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仕贤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8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江北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的镇静和节俭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的镇静和节俭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共计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使用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后给予丙泊酚麻醉诱导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40例通过静脉注射方式注射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进行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镇静治疗后效果和药物使用情况等。结果观察组Ramsay镇静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药物使用量整体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全麻可以有效提高镇静效果,减轻病患痛苦,同时可减少传统麻醉药品丙泊酚的给药量,有助于药物节俭。
- 刘娟谢力顾仕贤
- 关键词:全身麻醉
- 右美托咪定在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3
- 2020年
-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在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共纳入60例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其中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研究组给予罗哌卡因加右美托咪定泵注。比较两组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长、维持时长,在麻醉前(T1)、麻醉时(T2)、手术结束时(T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术后初次疼痛时间、镇痛维持时长、视觉模拟评分(VAS)、满意度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感觉、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长、维持时长均优于对照组(P<0.05)。T1时,两组MAP、HR、SpO2均无显著差异(P>0.05);T2、T3时,除SpO2之外,研究组MAP、HR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初次疼痛时间、镇痛维持时长、VAS、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13.33%,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运用于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下的上肢骨折手术中,能够稳定患者生命体征,防止应激反应产生,同时改善运动与感觉阻滞状况,促进术后疼痛快速消失,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刘娟王庆宝顾仕贤
- 关键词:超声臂丛神经阻滞
- 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辅助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上肢骨折手术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2
- 2019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辅助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上肢骨折手术中的疗效。方法 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上肢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辅助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给予地佐辛辅助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各时间点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Ramsay镇静评分、术后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各时间点的氧饱和度均较稳定,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围术期各时间点的血压、心率较稳定,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围术期血压、心率波动较大,差异显著(P<0.05)。神经阻滞前两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神经阻滞即刻、麻醉后10 min、手术开始后5 min、手术开始后30 min和手术结束时,实验组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P>0.05)。实验组术后VAS评分(1.6±0.5),对照组为(2.0±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镇静和镇痛效果。
- 孙梅顾仕贤王庆宝曾嵘毛菇郭荣春刘娟龚晓毅曹智陶秀婷
- 关键词:地佐辛臂丛神经阻滞超声上肢骨折
- 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对比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研究采用七氟烷及丙泊酚麻醉对行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80例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肺癌根治术治疗。将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40例患者采用七氟烷进行麻醉作为七氟烷组,另40例患者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作为丙泊酚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七氟烷组、丙泊酚组术前MMSE、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七氟烷组MMSE、SAS、SDS评分均优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根治术患者使用七氟烷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及心理状态影响较小,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龚晓毅顾仕贤方兆晶
- 关键词:七氟烷丙泊酚麻醉肺癌
- 蛛网膜下隙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手术患者术后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1-3]。尤其对于老年患者,POCD的发病率高、恢复慢。统计数据-[4-5]显示,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术后POCD的发病率是年轻患者的2-10倍,可能与老年患者中枢神经系统退化、血流动力学调控能力弱有关。老年患者发生POCD易导致关节功能恢复延迟、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 谢力顾仕贤毛菇
- 关键词:蛛网膜下隙麻醉骨科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 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时的气道和心血管反应的观察
- 2014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气道和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0例行胆囊切除术、ASA I^II级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Dex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25例。A组和B组于全身麻醉诱导时分别静脉泵注Dex和咪唑安定。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于入室时(T1)、拔管前(T2)、拔管后1min(T3)、拔管后15min(T4)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呛咳情况。结果:在T4时,A组患者SBP、DBP及HR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拔管期呛咳等级为I+II级的患者占该组患者的88%,明显高于B组(56%),P<0.05;A组中出现严重呛咳反应(III+IV级)的患者(12%)显著少于B组(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x可以减轻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时的气道和心血管反应。
- 毛菇谢力顾仕贤王庆宝常胜和
- 关键词:拔管气道反应心血管反应
- 自体血液回输在急诊出血病人中的应用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以国产自体血回输机回输自体血的临床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血液回输机对43例患者进行术中自体血回输,并在术前、术后24h进行血常规及凝血四项检查。结果43例患者自体血回输总量达54050ml,平均每例回输血量为(1257.98±740.72)ml。术后血小板有所下降(P<0.05),但凝血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国产自体3000P型血液回收机回输自体血,能有效减少术中血液的丢失,降低输血的并发症,是一种简便、经济、实用、安全的节约用血方法,且对凝血功能影响不大。
- 邓友明常胜和顾仕贤张向红吴晔
- 关键词:血液保护血液回收凝血功能
- 术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术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6例需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术前给予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对比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镇静评分及术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的差异。结果在手术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均保持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SBP、DBP、HR在手术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各指标较术前均有所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维持腹腔镜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在术后发挥良好的镇静效果,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 谢力顾仕贤
- 关键词:腔镜手术血流动力学
- 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按麻醉方式将患者均分为全凭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组(全凭组)和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组(静吸组)。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观察两组患者MMSE评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及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术前及术后8h,两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32h,全凭组MMSE评分高于静吸组(P<0.05),全凭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静吸组(P<0.05)。全凭组认知功能恢复时间短于静吸组[(15.3±2.1)d vs.(18.5±1.5)d](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小,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认知功能恢复所需时间较短。
- 郭荣春谢力顾仕贤王庆宝常胜和
- 关键词:全凭静脉麻醉静吸复合麻醉
- 单侧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80岁以上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单侧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80以上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年龄80岁以上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单侧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感觉阻滞时间、麻黄碱使用率、健侧运动恢复的时间及术后头痛、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并发症和术后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并存疾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麻黄碱使用率16.7%(5/30)稍低于对照组33.3%(10/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侧麻醉维持时间(92.50±7.40)min长于对照组的(83.17±6.76)min(P<0.05)。术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血流动力学改变事件,但观察组血流动力变化较小(P<0.05),两组术后均未见头痛、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并发症,术后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单侧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是一种更适合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方法。
- 邓友明殷国平张维峰毛菇王庆宝顾仕贤
- 关键词:单侧腰椎麻醉硬膜外麻醉髋关节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