季加孚
- 关键词:肿瘤肿瘤浸润淋巴细胞DNA突变分析T细胞受体
- 不同结果判定标准下胃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对比在不同的结果判定标准下胃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外科收治胃癌患者的资料,对手术标本进行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采用新的和传统的HER-2免疫组织化学判定标准,HER-2强阳性率(3+)分别为6.7%和3.3%(P=0.076);采用新的免疫组织化学判定标准,HER-2的阳性率(2+和3+)为8.5%。单因素分析显示,HER-2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Lauren分型和肿瘤大小有关;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小是影响HER-2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新旧两种免疫组织化学判定标准下HER-2的阳性率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HER-2在胃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有密切关系。
- 季鑫武爱文张连海李子禹季加孚
- 关键词:胃肿瘤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