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金梅

作品数:22 被引量:187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土壤
  • 4篇色谱
  • 4篇污染
  • 4篇相色谱
  • 3篇色谱法
  • 3篇土壤污染
  • 3篇气相
  • 3篇气相色谱
  • 3篇降解
  • 3篇DEHP
  • 2篇毒性
  • 2篇饲料
  • 2篇气相色谱法
  • 2篇作物
  • 2篇萃取
  • 2篇微生物
  • 2篇固相
  • 2篇固相萃取
  • 2篇复合酶
  • 1篇动物

机构

  • 15篇山西省农业科...
  • 6篇山西省农业科...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农业职业...
  • 1篇山西大学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庞金梅
  • 8篇郭珺
  • 4篇焦晓燕
  • 4篇闫敏
  • 4篇段亚利
  • 3篇武爱莲
  • 3篇樊修武
  • 3篇池宝亮
  • 3篇梁改梅
  • 2篇乔雄梧
  • 2篇朱九生
  • 2篇杨玉景
  • 2篇史清亮
  • 2篇李丽君
  • 2篇李捷
  • 2篇郭君
  • 2篇秦曙
  • 2篇郑军
  • 2篇王劲松
  • 2篇王静

传媒

  • 5篇山西农业科学
  • 3篇环境化学
  • 2篇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饲料研究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土壤肥料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农业环境保护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色谱
  • 1篇迎接21世纪...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1
  • 2篇1997
  • 3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固氮资源分布及其在生态农业中的作用
生物固氮资源作为土壤有益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多,大约在50个属以上,分布广,在我国许多农田中都有其生存,因此,无论从发展可持续农业全局出发,还是从开辟现有肥源角度考虑,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生物固氮资源均将成为发展生...
史清亮温月香白成云庞金梅
关键词:生物固氮生态农业菌种资源固氮生物
文献传递
气相色谱法(毛细管柱和填充柱)测定农作物中增塑剂DEHP的残留量被引量:1
1995年
气相色谱法(毛细管柱和填充柱)测定农作物中增塑剂DEHP的残留量杜荣平庞金梅(山西省粮油研究所太原030024)(山西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太原030031)1前言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简称DEHP)是聚氯乙烯(PVC)软塑料中必用增塑剂,...
杜荣平庞金梅
关键词:气相色谱农作物残留量
适宜组合的饲用复合酶高产优势菌群的筛选被引量:1
2011年
为满足动物不同种类、不同发育时期及日粮类型变化对某些酶系的特殊要求,选用经紫外线(UV)诱变和筛选获得的1株黑曲霉H新菌株及与H菌酶系有互补的一些菌株进行了组合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黑曲霉、纤细假丝酵母和木霉等多个菌株,不仅含有各自不同的高酶组分,而且有着较好的相容性,是适宜组合的饲用复合酶高产优势菌群。
郭珺梁改梅池秀蓉庞金梅
关键词:饲用复合酶高产菌株优势菌群
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土壤中的氯氰菊酯残留被引量:33
1997年
本文介绍了一种氯氰菊酯在土壤中残留量分析方法.选用硅胶微量柱固相萃取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定量分析.该方法简便,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作品,最低检出浓度为0.0375mg·kg^(-1),回收率在82.91%以上.
朱九生乔雄梧秦曙庞金梅李捷王静
关键词: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氯氰菊酯土壤污染
土壤中残留苯磺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被引量:6
1997年
本文报道了一种固相萃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土壤中苯磺隆的残留分析方法,不同土壤的添加回收率平均为8.3%,86.3%,77.2%,线性范围2.55—51Ong.利用本法分析苯磺隆,精确、简便、快速.
秦曙乔雄梧朱九生庞金梅李捷王静
关键词:苯磺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土壤污染
一株可利用甲烷的克雷伯氏菌的分离及其在甲烷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从山西太原水稻田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能以甲烷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C611。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初步鉴定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该菌株利用甲烷的培养条件,得到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4.4oC、接种量为6.7%、甲烷含量25%。以C611固定化细菌和溶氧响应仪为体系,采用电化学法研究了不同含量甲烷的响应时间以及溶氧变化与甲烷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菌株C611能利用甲烷,该反应体系对0~10%甲烷气体测定的响应时间小于100s;溶氧消耗量与通入甲烷气体含量呈线性关系,拟合系数(R2)为0.9994。以3%甲烷气体样品进行8次测量,测定平均值为3.09%,RSD为3.48%,相对误差为3%。表明该反应体系重现性良好,为该菌株进一步研究甲烷传感器奠定基础。
郑军郭珺王玉军杨玉景庞金梅杨素萍赵艮贵董川
关键词:甲烷克雷伯氏菌溶解氧
酶解条件对几种植物性饲料降解效果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用自制的2种多酶组分、高酶活力的复合酶制剂,在水浴40℃条件下,设置了不同pH缓冲液(pH3.5,4.8和6.0),不同酶解时间(0.5,6,12,24h),酶解大麦、玉米、豆粕3种植物性饲料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添加酶制剂的酶解还原糖得率均高于不加酶处理,不同酶制剂和不同饲料间存在较大差异;②酶解反应12h时,3种饲料的还原糖得率均达到最高;③大麦、玉米在缓冲液pH4.8条件下酶解效果最好,而豆粕在pH4.8和6.0时没有明显差异。
梁改梅庞金梅郭君王劲松段亚利
关键词:复合酶制剂植物性饲料酶水解
利用豆制品废水发酵枯萎病拮抗菌Pb-4条件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废水(黄浆水)对枯萎病拮抗菌Pb-4菌株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Pb-4菌株黄浆水培养基中的碳源;设置因素水平为L_(18)(3~5)正交试验,对Pb-4菌株黄浆水培养基中最佳碳源和无机盐成分进行筛选和优化,确定发酵培养基配方;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对Pb-4菌株的发酵温度、p H和接种量进行优化。结果显示,通过筛选确定玉米粉为黄浆水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1 000 m L黄浆水中添加玉米粉30 g、(NH_4)_2SO_4 2g、Mg SO_4 1.5 g、CaCO_3 1.5 g和FeSO_4 0.3 g;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温度36.3℃、p H7.4、接种量5%、摇瓶培养40 h。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菌数可达42.8×10~8 CFU/m L、最大生物量OD_(660)值为0.393,与预测理论最大值0.390 2相吻合。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能够替代蛋白胨、酵母粉和葡萄糖等常规培养基,具有简单、廉价和环保等特点,可作为微生物菌剂规模化生产的原料。
郭珺武爱莲闫敏庞金梅焦晓燕
关键词:黄浆水解淀粉芽孢杆菌拮抗菌株发酵条件优化
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防治与资源化循环利用被引量:26
2011年
综述了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防治与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模式,本着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遵循"资源化、生态化、无害化、减量化"的原则,力求从源头减少污染,最大限度地实现养殖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和综合利用,以循环经济理念治理畜禽养殖业污染,从而推动新型生态养殖模式的健康发展。
郭珺庞金梅
关键词: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防治循环利用沼气
DEHP在土壤中的降解被引量:1
1993年
DEHP是我国用量较大的增塑剂。尤其在聚氯乙烯(PVC)软塑料制品中,用量高达原材料总量的1/3—1/2。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增塑剂通过与空气、水、土壤等介质接触,不断进入环境。目前,DEHP已成为全球最普遍的污染物之一。
庞金梅池宝亮杜荣平俞寅樊修武
关键词:土壤污染增塑剂降解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