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劲华

作品数:34 被引量:123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省义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益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病毒
  • 6篇疫情
  • 4篇登革病毒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基因
  • 4篇监测分析
  • 4篇病原
  • 4篇病原学
  • 3篇登革热
  • 3篇源性疾病
  • 3篇食源
  • 3篇食源性
  • 3篇食源性疾病
  • 3篇鼠疫
  • 3篇流感
  • 3篇抗体
  • 2篇耶尔森菌
  • 2篇疫情调查
  • 2篇原体

机构

  • 17篇义乌市疾病预...
  • 10篇浙江省义乌市...
  • 9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浙江省龙泉市...
  • 1篇浙江省温州市...

作者

  • 27篇陈劲华
  • 9篇骆淑英
  • 8篇陈步青
  • 7篇陈波
  • 5篇朱志宏
  • 4篇严菊英
  • 4篇陈文先
  • 3篇傅涛
  • 3篇贾建伟
  • 3篇石国祥
  • 2篇方晔
  • 2篇董选军
  • 2篇孙继民
  • 2篇宗素进
  • 1篇王欣莹
  • 1篇陈黎
  • 1篇张严峻
  • 1篇贾巧娟
  • 1篇林君芬
  • 1篇梅玲玲

传媒

  • 9篇中国卫生检验...
  • 5篇疾病监测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6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9年-2010年义乌市手足口病病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了解2009年-2010年浙江省义乌市手足口病(HFMD)的病原体型别及分布特征,为今后制定预防和控制HFMD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义乌市248例HFMD临床诊断病例标本进行EV、EV71和CoxA16RNA的检测。结果:共检出178例EV阳性病例,阳性率为71.77%;其中EV71阳性病例83例,CoxA16阳性病例66例,分别占EV阳性病例的46.63%、37.08%;5岁以下儿童EV感染占所有感染者的92.74%;2009年和2010年儿童EV71、CoxA16阳性率分别为17.86%、37.50%和38.05%、23.44%,结果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儿童EV、EV71和CoxA16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重症病例EV71阳性检出率为75.00%。结论:引起义乌市HFMD的主要病原体为EV71和CoxA16,其中2009年多数为CoxA16,其次为EV71,2010年多数为EV71、其次为CoxA16;5岁以下儿童是EV感染的高危人群;EV71是引起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
陈劲华翁正军陈步青朱列波陶静波
关键词: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A16型
鼠疫耶尔森菌和假结核耶尔森菌基因鉴别方法的建立及评价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建立鼠疫耶尔森菌和假结核耶尔森菌基因鉴别方法。方法依据鼠疫菌、假结核菌特有的基因组序列[“疫岛(PeI)”和“假岛(Psi)”],与已公布的12株鼠疫菌和4株假结核菌全基因序列进行比对,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对鼠疫菌、假结核菌和其他肠道细菌进行鉴定。结果用52株鼠疫菌、57株假结核菌和其他肠道菌株进行验证,结果显示,5对鼠疫菌的鉴定引物中,2对(PeI2和PeI11)仅在52株鼠疫菌中扩出目的条带,另3对引物(PeIl、PeI3和PeI12)除鼠疫菌外在部分假结核菌株中也扩出目的条带;5对假结核菌鉴定引物中,1对引物(Psi1)在52株鼠疫菌和57株假结核菌株中扩出目的条带,4对引物(Psi7、Psi16、Psi18和Psi19)仅在57株假结核菌株中均扩出目的条带,在鼠疫菌中未扩出目的条带。结论用鼠疫菌和假结核菌共有的Psil序列、鼠疫菌特有的PeI2和PeIll序列及假结核菌特有的Psi7、Psi16、Psi18和Psi19序列组成的基因鉴别方法,可以用于鼠疫菌和假结核菌的基因快速鉴别。
石国祥张政梅玲玲陈劲华梅盛华金大智张志凯王宇萌张孝和罗芸孙继民俞东征夏连续
关键词:鼠疫耶尔森菌假结核耶尔森菌基因
2006-2011年浙江省义乌市鼠疫血清学和病原学动态监测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对浙江省义乌市鼠疫历史疫源地宿主和媒介实施鼠疫血清学、病原学及分子生物学动态监测,为制定本地区的鼠疫防控策略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鼠疫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鼠疫菌分离培养,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鼠疫菌caf1和pla特异性基因。结果 2006-2011年,共采集鼠形动物血清4207份,IHA检测均呈阴性;动物脏器肝、脾标本各4592份,鼠体蚤115匹,未分离到鼠疫菌;鼠疫菌caf1和pla特异性基因检测931只鼠形动物脏器和115匹鼠体蚤标本结果均呈阴性。结论当前义乌市鼠疫历史疫源地未发现鼠间鼠疫疫情迹象。鼠疫监测工作应当进一步深入开展。
陈劲华石国祥翁正军朱志宏傅涛骆淑英
关键词:F1抗体鼠疫菌特异性基因
义乌市首例布鲁氏菌病临床特征和感染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陈劲华骆淑英翁正军何安庆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人兽共患传染病变态反应性病原微生物
2起群体性腹泻疫情调查
2006年
陈劲华
关键词:群体性腹泻疫情调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检测腹泻症状
