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洪博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再灌注
  • 5篇再灌注损伤
  • 5篇缺血
  • 5篇缺血再灌注
  • 5篇祖细胞
  • 5篇脑缺血
  • 5篇脑缺血再灌注
  • 5篇脑缺血再灌注...
  • 5篇内皮
  • 5篇内皮祖细胞
  • 5篇灌注
  • 4篇血内
  • 4篇灶性
  • 4篇外周
  • 4篇外周血
  • 4篇外周血内皮祖...
  • 4篇脑缺血再灌注...
  • 4篇局灶
  • 4篇局灶性
  • 2篇灶性脑缺血

机构

  • 5篇山东大学

作者

  • 5篇高洪博
  • 4篇王翠兰
  • 4篇荆静
  • 1篇王旭平
  • 1篇王旭平
  • 1篇刘春喜

传媒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王翠兰高洪博荆静王旭平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被引量:7
2010年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成年干细胞的一种,存在于成人骨髓和外周血中,参与血管生成和修复损伤内皮细胞的过程,被证实参与脑梗死发生后缺血部位新血管的生成。因此利用EPCs治疗脑梗死成为可能,但目前缺乏其改变情况及调控机制的研究。我们观察比较正常和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外周血EPCs数量,
高洪博王翠兰荆静刘春喜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祖细胞数量内皮祖细胞鼠外周血EPCS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其意义和机制
目的:   缺血性脑卒中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较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加,并且很多研究均证实糖尿病可加重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情及增加死亡率。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
高洪博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外周血内皮祖细胞BFGFENOS
文献传递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假手术组(5只)、CIR模型组(15只)、糖尿病模型组(5只)、糖尿病假手术组(5只)和糖尿病合并CIR组(15只)。由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线栓法制作CIR大鼠模型。各模型大鼠采用Longa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CIR模型组与糖尿病合并CIR组各取5只大鼠采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计算其脑梗死体积。用流式细胞仪计数各组大鼠外周血EPCs的数量。结果糖尿病合并CIR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2.8±1.0)分]明显高于CIR模型组[(1.5±0.3)分],且脑梗死体积[(464.1±169.3)mm3]明显大于CIR模型组[(101.3±57.4)mm3](均P<0.05)。各组中,CIR模型组大鼠外周血EPCs数量最多,糖尿病合并CIR组最少,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多于糖尿病模型组与糖尿病假手术组(均P<0.01)。结论 CIR大鼠外周血EPCs数量增加,有助于修复血管及保护受损脑组织;糖尿病大鼠外周血EPCs数量明显减少,且合并CIR后减少更甚。外周血EPCs数量的检测有助于CIR病情及预后的评估。
高洪博王翠兰荆静王旭平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内皮祖细胞流式细胞仪
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EPCs与VEGF、bFGF、eNOS水平变化及相关性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水平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脑梗死组、糖尿病组、糖尿病假手术组和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链脲佐菌素诱导制作糖尿病模型,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流式细胞仪测定EPCs数量,ELISA法测定VEGF、bFGF及eNOS的数量。结果脑梗组EPCs、VEGF、bFGF和eNOS数量较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增高(P<0.01),糖尿病脑梗组EPCs较糖尿病组下降(P<0.05),而VEGF、bFGF和eNOS数量则升高(P<0.05),EPCs与VEGF和bFGF数量变化有相关性(P<0.05),与eNOS数量变化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外周血EPCs与VEGF和bFGF水平变化存在相关性,它们可能共同影响着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些病理生理过程。这种变化及相关性对于估测脑梗死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荆静王翠兰高洪博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内皮祖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