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玉祥

作品数:24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动脉
  • 8篇主动脉
  • 4篇术后
  • 4篇主动脉瘤
  • 4篇谵妄
  • 4篇麻醉
  • 4篇腹主动脉
  • 4篇腹主动脉瘤
  • 3篇血管
  • 3篇手术
  • 3篇术后谵妄
  • 3篇老年
  • 3篇骨科
  • 2篇蛋白
  • 2篇钝性
  • 2篇钝性伤
  • 2篇炎症
  • 2篇药品
  • 2篇药品管理
  • 2篇气道

机构

  • 2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解放军医学院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24篇宋玉祥
  • 9篇米卫东
  • 9篇郭伟
  • 8篇熊江
  • 8篇曹江北
  • 5篇贾森皓
  • 5篇刘杰
  • 4篇陈峰
  • 3篇潘秀颉
  • 3篇贾鑫
  • 3篇张韬
  • 3篇高远
  • 2篇李皓
  • 2篇段琛
  • 2篇迟梦琳
  • 2篇张宏
  • 2篇邓曼丽
  • 2篇刘靖
  • 2篇栾韶亮
  • 2篇张璇

传媒

  • 5篇解放军医学院...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麻醉安全与质...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6
  • 4篇2014
  • 4篇201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近端锚定区不良的胸主动脉钝性伤疗效评价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治疗覆膜支架近端锚定区不良的胸主动脉钝性伤(blunt thoracic aortic injury,BTAI)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2月-2014年12月采用TEVAR治疗的13例覆膜支架近端锚定区不良的BTAI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24~64岁,平均44岁。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7例,假性动脉瘤3例,动脉瘤1例,穿透性溃疡2例。根据支架近端锚定区Mitchell分区位置不同,单纯行覆膜支架置入覆盖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LSA)8例;烟囱技术重建LSA 3例;烟囱技术重建左颈总动脉2例(其中1例采用弹簧圈栓塞LSA起始部以避免Ⅱ型内漏,1例采用原位开窗技术重建LSA)。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3 h,平均1.8 h;术中出血量30~200 m L,平均120 m L;住院时间7~37 d,平均15 d。无围手术期死亡、截瘫发生。1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18个月。术中发生Ⅰ型内漏1例(7.7%),未予以特殊处理,于术后6个月自愈;1例术后3周出现穿刺部位皮下血肿,伴正中神经压迫症状,超声检查提示肱动脉假性动脉瘤并血栓形成,行肱动脉假性动脉瘤切除术,术后恢复尚可。所有患者术后未见明显胸背痛、憋气、左上肢乏力、麻木及头晕等症状;影像学检查提示主体及分支支架血流通畅;未见支架移位,无病变处扩张和破裂等;无新发死亡及细菌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根据Mitchell分区法设计个性化方案,采用TEVAR治疗覆膜支架近端锚定区不良的BTAI具有良好的近期临床效果,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陈峰郭伟宋玉祥孙国义熊江贾鑫刘小平马晓辉张宏鹏
关键词:主动脉峡部覆膜支架
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区突触功能相关蛋白BDNF、PSD95、GluA1的增龄性变化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观察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其海马区突触功能相关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突触后致密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 95,PSD95)及GluA1表达的增龄性变化。方法观察10周龄(青年组)和21月龄(老年组)C57BL/6雄性小鼠Morris水迷宫训练和测试表现,并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两组小鼠海马区BDNF、PSD95、GluA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小鼠水迷宫测试中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均<0.05),其海马区总蛋白BDNF、PSD95、GluA1的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均<0.05),海马区膜蛋白GluA1的表达量也明显下降(P<0.05)。结论老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伴随着海马区突触功能相关蛋白BDNF、PSD95、GluA1表达的一致下降。
王晓燕侯爱生宋玉祥刘文刚钟坤根郝建华曹江北米卫东
关键词:学习记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小鼠