2016年-2018年浙江省义乌市输入1型登革病毒分子溯源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对2016年-2018年义乌市输入1型登革热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与分子溯源分析。方法采集登革热病例急性期血清标本进行NS1抗原和核酸检测,用RT-PCR法扩增包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E)基因,测定核苷酸序列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6例登革热病例NS1抗原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6株毒株之间的E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6%~99.3%和98.8%~10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E基因序列均属于登革病毒1型的GⅠ亚型,与东南亚2003年-2016年分离病毒株亲缘关系最近。结论2016年-2018年义乌市输入登革病毒1型的亚型主要为GⅠ亚型,输入来源主要为东南亚国家。
陈波陈步青楼挺陈文先陈劲华严菊英
关键词:基因亚型
学校感染性腹泻疫情中诺如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学校感染性腹泻疫情中诺如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7年义乌地区的学校感染性腹泻疫情中的粪便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选取部分阳性标本对衣壳蛋白区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通过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确定诺如病毒的基因型别。结果 120份感染腹泻标本中检测到诺如病毒阳性45份,阳性率为37. 5%,选取的部分阳性菌株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均为GⅡ. 2型。结论诺如病毒是引起学校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重要病原菌之一,流行时间集中在2017年1月-3月,流行型别为GⅡ. 2型。
陈波翁正军陈莫娇陈步青陈文先陈劲华
关键词:诺如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腹泻
2007-2011年浙江省义乌市历史鼠疫疫源地宿主和媒介种群调查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通过对浙江省义乌市地区历史鼠疫疫源地宿主、媒介种群构成和密度调查,为制定鼠疫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夜笼法捕鼠,对鼠及蚤类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 2007-2011年共捕获鼠形动物3725只,啮齿目2科7属11种,食虫目1科1属1种。家栖鼠类主要为褐家鼠、黄胸鼠;野鼠类主要为黑腹绒鼠、黑线姬鼠。鼠密度为0.98%,其中室内为1.01%,室外为0.93%。染蚤鼠种主要为白腹巨鼠、小家鼠、褐家鼠和黄胸鼠。鼠体蚤以缓慢细蚤为优势种,占97.35%。鼠体染蚤率为0.82%,总蚤指数为0.019。结论褐家鼠和黑腹绒鼠是义乌市历史鼠疫疫源地室内、外的优势鼠种。宿主动物和媒介种群密度低,尚未发现印鼠客蚤,应继续开展鼠疫监测,及时发现异常动态。
陈劲华朱志宏傅涛骆淑英翁正军
关键词: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媒介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病原学及其相关疫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3年
随着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VZV感染性克隆技术成功突破,有效预防疫苗不断出现,并被证实其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水痘已成为一种可通过特异性免疫预防的疾病。本文将从VZV的基因组学结构、流行病学特点、水痘疫苗与带状疱疹疫苗研究应用进展等方面进行阐述,为疾病一级预防提供参考。
陶静波万斌斌陈劲华贾建伟成航楼灵巧骆淑英
关键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病原学疫苗
2009年浙江省义乌市登革热暴发疫情实验诊断和病原分子溯源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 对2009年浙江省义乌市发生疑似登革热暴发疫情进行实验诊断和病原分子溯源.方法 对40份疑似患者的血清样本同时进行登革病毒抗体、病毒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对分离毒株提取病毒核酸后用RT-PCR方法扩增E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同源性与进化分析.结果 40份血清样本中登革病毒IgM抗体阳性17份(42.5%),IgG抗体阳性4份(10.0%);核酸阳性34份(85.0%);分离到登革病毒3型(D3)28株(70.0%).选取13株D3分离株测序,E基因全长均为1479个核苷酸(nt),无插入或缺失突变,推导编码493个氨基酸(aa).13株浙江D3分离株之间E基因同源性为100.0%.浙江D3株与2004年沙特阿拉伯分离株(Sandi Arabia/2004)的同源性最高,nt和aa同源性分别为99.3%和100.0%;与原型株(D3/H87/1956)相比同源性分别为93.4%和97.4%;与1980年中国广西D3分离株在该区域的同源性分别为93.6%和97.4%.E基因进化树显示浙江D3分离株在GⅢ进化支上,与浙江株亲缘关系最近的毒株为沙特阿拉伯株,均在同一进化支上.结论 引起2009年浙江省义乌市登革热暴发疫情的病原是登革3型GⅢ亚型,该病毒最有可能来源于沙特阿拉伯.
严菊英张严峻茅海燕林君芬陈劲华凌峰王欣莹卢亦愚
关键词:疾病暴发流行登革热病毒免疫表型分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