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庆一

作品数:24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麻醉
  • 5篇镇痛
  • 5篇手术
  • 4篇硬膜
  • 4篇硬膜外
  • 4篇切除
  • 4篇脊麻
  • 3篇血管收缩
  • 3篇术后
  • 3篇术后镇痛
  • 3篇术前
  • 3篇脾切除
  • 3篇剖腹
  • 3篇剖腹产
  • 3篇脊髓
  • 3篇脊髓麻醉
  • 3篇比卡因
  • 3篇布比卡因
  • 2篇地佐辛
  • 2篇豆状核

机构

  • 11篇安徽中医学院...
  • 8篇安徽中医学院
  • 3篇安徽中医药大...
  • 3篇安徽省中医院

作者

  • 24篇陈庆一
  • 6篇陶清
  • 4篇王守义
  • 4篇高相山
  • 3篇王明
  • 2篇梅高昌
  • 2篇张丁
  • 2篇常其敏
  • 2篇陶清
  • 2篇王守义
  • 2篇余敏
  • 2篇张丁
  • 1篇季淼
  • 1篇苗民
  • 1篇蔡永亮
  • 1篇张长奇
  • 1篇于庆生
  • 1篇杨侃
  • 1篇余敏
  • 1篇吴荭

传媒

  • 6篇安徽医学
  • 3篇临床医学
  • 2篇蚌埠医学院学...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淮海医药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张家口医学院...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实用疼痛学杂...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1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 2篇1993
  • 2篇198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gel喉罩在Wilson病患者脾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I-gel喉罩应用于Wilson病继发脾大脾功能亢进患者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择期Wilson病继发脾大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90例,随机分为I-gel喉罩组(I组)、LMA喉罩组(L组)、气管插管组(S组),每组30例。患者入室常规监测HR、MAP、SpO2,麻醉诱导后按分组分别置入相应型号的I-gel、LMA喉罩和气管导管,记录入室时、置入喉罩或插管时、置入喉罩或插管后5 min、拔出喉罩或拔管时的MAP和HR;记录喉罩置入时间,首次喉罩置入成功率,并测定气道密闭压;记录纤维支气管镜分级。术毕观察血染和咽痛相关并发症。结果①与入室时比较,置入喉罩时和置入喉罩后5 min、拔除喉罩时,L组与I组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在插管时和拔管时,MAP与HR均比L、I组升高(P<0.05)。②I组喉罩置入时间(8±4)s,低于L、S组(P<0.05),而首次置入成功率I、S组高于L组(P<0.05);喉罩两组气道密封压及吸气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染及术毕咽痛比较,I、L组少于S组(P<0.05);I组少于L组(P<0.05)。③喉罩两组纤维支气管镜评级比较,I组Ⅰ级、Ⅱ级少于L组(P<0.05),而Ⅲ级多于L组(P<0.05)。结论与LMA喉罩和气管插管相比,I-gel喉罩易于置入,气道密封性可靠,通气效果好,出血、术后咽喉痛不良反应少,适合Wilson病患者全麻手术患者的气道管理。
陶清梅高昌王守义陈庆一
关键词:WILSON病气道管理
肝豆状核变性脾切除的治疗与探讨(附54例报告)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探讨遗传性疾病肝豆状核变性合并严重脾功能亢进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 5 4例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亢而行脾切除的患者进行分析 ,比较手术前后外周血细胞变化。结果全部患者术后白细胞及血小板显著增高 ,而神经症状基本未加重 ,患者能继续驱铜治疗。结论脾切除疗效满意 ,是肝豆状核变性合并严重脾功能亢进的重要辅助治疗措施。
张长奇蔡永亮陈庆一于庆生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脾功能亢进脾切除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肛肠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肛肠手术后的临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联合腰硬联合麻醉阻滞下行肛肠手术的患者100例,术后行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随机分为两组,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s)组(100 ml 0.238%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加1μg舒芬太尼);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100 ml 0.238%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加4μg芬太尼)背景剂量2 ml,自控药量0.5ml/次,锁定时间15 min。观察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记录镇痛泵使用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舒芬太尼组在术后12 h、24 h和48 h的静息、咳嗽和活动时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组(P<0.05),两组镇痛泵使用情况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下肢麻木,呼吸抑制等有差异。结论:舒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肛肠科手术后,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不良反应少,程度较轻。
季淼陈庆一
关键词:舒芬太尼芬太尼罗哌卡因肛肠手术硬膜外自控镇痛
异丙酚用于老年病人全麻诱导对HR、SBP、DBP的影响
2001年
目的:探讨异丙酚在老年病人全麻诱导中对HR、SBP、DBP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老年手术病人,无电解质紊乱及低蛋白血症,比较诱导前与注射异丙酚后1min插管时及插管后5minHR、SBP、DBP变化。结果:注药后1minHR稍增加,SBP、DBP略降低,插管时HR、SBP、DBP较注药后增加,插管后5minHR恢复正常。SBP、DBP较注药前略降低。结论:异丙酚对心血管扰乱小,为老年病人全麻诱导时较为理想的药物。