Trendelenburg体位下人工气腹对老年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及颅内压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长时间的Trendelenburg体位下人工气腹对老年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 rScO2)以及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S)连续监测r ScO2,明确术中脑氧供需平衡的情况;超声无创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 ONSD),间接反映颅内压。通过术中连续监测rScO2、ONSD、有创MAP、HR和动脉血气等指标以及术后使用谵妄量表评估谵妄,分析长时间的Trendelenburg体位下气腹对大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随着头低位和气腹时间的延长,rScO2逐渐升高,由基础值的(66.3±5.2)%逐渐增加到头低位开始后的(72.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头低位30 min后MAP由基础值的(83.7±7.0)mmHg升高至(99.6±10.1)mmHg(1 mmHg=0.133 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头低位120 min后ONSD由基础值的(3.9±0.3)mm增加到(4.6±0.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恢复平卧位后三者均下降到基础值左右。术后随访发现2例(5%)谵妄。结论 Trendelenburg体位下人工气腹导致老年患者大脑过度灌注,头低位120 min后颅内压升高明显;术后患者发生谵妄可能与年龄、头低位时间相关;围术期监测rScO2和测量ONSD对老年患者脑氧供需平衡和个体化的血压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张云亮李皓米卫东曹江北张璇宋玉祥张宏
关键词:人工气腹局部脑氧饱和度
主动脉夹层一例在心动周期中的壁面压力分析
2014年
患者男性,65岁,背部间断隐痛1个月,外院转入,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CTA)主动脉弓上至肾动脉提示:夹层破裂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2.7cm,分支动脉未累计。体格检查:体温36.7℃,脉搏75/rain,呼吸18/rain,血压137/70mmHg,身高165cm,体质量71.5kg,体表面积1.79m^2,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10分: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栾韶亮郭伟宋玉祥熊江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心动周期计算机断层扫描左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上血管造影术
覆膜Cheatham-platinum支架治疗主动脉缩窄的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 探讨覆膜Cheatham-platinum(CP)支架治疗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aorta,C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3年9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5例CoA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13~56岁,平均27.7岁。共16处病变,其中15处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以远,1处位于左颈总动脉起始部与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之间。根据主动脉造影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覆膜CP支架和BIB(balloon in balloon)球囊,在透视引导下,顺序扩张内、外球囊,将覆膜CP支架准确置于病变部位,记录跨缩窄段收缩压压差及缩窄程度改变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跨缩窄段收缩压压差由术前(58.1±19.5)mm Hg(1 mm Hg=0.133 kPa)下降为术后即刻(6.2±5.6)mm Hg,病变部位狭窄程度由术前73.8%±12.8%下降为术后即刻16.7%±5.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483,P=0.000;t=15.631,P=0.000)。患者穿刺点愈合良好,无穿刺点动脉夹层、假性动脉瘤及明显皮下血肿发生,患者术后48 h内均可下床适度行走。住院时间为6~18 d,平均11.1 d。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1个月,平均29.7个月。患者头晕症状均明显减轻,运动耐量明显改善;上、下肢动脉收缩压压差均〈20 mm Hg;末次随访时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术前明显改善(t=7.725,P=0.000;t=3.451,P=0.000)。主动脉造影示支架位置正常,形态良好,无夹层及动脉瘤形成,无再缩窄发生。结论 采用覆膜CP支架治疗青少年及成人CoA的近中期疗效良好,并发症率低,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贾森皓段琛郭伟贾鑫熊江许永乐刘杰张韬宋玉祥
关键词:主动脉缩窄覆膜支架腔内介入治疗并发症
