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敏周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栽培
  • 2篇茶树
  • 2篇茶园
  • 1篇丹桂
  • 1篇性状
  • 1篇叶面
  • 1篇叶面喷硒
  • 1篇生化成分
  • 1篇生理特性
  • 1篇适应性
  • 1篇主要性状
  • 1篇无公害茶
  • 1篇无公害茶园
  • 1篇良种
  • 1篇机械耕作
  • 1篇机械化
  • 1篇桂绿1号
  • 1篇含硒量
  • 1篇富硒
  • 1篇富硒茶

机构

  • 6篇广西桂林茶叶...

作者

  • 6篇黄敏周
  • 2篇谭少波
  • 2篇王小云
  • 1篇白先丽
  • 1篇苏孔武
  • 1篇陈佳
  • 1篇刘初生
  • 1篇龙启发
  • 1篇黄婷婷
  • 1篇庞月兰
  • 1篇杨春
  • 1篇韦柳花
  • 1篇王磊
  • 1篇蓝燕
  • 1篇谭敏
  • 1篇刘秋凤

传媒

  • 4篇大众科技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广西农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叶面喷硒对台茶12号所制红绿茶含硒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为探讨叶面喷硒对台茶12号茶树品种鲜叶制成红绿茶的硒含量及成茶品质的影响,通过在春秋茶季茶叶采摘前喷施不同浓度的有机态硒,考察喷施硒后茶叶中的硒含量,并对秋茶不同浓度处理的茶叶品质及生化成分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叶面喷硒20 d后能显著提高台茶12号茶叶的含硒量,且茶叶含硒量与喷施浓度存在极显著相关性。春茶期750-2100 g/hm2的用量处理绿茶茶样含硒量可达到0.344-1.111 mg/kg,其中1650 g/hm^2的处理一次喷施后2个月内制成干茶依然可以达到富硒茶标准;秋茶期750-3000 g/hm2的用量处理绿茶茶样含硒量可达到0.276-1.106 mg/kg;春茶对硒的利用能力高于秋茶。用相同喷施处理的鲜叶加工的红茶、绿茶含硒量无显著差异;秋茶各处理制成的绿茶和红茶的感官品质均以750 g/hm^2喷硒量的处理较优,此后随着喷硒量的加大,出现茶汤苦涩、香气下降等缺点。
王磊黄婷婷杨春庞月兰白先丽韦柳花黄敏周刘秋凤
关键词:叶面喷硒富硒茶
“丹桂”茶树在桂林地区的适应性栽培试验被引量:2
2015年
对丹桂茶树品种在广西桂林地区的区域栽培适应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丹桂在桂林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其移栽成率、生长势、产量、品质、抗性均高于ck,适宜在广西桂林及相似地区茶叶生产区推广。
王小云蓝燕谭少波黄敏周
关键词:丹桂适应性栽培
探讨广西茶园机械耕作的发展前景与困难被引量:2
2015年
文章探讨广西茶业劳动力的短缺和日趋成熟机械化耕作的现状,提出在今后迎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机械逐步替代人工作业时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粱月超刘初生黄敏周
关键词:茶园机械耕作
广西优质茶树花主要性状及品质分析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茶树花含有较多的营养成分和丰富的活性物质,对人体具有解毒、降脂、降糖、抗癌、滋补、养颜等功效,于2013年1月4日获国家批准为新资源食品。文章对广西优质茶树花主要性状及品质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开发茶树花资源提供理论参考。
谭少波王小云黄敏周于毓林
关键词:茶树花生理特性生化成分
国家级茶树良种“桂绿1号”茶园栽培关键技术被引量:2
2013年
"桂绿1号"国家级茶树良种具有发芽早、品质好、产量高、节间短、抗逆性强、适制性广的特点,对茶园进行有效的肥培管理,病虫无公害防治,适当的采摘,能更好地发挥该品种的优势。
谭敏黄敏周陈佳
关键词:桂绿1号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采摘技术
推进昭平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探析被引量:1
2019年
昭平县种茶历史已有近千年,茶叶种植面积从少到多,茶叶加工厂从小型到中、大型,加工机械从土灶土法到机械自动化、连续化,茶产业发展较快。但昭平县茶产业发展中存在茶企生产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欠佳;茶叶机械化程度不高,工效低等问题。采取组建营销公司,整合茶叶市场;狠抓产品质量,拓宽流通市场;加强茶园管理、茶叶加工机械化推广力度等措施,推进昭平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龙启发于艺文黄敏周唐宗军苏孔武
关键词:茶叶产业机械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