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萍
- 作品数:14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渤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科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被引量:7
- 2016年
-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由政治理念、战略规划走向社会实践的基本途径和关键。在"五位一体"的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社会其他领域的建设,其制度体系建设存在着五重维度即环保维度、政治法律管理维度、经济科技维度、文化维度、社会生活维度;而从其制度构成的层次结构看,则存在着双层结构即核心制度体系与支撑制度体系的构建问题。为此,深入研究生态文明核心制度体系及其支撑制度体系的构建,对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以及"五位一体"战略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 赵成于萍
- 关键词:生态文明
- 马克思需要概念的内涵探析——兼评赫勒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解读被引量:2
- 2012年
- 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从历史生产过程、资本批判的视角把需要界定为人"正常"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象化实践活动的需要和社会关系的需要,是价值范畴、实践范畴和关系范畴的统一。赫勒在其《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一书中将马克思的需要范畴主要作为价值范畴来理解,在需要的内涵、需要的分类及需要的意义中都包含着价值判断与价值倾向。这是因为赫勒的人道主义追求使她过于注重价值判断,而忽视了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历史分析,这也使她陷入了乌托邦。
- 于萍
- 关键词:赫勒
- 赫勒对马克思整体思想的重构与解读——以赫勒著作《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为视角的分析
- 2018年
- 阿格妮丝·赫勒既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当代最重要的女哲学家之一。她的思想经历了批判的(新)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三个发展阶段。在赫勒的思想发展中,需要问题是她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赫勒在《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中,以需要为视角,解读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哲学、共产主义思想,进而提出她自己的激进需要理论。赫勒忽视经济的、政治的、阶级的宏观革命,把希望寄托在人的需要与人的道德上,使她的理论在一定意义上带有浪漫的乌托邦色彩。这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大多比较重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人道主义的价值理想,而不太注重生产分析与资本批判的唯物史观的研究路径是一致的。
- 于萍
- 关键词:赫勒
- 抽象需要与现实需要——鲍德里亚对马克思需要概念的误读及分殊被引量:1
- 2017年
- 鲍德里亚在分析消费社会、提出需要体系与消费力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的需要概念提出了批判。鲍德里亚认为,马克思构建了一个基本需要的神话,马克思自然化的需要观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人类学依据,但并未走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但是,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的批判是对马克思的曲解和误读,既表明了他对马克思需要理论和社会批判理论的当代理论回应,又表明了其与马克思的根本分歧。马克思理解的需要是现实的需要,不仅批判并超越了作为古典经济学基础的意识形态人本学,也为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现实的需要基础。
- 于萍
- 关键词:鲍德里亚
- 论生产力是人的本质力量
- 2012年
- 长期以来,人们过分强调生产力的客观性,只是从外在于人的单纯的物的方面去理解生产力,因而生产力的发展只被看成是一种外在财富的发展。其实生产力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只是由于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生产力表现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表现为某种异己的物的力量并且扭曲了人的发展。我们相信,只要社会不断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必将打破异化的状态,重新回归为人的本质力量,使人类主体真正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解放。
- 于萍
- 关键词:生产力
- 马克思主义需要观视角下的中国梦被引量:1
- 2014年
- 需要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需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与根本范畴。以马克思主义需要观为视角审视中国梦,启示我们:现实的人与现实的需要指明了中国梦的主体是有需要的主体;需要动力思想揭示出中国梦实现的动力来自于人民的需要;需要的理论意义表征了中国梦的最终价值指向是需要的解放与人的解放。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既需要马克思主义需要观作为其理论基础,同时又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需要观,是其在当代的真正践行和发展。
- 于萍
-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中国梦以人为本人民幸福
- 精英文化:感悟和服务社会现实被引量:4
- 2011年
- 近年来,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发展、蔓延,不断冲击着精英文化。面对着这样文化格局的演进,精英文化又该如何应对呢?应该看到,精英文化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那就是对我们生存的社会环境要进行反思,并具备价值引领的觉悟和能力。这就要求文化精英具备深厚的理论修养与开阔的学术视野、敢于坚持真理的勇气和热情、真诚深切的人文关怀与精神追求,这样才能更好地感悟现实并服务于社会和百姓,才能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养,才能引领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也需要全社会的精英们共同努力。
- 于萍
- 关键词: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文化精英社会现实
-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中国梦的哲学基础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中国梦奠定了哲学基础。中国梦的构建、发展及实现分别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需要观、历史观和实践观为其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梦又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中国梦的构建、发展及实现都奠定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中国梦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运用和当代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
- 于萍吴永华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梦历史观实践观
- 基本需要的神话与使用价值拜物教——评鲍德里亚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础概念的批判被引量:2
- 2018年
- 鲍德里亚在分析消费社会,提出需要体系与消费力的基础上,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础概念之需要与使用价值都提出了批判。他指出,需要的自然化与使用价值的拜物教性质使马克思非但没有走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并且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理论支撑。但是,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的批判是对马克思的曲解和误读。鲍德里亚并未看出马克思的需要概念是对古典经济学的超越,也未理解马克思的使用价值概念的历史性,而把它们当做了一般性的抽象概念。以鲍德里亚为代表的后现代理论放弃了对社会根本决定因素的批判和论证,并没有超越马克思。
- 于萍
- 关键词:鲍德里亚
- 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意义探寻——对共产主义的一种解读被引量:4
- 2011年
- 长期以来,共产主义的真实涵义一直被遮蔽,以至于人们对共产主义存在着种种误解。笔者认为共产主义的真正内涵就是人的解放,人的解放才是共产主义学说的理论核心,才是马克思所真正追求的目标。人的解放主要指生产力的解放、社会关系的解放、自由个性的解放和日常生活的解放。在今天重提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仍具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于萍
- 关键词: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