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
- 作品数:85 被引量:240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总论经济管理更多>>
- 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科学社领导群体分析被引量:16
- 2002年
- 中国科学社领导层理事会成员的更替频率不高,虽对保持领导群体的稳定性, 维持组织的发展有一定作用,但却没有完全遵循它所追求的西方学术社团的民主精神与 民主程序;理事会成员的社会网络与社会结构表明,理事的当选不完全以对社务关心的程度 或学术成就的高低为标准,地域因素、同学关系及留学国别、所学学科等都是重要筹码,虽 对人才的团聚、社务的扩展功不可没,但毕竟不是一个学术社团所应有的特性。正是在这种 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科学社领导群体的发展变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趔趄而行。这一情状是民 国时期科学社团的普遍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 张剑
- 中国科学社与“赛先生”——兼简介“中国科学社档案资料整理与研究丛书”
- 2019年
- 1919年1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第6卷第1号,发表陈独秀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指出非难《新青年》的人,无非是认为《新青年》"破坏孔教,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忠孝节),破坏旧艺术(中国戏),破坏旧宗教(鬼神),破坏旧文学,破坏旧政治(特权人治)"。
- 张剑
- 关键词:中国科学社档案
- “上海文化·都市文化·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5
- 1998年
- 1998年6月19日,作为上海社联成立40周年的纪念活动之一,由《学术月刊》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的“上海文化·都市文化·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社联新楼会议室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档案馆、《解放日报》社和《学术月刊》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学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三十余人。会议对上海文化、都市文化、海派文化各自的内涵、特点、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的探讨。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 张剑陆文雪
- 关键词:海派文化上海文化都市文化市民文化民族主义
- 中国科学社与科学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在如何发展中国科学的方略上,有鉴于此前中国科学的发展进程,中国科学社充分意识到仅仅依靠技术引进与粗浅科技知识的普及和传播根本无济于事,只有全面整体地移植西方科学,才可能使近代科学在中国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起来。在高举科学宣传旗帜的同时,中国科学社认识到仅仅停留于口头与纸面的宣传,无论多么动听,都是纸上谈兵,科学需要脚踏实地的研究工作。1918年从美国搬迁回国后。
- 张剑
- 关键词:中国科学社任鸿隽
- 清末民初农业教育体系的初创及其原因被引量:15
- 2001年
- 无论是从农业学校系统的形成、学生和教师队伍的组成看 ,还是从教材、教学的中国化和人才的培养看 ,中国近代农业教育体系在急剧变化的清末民初时期得以创建。在这个过程中 ,虽然弊病难免 ,困难重重 ,但农业教育发展相对迅速 ,占据了整个实业教育的绝对地位 ,“实业救国”在农业教育方面得到体现 。
- 张剑
- 关键词:学制清朝末年农业教育体系农业近代化
- 中国科学社的科技史研究
- 2018年
- 作为近代中国影响最为广泛的科学社团,中国科学社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努力推进科技史研究。除《科学》杂志开设"历史传记"、"二十年来之科学"、"三十年来之中国科学"等专栏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科学名人传》、《中国科学二十年》外,中国科学社还编辑出版了"中国科学史料丛书"、"科学史料译丛"等图书,促成了一批科技史家的成长。这些研究成果大多由各学科专家所撰,具有"内史"属性,当然也不乏"外史"探讨,不同时代的成果还反映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现实,是研究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资料宝库,值得研究者们进一步整理与利用。
- 张剑
- 关键词:中国科学社科技史研究内史
- “中国科学社”年会分析(1916─1936)被引量:9
- 1998年
- 科学交流系统的形成是科学体制化的最重要标志之一。中国科学社在抗战爆发前召开的21次年会的发展变化,表明科学交流系统的形成虽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历经各式挫折和磨难,但仍在历史发展的轨迹上前进,最终与其他科学社团一起,促成了中国科学交流系统的形成。在这个发展变化过程中,科学交流系统的雏型推动着各门科学研究的发展,并在相互促进中使科学交流系统得到完善。这种交流系统带动科学研究的模式,不同于西方科学研究直接要求科学交流系统形成的发展轨迹,这正是中国科学发展的独特性。
- 张剑
- 关键词:中国科学社科学交流系统体制化曾昭抡任鸿隽《申报》
- 谷超豪与杨振宁合作研究“规范场理论”
- 2024年
- 与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一样,规范场理论也是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是20世纪下半叶最辉煌的物理学成就之一。20世纪70年代谷超豪团队与杨振宁合作进行“规范场理论”研究,是国内数学家与国际顶尖物理学家之间的一次卓有成效的学术对话,是当时中外学术合作交流的典范。基于合作,他们完成了一系列规范场数学结构研究,发展了杨-米尔斯场的位相因子方法等,谷超豪由此开创了数学物理研究新领域与新方向。谷超豪曾说,杨振宁“关于合作研究的倡议和行动,使我们的理论得以恢复,并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向,影响是深远的”;杨振宁曾将谷超豪的规范场研究比喻为“站在高山上往下看,看到了全局”。
- 张剑丁士华周桂发段炼
- 关键词:数学物理学术对话规范场量子力学
- 清末民初一代学子弃理从文现象剖析被引量:2
- 1999年
- 张剑
- 关键词:清末民初科学救国留学生成仿吾留日学生
- 民国科学社团发展研究——以中国科学社为中心被引量:16
- 2002年
- 中国科学社作为民国时期最为重要的综合性科学社团 ,对各专门学会的创立与发展有指导与示范作用 ,但没有成为联合全国各专门学会的统一组织 ,没有担负起“指导、联络与奖励”中国科学发展的学术评议功能。这一角色转换没有完成 ,与民国各重要学术团体之间存在“门户”之见、中国科学社自身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组织系统、国民政府国家科学发展体系的形成等因素有关。这样 ,作为制衡政府强力的民间科学社团力量在民国时期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合力 。
- 张剑
- 关键词:中国科学社学术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