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兆惠
- 作品数:38 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两汉语法专题研究
- 西汉和东汉,共经历了400多年的历史,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而从语言史,尤其是语法史如何给二者定位,历来有不同的意见。本文属断代语法专题研究,利用西汉和东汉的详尽的共时和后时语料,对词缀、否定句中代...
- 魏兆惠
- 关键词:两汉语法
- 文献传递
- 《元刊杂剧三十种》的介词研究
- 该文对《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的介词进行穷尽式的统计和列举,首先按照语义标准将其中的五十余个介词分为九类:引进目的语(构成把字句);引进施事者(构成被动式);引进方位、处所和时间;引进原因和目的;引进工具、条件;引进比较、比...
- 魏兆惠
- 关键词:介词语法化
- 文献传递
- 汉语双音节副词后“地”的零形式化趋势及原因探析被引量:2
- 2014年
- 汉语中双音节副词后的"地"历来是羡余的。从近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地"出现频率在逐渐降低,零形式化的趋势也愈来愈明显。其原因是在双音节化作用之下,"地"经历了"词汇形式>副词>词缀/形尾>零形式"的语法化过程。
- 魏兆惠
- 关键词:双音节副词
- 早期汉语的“遭”类被动句——兼论“被”字句的胜出机制
- 2008年
- 早期汉语中"遭"类词在语义和语法特征上存在诸多相似性,"遭"类词作为被动标记的词汇来源也具有普遍语言学的意义。早期汉语中存在一组以"被"为代表的"遭"类被动句,但"被"和其他"遭"类词在发展上的不平衡,导致"被"胜出而成为后世汉语的强势被动表达法。
- 魏兆惠
- 关键词:被动句
- 汉语处置式中代词回指的普遍性、共性和差异性被引量:2
- 2012年
- 处置式中代词回指现象不仅仅在某一地方言或者几个方言中存在,而是普遍存在于多地方言中,甚至普通话中也有出现。各地方言及普通话中的此类处置式有着表示强烈处置特征的共性,但是在形式、代词的性质和作用、使用频率上也存在差异。
- 魏兆惠张玉翠
- 关键词:处置式代词回指
- 论古汉语词缀“头”被引量:13
- 2007年
- 对于古汉语中的词缀“头”的出现时间,学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大量的语料显示,在东汉文献,尤其是汉译佛经中已经有了严格意义上的词缀“头”。
- 魏兆惠郑东珍
- 关键词:词缀东汉
- 也谈"新闻"的词源
- 任何学术史的建立,都是从名物、概念的解释开始的,每一门学问的专门词汇都有必要搞清楚其历史渊源."新闻"一词的考源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新闻”在现代汉语中是名词,指报社、通讯社、广播台、电视台等报道的消息,或泛指社会上最近...
- 魏兆惠
- 关键词:现代汉语名词历史渊源
- 明清文人笔记所见北京方俗语三则——“嗓子”“老婆”和“臭豆腐”被引量:1
- 2020年
- 明清北京地区方俗语,可见于北京作者创作的戏曲小说、记录北京地区风土人情的笔记或地方志、境内域外学习北京话的教材等文献中。本文从《宛署杂记》《长安里语》《旧京琐记》三部文人笔记中选取“嗓子”“老婆”“臭豆腐”三个方俗语词,考证其源流以及词汇和文化意义。
- 魏兆惠华学诚
- 关键词:明清笔记
- “动量词出现于先秦”说质疑——兼论两汉时期的动量词被引量:2
- 2012年
- 关于动量词的出现时间历来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和唐代等几种不同的意见,但前人所举先秦的例证多可商榷。有确凿的文献证明,西汉时期已经有了动量词,两汉时期的动量词数量共计已有十几个之多。
- 魏兆惠冷月
- 关键词:动量词先秦两汉
- 早期西方传教士的汉语量词观被引量:2
- 2015年
- 量词是汉藏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法现象。中国古人对量词有零星的认识,但真正使用"量词"之术语同时将其独立成一类进行研究则迟至20世纪中期。早期西方来华传教士就敏锐地发现了汉语的这一特殊现象,并对数词和量词、量词和名词的关系及量词的分类和特性进行了探讨,诸多发现早于国内语法学界多年。西方传教士的量词观是汉语语法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 魏兆惠
- 关键词:西方传教士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