高相山陈庆一
关键词:SBP异丙酚全麻诱导老年病人HRDBP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比较地佐辛复合丙泊酚与单纯使用地佐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0~60岁,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地佐辛组(D组),丙泊酚复合地佐辛组(Z组)。入室后常规诱导插管,监测各项指标,静吸复合麻醉维持,根据各项指标调整给药速度及量,手术结束前15 min停所有维持药物。停药后进行如下处理:C组不用任何药物,D组给予地佐辛0.1 mg/kg,Z组给予地佐辛0.1 mg/kg及丙泊酚10μg/kg/min。记录拔管后5、10、15 min时行为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及呼吸(HR)、平均动脉压(MAP)值。结果 D组与Z组停药后行为疼痛评分与C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Z组效果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各时点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初始比较,D组与Z组停药后HR、MAP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可明显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且效果优于单纯地佐辛。
陶清王守义王明陈庆一
关键词:地佐辛丙泊酚腹腔镜胆囊切除苏醒期躁动
阈下剂量氯胺酮用于消除硬膜外麻醉腹部手术牵拉反应246例观察
2001年
高相山陈庆一
关键词:腹部手术氯胺酮牵拉反应硬膜外麻醉药剂量
胃复安和氟(口派)啶预防腰麻剖腹产术中胃肠反应的临床观察
1993年
腰麻剖腹产术中的胃肠反应(GIR)造成产妇痛苦,也给麻醉管理和手术操作带来不便。为此,我们于麻醉前静注胃复安和氟哌啶预防GIR,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资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90例足月妊娠产妇,因产科原因需行剖腹产术。产妇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人。Ⅰ组为对照组;Ⅱ、Ⅲ组为研究组,在预输液时自滴壶内分别滴注胃复安10mg和氟哌啶5mg。3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和手术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麻醉方法:3组相同。
陈庆一周祖兴王海马明蒋传贵杨侃
关键词:剖腹产麻醉胃肠反应
64例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不同剂量盐酸氢吗啡酮的镇痛效果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不同剂量盐酸氢吗啡酮对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64例,手术麻醉方案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穿刺点L3-4,0.75%布比卡因1~2 m L注入蛛网膜下腔。手术结束后即刻关节腔内注射盐酸氢吗啡酮,根据注射剂量大小不同将其分为小剂量组(32例,单次注射0.2~0.3 mg盐酸氢吗啡酮)和大剂量组(32例,单次注射0.3~0.6 mg)。观察两组术后不同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生理应激反应指标及追加术后疼痛药物(氟比洛芬脂)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镇痛4 h、8 h、12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小剂量组术后镇痛16 h的VAS评分低于大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痛12 h、24 h的血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表达显著高于术毕时点(P<0.05),但两组术毕、镇痛12 h、24 h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追加氟比洛芬酯率25.00%、追加次数(1.2±0.4)次分别高于大剂量组18.75%、(1.1±0.3)次,但两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尿、肝肾功能均无异常,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腔内注射0.2~0.3 mg盐酸氢吗啡酮能较好抑制生理疼痛应激反应,且并不增加术后追加镇痛药物用量和不良反应。
周昶吴荭张丁陶清陈庆一
关键词:膝关节镜手术术后镇痛应激反应
地佐辛预先镇痛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比较地佐辛与芬太尼预先镇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拟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D组预先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F组预先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P组为对照组。各组均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观察各组呼吸循环变化,记录丙泊酚总用量、麻醉诱导时间、唤醒时间、宫缩痛及不良反应。结果D组和F组术中血压、心率、丙泊酚总用量、丙泊酚注射痛和体动发生率较P组降低,F组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其余2组(P〈0.05)。结论地佐辛预先镇痛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优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或单纯丙泊酚麻醉,且无芬太尼的呼吸抑制作用。
陶清梅高昌陈庆一
关键词:地佐辛二异丙酚预先镇痛
肾上腺素对布比卡因脊麻作用时间的影响
1989年
多年来,临床上一直应用肾上腺素等血管收缩剂来延长蛛网膜下腔阻滞(以下称脊麻)的作用时间,而对肾上腺素能否延长布比卡因脊麻作用时间尚存在争议。为此,我们对布比卡因脊麻辅用肾上腺素进行了临床研究。方法将30例需行下腹部和下肢手术,且心肺功能基本正常的成年病人,随机分为2组。病人均使用葡萄糖液稀释布比卡因作重比重脊麻。Ⅰ组为对照组(15人),0.5%布比卡因2ml加10%葡萄糖液1ml;Ⅱ组为观察组(15人),等量局麻药加1‰肾上腺素0.3ml和自配的15%葡萄糖液0.7ml。病人取侧卧位,行腰2~3间隙穿刺成功后,针斜面向天花板。
陈庆一周祖兴杨倪马明刘泽鸿曹永蕾
关键词:肾上腺素布比卡因脊髓麻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