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3篇疗效
  • 3篇PICC
  • 2篇医护
  • 2篇医护一体化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尿管
  • 2篇尿量
  • 2篇抢救
  • 2篇准确率
  • 2篇临床疗效
  • 2篇留取
  • 2篇留置
  • 2篇留置尿管
  • 2篇留置尿管患者
  • 2篇护士
  • 2篇肝炎
  • 2篇QCC
  • 2篇病毒

机构

  • 10篇揭阳市人民医...
  • 7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17篇黄秀娜
  • 4篇曾雅燕
  • 3篇钟少龙
  • 2篇冯晓薇
  • 2篇陈梦云
  • 2篇黄小玲
  • 2篇陆素香
  • 1篇许金微
  • 1篇郑武定
  • 1篇林春平
  • 1篇冯晓梅
  • 1篇陈锦霞
  • 1篇廖燕琼
  • 1篇陈五波
  • 1篇陈曙光
  • 1篇黄晓云
  • 1篇何秀
  • 1篇钟玲玲

传媒

  • 4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广东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现代医院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自我管理理论的协同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的应用
2024年
该研究旨在应用基于自我管理理论的协同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并分析其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11月至2022年6月期间选取80名肿瘤内科接受静脉化疗的患者。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和观察组(基于自我管理理论的协同护理健康教育)。结果 出院前、1个月后和3个月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 基于自我管理理论的协同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对肿瘤PICC置管患者在化疗间歇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作用。
黄秀娜陈春燕许雪华曾雅燕林春平
关键词:PICC健康教育协同护理模式
碘伏湿敷联合银离子藻酸盐对PICC穿刺点感染患者的疗效被引量:2
2019年
总结了本院PICC导管门诊中26名患者在PICC管使用过程中发生穿刺点感染的处理效果。主要包括患者PICC穿刺点感染的评估、处理方法、疗效观察以及效果评价。认为使用0.5%碘伏湿敷联合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应用于PICC穿刺点感染,其效果显著。
黄秀娜陈春燕
关键词:PICC穿刺点感染碘伏
急诊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对策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急诊科常见的职业暴露因素及职业防护中存在的问题,减少护士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分析急诊科常见职业暴露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使职业暴露的发生得到有效的控制。结果:多种因素可造成急诊科的健康危害,护士防护意识相对淡薄,管理者不够重视护士职业暴露与防护。结论:应加强管理,减少生物、物理、化学危害因素,强化护士职业防护意识,进一步完善护士职业暴露防护措施,预防和减少职业暴露感染的发生,保证职业安全。
何秀黄秀娜
关键词:急诊护士防护对策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提高肿瘤科护士核心能力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培养肿瘤科护士核心能力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化疗一科17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12月对肿瘤科护士核心能力、医护满意度进行前期调研。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并于2019年12月再次进行调研。对比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肿瘤科护士核心能力、医护满意度。结果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实施后,肿瘤科护士核心能力从(246.18±5.33)分提升至(257.94±3.33)分,医护满意度分别从(13.50±0.85)分、(16.76±2.11)分提升至(16.50±1.51)分、(20.71±1.3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能有效提升肿瘤科护士核心能力及医护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曾雅燕陈梦云蔡莹莹黄小玲陆素香黄秀娜
关键词:肿瘤科护士核心能力医护一体化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化疗患者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化疗患者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化疗一科行静脉化疗的20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1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PICC安全管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医护一体化PICC安全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首次化疗PICC置管率、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化疗置管率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是降低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首次化疗置管率和满意度的有效管理模式。
曾雅燕陈梦云黄小玲蔡莹莹陆素香黄秀娜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化疗中心静脉导管PICC
眼科术后俯卧位患者非术眼眼压升高的护理探讨
2016年
目的:探讨眼科术后俯卧位患者非术眼眼压升高的护理方法,为临床眼科术后护理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取150例眼科术后俯卧位非术眼眼压升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给予改进后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非术眼眼压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非术眼平均眼压为(13.9±2.7)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4±3.5)mm Hg;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49(65.33%),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70(93.33%),差异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护理方法,注重检查青光眼等危险因素,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可有效减轻非术眼眼压升高,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黄秀娜
关键词:眼科手术俯卧位眼压升高
揭阳地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揭阳地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艾滋病(AIDS)的临床特点、疗效及分析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国家免费AIDS抗病毒药物对42例符合治疗条件的AIDS患者给予HAART,观察患者接受HAART 1年的服药依从性、治疗前后机会性感染的发生情况、CD4+T淋巴细胞计数、患者的体重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分析HAART治疗AIDS的临床特点。结果 HAART治疗1年后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为16.67%,与治疗前的69.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使CD4+T淋巴细胞数量及体重增加。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消化系统反应23例(54.76%),骨髓抑制5例(11.90%),皮疹7例(16.67%),肝毒性7例(16.67%),但都处于可控范围。结论规范的HAART确为治疗AIDS的有效途径,适合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
钟少龙陈曙光陈五波黄秀娜许金微吴锐旋郑武定
关键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CD4+人免疫缺陷病毒
干扰素α1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α1b对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IFNα1b联合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在治疗结束后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肝功能改善和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但患者均能耐受。结论IFNα1b在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方面,对肝功能和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方面具有肯定的疗效,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钟少龙黄秀娜
关键词:干扰素Α1B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学指标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
2016年
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方法,为今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急诊治疗的胰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总结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及护理。结果:6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胰腺炎属于慢性病,对患者造成的影响较大,切实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可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稳定患者情绪,改善医护关系。
黄秀娜陈锦霞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护理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分析
2017年
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经抢救后,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66%,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有利于提高抢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黄晓云黄秀娜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