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注射液
  • 2篇麻醉
  • 1篇豆状核
  • 1篇豆状核变性
  • 1篇选择性
  • 1篇盐酸羟考酮
  • 1篇腰丛
  • 1篇置换术
  • 1篇神经阻滞
  • 1篇神经阻滞麻醉
  • 1篇生脉
  • 1篇生脉注射液
  • 1篇脾切除
  • 1篇脾切除术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蛛网膜
  • 1篇蛛网膜下
  • 1篇蛛网膜下腔
  • 1篇蛛网膜下腔麻...

机构

  • 3篇安徽中医学院...

作者

  • 3篇张丁
  • 2篇陶清
  • 2篇王守义
  • 2篇陈庆一
  • 1篇周昶
  • 1篇季淼
  • 1篇张永志

传媒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2017中国...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选择性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与腰丛联合第一骶后孔阻滞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选择性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与腰丛联合第一骶后孔阻滞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因粗隆间骨折或单侧股骨颈骨折需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A组:...
季淼张永志张丁王守义周昶陶清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
文献传递
蛛网膜下腔麻醉前使用生脉注射液对老年心血管系统的保护效应
2008年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麻醉前使用生脉注射液对老年心血管系统的保护效应。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实验组在麻醉前预输液中加入生脉注射液;对照组输入等量林格氏液。比较2组血压、心率和ST段的变化。结果:2组麻醉后血压、心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和减慢,ST段有不同程度压低。对照组麻醉后15m in,血压较基础值有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血压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血压下降更为显著(P<0.05)。麻醉后30m in,对照组ST段压低幅度与基础值相比下降明显(P<0.05),实验组ST段压低幅度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ST段压低幅度明显大于实验组(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能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冠脉循环,使腰麻后血压相对平稳,提高了老年病人实施腰麻时心血管系统的耐受能力。
张丁陈庆一
关键词:生脉注射液蛛网膜下腔麻醉老年ST段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运用于Wilson's病患者脾切除术术后早期疼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Wilson's病(WD)患者脾切除术术后早期疼痛的效果。方法:WD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盐酸芬太尼注射液组(F组)和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组(O组)。入室后,行常规麻醉诱导、维持。术毕拔管当患者主诉疼痛时,F组立即静脉注射盐酸芬太尼20μg(10μg/m L),O组立即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2 mg(1 mg/m L);必要时间隔5 min给予1 m L,重复给药,直至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4分。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内,记录给药总次数及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记录患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镇静评分。出PACU后1 h、3 h、6 h,对患者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询问并记录出PACU后6 h的各项不良反应。出PACU后48 h,询问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询问并记录出PACU后至首次给予补救药物时间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PACU内,与F组比较,O组的呼吸频率减慢及血氧饱和度下降的发生率均降低(P〈0.05和P〈0.01);Ramsay镇静评分O组亦明显低于F组(P〈0.01)。与F组比较,O组滴定给药次数明显减少,补救给药例数明显降低,首次补救镇痛间隔时间明显延长(P〈0.01)。出PACU后6 h,与F组比较,O组呼吸频率减慢和血氧饱和度下降,发生率及镇静评分均降低(P〈0.05~P〈0.01)。出PACU后48 h,与F组比较,O组镇痛满意度增高(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WD患者脾切除术术后早期疼痛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
王守义张丁陶清陈庆一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脾切除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