腔内修复术治疗有症状性和无症状性腹主动脉瘤围手术期结果比较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比较有症状性腹主动脉瘤和无症状性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围手术期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30例进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非破裂性腹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有症状性腹主动脉瘤43例(18.7%),男性40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9±10)岁;无症状性腹主动脉187例(81.3%),男性162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71±9)岁.于术后1个月进行随访.主要研究内容是围手术期全因死亡,次要研究内容是手术相关数据、主要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结果 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在年龄、性别、美国麻醉师协会评分、基础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症状组瘤径较无症状组更大[6.00(1.97)cm比5.10(1.70)cm,Z=2.51,P=0.01].围手术期全因病死率分别为0和1.1%(P=0.66),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两组均为100%,其他手术相关数据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包含死亡的主要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和2.1%(P=0.43).结论 腔内治疗有症状性腹主动脉瘤和无症状性腹主动脉瘤围手术期结果相似,但需要更多的研究进一步比较中长期结果.
刘杰葛阳阳贾鑫贾森皓宋玉祥段琛郭伟
关键词:血管假体植入
氢气抑制趋化素样因子1在大鼠腹主动脉瘤进展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氢气抑制大鼠腹主动脉瘤(AAA)进展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AA组和AAA干预组(腹腔内注射氢气饱和生理盐水),建立AAA模型。术后28d取材,观察两组腹主动脉扩张情况,用H.E.及弹力纤维特殊染色法检测腹主动脉壁内炎症浸润及中膜弹力纤维破坏情况,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rCklf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的蛋白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rCklf1、MMP2的基因表达。结果AAA组和AAA干预组的腹主动脉扩张率分别为(174±21)%和(82±23)%(t=7.682,P〈0.01),瘤壁rCklf1mRNA表达量分别为5.10±0.33和1.34±0.29(t=17.288,P〈0.01),MMP2mRNA表达量分别为10.28±0.35和2.40±0.97(t:15.248,P〈0.01)。rCklf1、MMP2主要在AAA瘤壁中层严重病变区表达上调。与AAA组相比,AAA干预组rCklf1和MMP2少量弱阳性表达,动脉壁炎症浸润、弹力纤维破坏降解明显减轻。结论氢气可能通过抑制rCklf1表达,减少炎症细胞募集到腹主动脉受损区,进而降低MMP2表达合成,从而减缓中膜弹力纤维破坏降解,最终抑制AAA进展。
陈峰张韬熊江郭伟潘秀颉沈晨阳宋玉祥贾森皓刘杰
关键词:趋化因子类主动脉瘤免疫组化
围术期多天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大鼠慢性术后疼痛合并抑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围术期多天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大鼠慢性术后疼痛合并抑郁的作用以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氯胺酮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各10只.氯胺酮组大鼠连续7天腹腔注射亚麻醉剂量氯胺酮...
杨倚天徐志鹏张璇刘蔷薇刘艳红傅强霍修林宋玉祥周雪跃张宏
关键词:氯胺酮抑郁海马
手术室外麻醉工作单元麻精药品同质化管理的探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索运用同质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外麻醉工作单元麻精药品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从2021年7月开始运用同质化管理模式对手术室外麻醉工作单元麻精药品进行管理,通过制定同质化管理流程,比较和分析同质化管理模式实施后每季度麻精药品质量管理指标的比值率。结果每季度管理指标评分均有明显提升。结论运用同质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外麻醉工作单元麻精药品管理中,能有效提高麻精药品的管理质量,达到药品规范化、精细化、安全化管理的目的,值得推广。
邓曼丽张伟丽包瑞刘佳佳宋玉祥米卫东
PDCA法在麻醉科药品管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PDCA管理模式在麻醉科药品持续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从2014年1月开始运用PDCA法对麻醉科药品进行管理,每年制定一项管理目标,比较和分析PDCA管理法实施期间每年10项药品质量管理指标的比值率。结果每年管理指标评分均有明显提升。结论 PDCA管理模式在麻醉科药品安全管理中的运用能有效提高麻醉科药品的管理质量,达到药品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值得推广。
邓曼丽张伟丽韩燕敏刘靖宋玉祥米卫东
关键词:PDCA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