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方青
- 作品数:56 被引量:425H指数:13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中国近代法律教育探析被引量:18
- 2001年
- 宋方青
- 关键词:法学发展
- 论地方立法的真善美及其实现被引量:11
- 2010年
- 真善美是地方立法追求的最高境界。求真在于实现地方立法的科学性,它要求实现由经验立法向科学立法转变,强化调查研究的制度设计和程序安排,并将调查研究贯穿于立法的全过程。求善在于实现地方立法的公正性,包括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而立法程序的公正性务求公开、透明与公众的参与。地方立法之美是在真与善的基础上呈现给人们的形式的美感性,包括文本的结构美与语言美,前者以精细为美,后者以精确为美。
- 宋方青
- 论立法公平之程序构建被引量:25
- 2007年
- 立法程序的公平是现代法律制度中立法公平不可或缺的法理内涵。我国在立法实践中存在着“部门立法”等立法不公现象,其直接原因应归结为我国的立法程序中的制度瑕疵。为求构建公平合理的立法程序,我国应该努力推进立法参与主体的多元化、立法组织的民主化、立法过程的理性化,在立法实践中强化立法听证制度,推行立法助理制度,建立立法回避制度,适当延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会期,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 宋方青周刚志
- 关键词:立法公平程序正义
- 论国际人权立法的中国化——以民主权为中心被引量:2
- 2009年
- 如何建立足以对接、通融国际人权理念的国内人权立法的整合机制,是国际人权立法中国化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民主权是一种新兴的人权。民主权立法"中国化"面临着理念整合、合法性、有效性等困境,其具体克服路径即在于:通过直接进行普适性与特殊性的价值调适以实现理念整合,建构具备与公众参与及自治相关的正当程序内涵的立法制度,藉此导出各公共领域内民主权的具体内容并确立其实现与救济的相关法律制度。
- 宋方青傅振中
- 关键词:民主权正当程序
- 实现司法与政治之间的平衡被引量:1
- 2014年
- 如何处理司法与政治的关系是一个相当敏感且颇有争议的问题,对于中国的司法改革,这又是一个前置性的问题。当下中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司法改革,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司法改革高效、健康前行的必备条件,如何实现司法与政治之间的平衡,则是我们必须着力思考的问题。歌德曾经有一句名言:政治上的愚蠢应该被看作是罪行,因为它将招致千百万人的苦难。在西方,传统的司法法理学一直强调法律与政治的分离。
- 宋方青
- 关键词:政治生态司法问题政治问题中国司法改革宪法问题联邦最高法院
-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构的三重逻辑
- 2022年
- 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以人民为中心,旨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构的历史逻辑阐释相关命题的历史发展,贯穿对实践问题的关怀,总结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构的经验理性。理论逻辑关涉概念命题、内容命题和价值命题,概念命题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本体论问题,内容命题是其具体的内容建构,价值命题则阐释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构贯彻的人权保障、服务型政府及良法善治三种价值理念。实践逻辑论及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面立体的制度架构与调整供需的优化路径,只有通过顶层设计、资源供给及保障制度等层面的共同推进,才能实现建成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远景目标。
- 宋方青张向宇
- 关键词:公共服务法治中国
- 厦门经济特区立法若干问题再探被引量:4
- 1997年
- 厦门经济特区立法权限大于一般地方立法。厦门特区应用足用好立法权,将国家赋予的特区政策尽快法律化,同时通过立法增创特区新优势。在立法中尤其要处理好部门利益与其他利益主体的关系,防止立法中的部门倾向。
- 宋方青
- 关键词:授权立法立法权
- 中国经济特区授权立法中法规冲突现象之评析被引量:23
- 2000年
- 宋方青
- 关键词:经济特区权限范围
- 地方立法中公众参与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29
- 2009年
- 我国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已15年了。总结过去15年的法治建设经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法治必须生根于基层。法治不是写在纸上的空中楼阁,而是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博弈。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法治与地方的法制是相互联系的。观察法治,眼睛固然要向上,重视国家层面的各种措施;但更要向下,观察民间与基层利益博弈中形成的各种问题、纠纷解决机制与制度。地方、基层的法规与制度是整个社会依法办事的前提。国家的法律,必须通过每个公民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行为,必须通过各种规则和制度在基层和地方的落实,才能够实现。所以,必须重视地方的法制建设及其经验。《法学》一直以探讨我国法律发展、法学发展的前沿性课题和具体经验为己任。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地方法制研究中心目前也正在推进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地方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该中心的参与和支持下,本编辑部以"法治国家与地方法制的关系"为主题组织了此次笔谈,希望这一活动能够进一步推进这一领域的研究。
- 宋方青
- 关键词:公众参与
- 人权立法的两难问题被引量:1
- 2013年
- 人权的充分实现是人类长期以来不懈追求的目标。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该修正案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中国人权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人权入宪"犹如一道绚丽的晨光,让中国人对享有充分的人权充满了希望与期待。作为制度性实践,中国人权立法由此掀开了新的篇章。
- 宋方青
- 关键词:人权立法《宪法修正案》尊重和保障人权中国历史中国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