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斐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土壤
  • 4篇铜尾矿
  • 4篇尾矿
  • 3篇复垦
  • 3篇复垦地
  • 2篇土壤动物
  • 2篇土壤线虫
  • 2篇蚯蚓活动
  • 2篇线虫
  • 2篇矿化速率
  • 2篇碱解
  • 2篇碱解氮
  • 1篇氮素
  • 1篇氮素矿化
  • 1篇动物群落
  • 1篇养分
  • 1篇营养类群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类型
  • 1篇生态恢复

机构

  • 6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韩斐
  • 6篇朱永恒
  • 6篇张衡
  • 2篇高婷婷
  • 1篇张平究
  • 1篇李克中
  • 1篇陆林

传媒

  • 2篇绿色科技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蚯蚓活动对铜尾矿废弃地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蚯蚓活动对铜尾矿废弃地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期为利用土壤动物进行铜尾矿生态恢复提供参考。[方法]在室内恒温(20℃)条件下培养1个月,共设置8种处理进行试验。[结果](1)接种蚯蚓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强弱顺序依次为:有效磷>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且随着蚯蚓密度的增加土壤养分的含量呈上升趋势;(2)添加秸秆后接种蚯蚓对铜尾矿废弃地土壤养分的影响强弱顺序依次为:有效磷>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且随着蚯蚓密度的增加土壤养分的含量呈上升趋势;(3)接种蚯蚓且添加秸秆比仅接种蚯蚓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大,且影响速度表现为: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有机质。[结论]蚯蚓对铜尾矿废弃地土壤养分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蚯蚓密度越大影响作用越强。
张衡朱永恒韩斐
关键词:蚯蚓土壤养分
铜尾矿自然废弃地土壤动物的迁居与恢复被引量:5
2013年
土壤动物在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铜尾矿区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变化规律,采用样带法和陷阱法对安徽铜陵市杨山冲铜尾矿自然废弃地及其外围林地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样带法共获得土壤动物1 466只,隶属5门9纲,共计23个类群,优势类群为蜱螨目、弹尾目和线虫纲,常见类群为双翅目幼虫、寡毛纲、膜翅目、鞘翅目幼虫、鞘翅目、猛水蚤目和蜘蛛目;陷阱法共获得土壤动物384只,主要有弹尾目、膜翅目、蜘蛛目和寡毛纲等12个类群.自铜尾矿自然废弃地中心到外围林地,土壤动物多度、丰富度、DG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呈递增趋势;与外围林地距离越大,与外围林地群落相似性系数越小,表聚性越明显.地表土壤动物从外围林地迁入铜尾矿自然废弃地的多度和丰富度随间隔距离的增加而不断减少,其中多度随调查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上述结果表明,铜尾矿自然废弃地及其外围林地土壤动物群落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渐变性,这为外围林地土壤动物迁入铜尾矿自然废弃地定居提供了证据.
朱永恒张平究张衡韩斐陆林
关键词:尾矿废弃地铜污染土壤动物
不同植物群丛下铜尾矿复垦地土壤线虫的分布特征被引量:5
2015年
对铜陵市凤凰山铜尾矿复垦地禾本科(矛叶荩草AL、白茅IC)和豆科(野豌豆GS)等3类典型植物群丛及外围对照禾本科(毛马唐)植物群丛下的土壤线虫群落进行调查.共分离得到1277条土壤线虫,隶属于51属,平均密度590条·100 g-1干土.采用多样性指数和土壤食物网结构指数等分析铜尾矿复垦地土壤线虫群落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铜尾矿复垦地3类植物群丛下土壤线虫群落的类群总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明显小于毛马唐对照组.对比铜尾矿复垦地和邻近自然栖息地不同植物群丛下的土壤线虫群落生态指数,发现野豌豆群丛下土壤食物网结构较成熟,土壤有机质分解以细菌分解通道为主;生态系统较不稳定,低度干扰;表明该豆科植物群丛下的土壤食物网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从而提高铜尾矿复垦地的生态稳定性.白茅与矛叶荩草群丛下土壤食物网处于结构化状态,土壤有机质分解以真菌分解通道为主;生态系统较稳定,无干扰;表明禾本科植物群丛下的土壤食物网处于较低层次的发展状态.
