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瑛
- 作品数:72 被引量:190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诊治儿童慢性播散性念珠菌病一例及文献复习
- 赵卫红谢瑶孙青吴鹏辉李硕华瑛卢新天
- 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起病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
- 孙蕾季涛云张尧吴晔熊晖包新华华瑛赵卫红姜玉武
- 大剂量甲氨喋呤治疗儿童难治性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分析
- 目的对大剂量甲氨喋呤治疗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病例特点及预后进行总结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5-2015年之间收治的难治性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的临床资料...
- 谢瑶赵卫红华瑛卢新天孙青吴鹏辉李硕
- 关键词:大剂量甲氨喋呤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 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19例临床分析
- 2003年
- 郭海亭李明英牛玉贞吴晔华瑛姜玉武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外并发症
- 单中心婴儿型纤维肉瘤六例临床特征及诊疗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例婴儿型纤维肉瘤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结局,为国内形成统一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9月—2018年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血液肿瘤病房共收治6例婴儿型纤维肉瘤患儿。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起病部位、病理和ETV6-NTRK3融合基因检测结果。回顾性分析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疾病分期和治疗方案、化疗效果评估及随访。结果6例患儿起病年龄均<2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5∶1),原发部位多见于四肢(4/6)。2例患儿检测ETV6-NTRK3融合基因均为阳性。疾病分期:横纹肌肉瘤研究协作组(IRS)Ⅰ期2例、IRSⅡ期2例、IRSⅢ期1例、IRSⅣ期1例。2例行初次手术及术后化疗,其中1例行联合放疗;4例行辅助化疗并延期手术。2例直接行手术切除肿物,其余4例术前化疗全部有效,肿瘤体积缩小66%~93%。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年2月,随访中位时间35个月(13~77个月),6例患儿均无病生存。结论婴儿型纤维肉瘤总体预后良好。保守手术仍然是主要治疗手段。初次手术无法完整切除肿瘤时应行辅助化疗并延期手术。辅助化疗联合保守手术治疗安全有效且能保留受累肢体功能及外形。
- 李硕赵卫红华瑛高阳旭孙青谢瑶吴鹏辉卢新天
- 关键词:保守手术
- 随月经周期发作的急性间歇型卟啉病二例被引量:1
- 2007年
- 例1患儿女,14岁,因“周期性腹痛2年余,加重2个月”于2005年9月7日入院。患儿于2年半前月经初潮,伴下腹部钝痛和频繁恶心、呕吐,3d后自行缓解。此后每于经前2~3d出现类似症状,月经期间腹痛加剧,呈全腹绞疼,阵发性加剧,伴剧烈呕吐,不能进食,持续至经期结束,常需静脉补液。发作期多有失眠、便秘,尿色正常。
- 王三梅卢新天华瑛卢薇薇李明
- 关键词:发作期月经周期卟啉病急性剧烈呕吐月经初潮
-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毒副作用系统分析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总结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的毒副作用,为优化HDMTX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601例次接受HDMTX治疗的1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儿临床资料,按照WHO抗癌药物毒副作用分级标准对各系统毒副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HDMTX治疗后骨髓抑制几乎出现在所有患儿,以粒细胞减少最为多见(93.3%)。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毒副作用是谷丙转氨酶升高(60.4%);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毒副作用是蛋白尿(9.2%);皮肤症状发生率最高的为皮肤红斑(7.2%);神经系统毒副作用如痛觉过敏、肢体麻木或头痛仅观察到7例次。HDMTX的严重毒副作用仅见于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与MTX3 g/m2组比较,5 g/m2 HDMTX组的24 h MTX血药浓度较高(P<0.05),血红蛋白及血小板降低、口腔黏膜炎、蛋白尿和皮肤症状等毒副作用的发生率也较高(P<0.05)。结论 HDMTX治疗后严重毒副作用主要发生在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骨髓抑制、口腔黏膜炎、蛋白尿、皮肤症状等毒副作用的发生均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 孙青谢瑶赵卫红华瑛吴鹏辉李硕卢新天
- 关键词:甲氨蝶呤副作用化疗
- 单次小剂量IVIg提升血小板作用的前瞻性观察
- 目的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多半是自限性的,激素或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IVIg)等一线治疗药物并不能影响其病程的自然恢复。所以,对于ITP患儿,特别是初次发生的患儿,治疗的目标是把血小板提升到一个可避免颅内出...
- 赵卫红华瑛卢新天马岳红孙青
-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二例继发淋巴瘤一例
- 2009年
- 例1,女,12岁,主诉“行走不稳10年余,加重4年,面部皮疹2年,反复发热咳嗽3月余”,于2008年2月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患儿会走路即出现行走后不能自行停止站稳,后发展至行走不稳、口齿不清、流涎、头部及双手不自主抖动。2年前右面颊碰伤后反复红、肿、破溃,后双侧面颊渐出现暗红色皮疹,1年前皮疹活检示“淋巴细胞浸润”。近3个月患儿每月出现1-2次发热、咳嗽、咳黄黏痰,
- 赵卫红卢新天李绚刘玲华瑛
- 关键词: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淋巴瘤红色皮疹淋巴细胞浸润反复发热
- 伴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的神经母细胞瘤的综合治疗
- 赵卫红华瑛孙青谢瑶卢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