朱永恒李克中张衡韩斐周举花高婷婷
关键词:植被类型营养类群生态恢复
接种线虫对复垦铜尾矿地碱解氮及氮素矿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在室内恒温(20℃)控制性培养1个月和2个月后,研究了土壤线虫活动对铜尾矿复垦地土壤碱解氮以及氮素矿化的影响。实验分别设置荩草、小飞蓬和茅草3种优势植被土下的3个处理:1不接种线虫的对照处理(-Nem);2培养盆内接种125条线虫处理(+125Nem);3培养盆内接种250条线虫处理(+250Nem),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是1个月还是2个月为周期的室内培养,在以铜尾矿复垦地土壤为供试土壤中接种线虫处理(+125Nem,+250Nem)的土壤碱解氮含量较相应的对照处理(-Nem)有显著性提高(p<0.01)。荩草优势植被土下接种线虫(+125Nem,+250Nem)1个月周期内碱解氮含量分别是对照处理(-Nem)的4.05倍和5.72倍,2个月周期内分别是5.58倍和7.04倍;小飞蓬优势植被土下接种线虫(+125Nem,+250Nem)1个月周期内碱解氮含量分别是对照处理(-Nem)的3.01倍和4.31倍,2个月周期内分别是4.07倍和5.67倍;茅草优势植被土下接种线虫(+125Nem,+250Nem)1个月周期内碱解氮含量分别是对照处理(-Nem)的2.07倍和2.96倍,2个月周期内分别是2.90倍和3.93倍。通过相关数据计算这两个周期内土壤的氮素矿化速率发现,接种线虫后(+125Nem,+250Nem),土壤的氮素矿化速率显著高于(p<0.01)相对应的不接种线虫对照处理(-Nem),并且在2个月培养期内接种250条线虫处理(+250Nem)条件下达到最高值。
韩斐张衡朱永恒
关键词:土壤线虫碱解氮
蚯蚓活动对铜尾矿复垦地土壤氮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在室内恒温(20℃)培养1个月后,研究了蚯蚓活动对铜尾矿复垦地土壤碱解氮和全氮的影响。实验分别设置荩草和小飞蓬2种植被土的4种处理:①不接种蚯蚓、不添加秸秆的对照(S);②仅接种蚯蚓(E);③仅添加秸秆(O);④接种蚯蚓、添加秸秆(OE),各重复3个。试验结果显示:无论是否添加秸秆,在矿区复垦地接种蚯蚓(E,OE)可显著提高土壤中碱解氮的含量(p<0.05)。荩草接种蚯蚓(E)碱解氮含量是对照(S)的1.10倍,小飞蓬接种蚯蚓(E)碱解氮含量是对照(S)的1.06倍;在矿区复垦地接种蚯蚓(E,OE)可显著提高土壤中全氮的含量(p<0.05)。荩草接种蚯蚓(E)全氮含量是对照(S)的1.5倍,小飞蓬接种蚯蚓(E)全氮含量是对照(S)的1.04倍;接种蚯蚓后,各个处理的氮素矿化速率均为正值,并显著高于(p<0.05)原土样,蚯蚓活动在不同的植被下对土壤氮的影响不同。
张衡韩斐朱永恒
关键词:碱解氮矿化速率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田土地利用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为了解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农田土地利用方式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在吴江市设置3组样地161采样点,共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20906只,隶属于5门11纲14目21类。其中,线虫纲为优势类群,弹尾目、蜱螨目、猛水蚤目、轮虫纲和寡毛纲为常见类群。农田土地利用方式对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产生明显的影响,灌溉水田土壤动物密度分别是旱地与菜地的1.6倍以上,且差异显著,但3类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动物类群总数无显著差异。灌溉水田土壤动物多样性H′指数分别是旱地与菜地的0.42和0.46倍,且差异显著,但旱地和菜地无显著差异。皆为旱作的旱地与菜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间类群及其个体数量相似程度较高,而灌溉水田与旱地或灌溉水田与菜地间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相似程度较低。因此,农田土地利用方式和具体措施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有一定的影响。
朱永恒张衡韩斐周举花高婷婷
关键词:农田土地利用方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