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立群

作品数:50 被引量:10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机械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核科学技术
  • 21篇理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22篇托卡马克
  • 14篇等离子体
  • 9篇逃逸电子
  • 7篇HT-7
  • 6篇软X射线
  • 6篇托卡马克等离...
  • 6篇EAST
  • 5篇低杂波
  • 5篇中性束
  • 4篇低杂波电流驱...
  • 4篇电磁
  • 4篇电流驱动
  • 4篇硬X射线
  • 4篇HT-7托卡...
  • 3篇电子温度
  • 3篇信号
  • 3篇束流
  • 3篇探测器
  • 3篇逃逸
  • 3篇强流

机构

  • 50篇中国科学院等...
  • 7篇中国科学技术...
  • 5篇东华大学
  • 5篇合肥工业大学
  • 3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

  • 50篇胡立群
  • 15篇林士耀
  • 12篇卢洪伟
  • 11篇段艳敏
  • 8篇周瑞杰
  • 7篇钟国强
  • 6篇许平
  • 6篇陈开云
  • 6篇张继宗
  • 5篇毛松涛
  • 4篇钟方川
  • 4篇查学军
  • 4篇赵金龙
  • 4篇徐立清
  • 3篇马天鹏
  • 3篇黄娟
  • 3篇胡纯栋
  • 3篇吴振伟
  • 3篇张胜
  • 2篇江勇

传媒

  • 8篇物理学报
  • 7篇核技术
  • 5篇核聚变与等离...
  • 5篇强激光与粒子...
  • 5篇原子能科学技...
  • 5篇真空与低温
  • 5篇核电子学与探...
  • 2篇低温工程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电力电容器
  • 1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真空
  • 1篇计算物理
  • 1篇真空科学与技...
  • 1篇机械工程与自...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7篇1996
  • 2篇1995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NB引出束流功率及剖面分布测量被引量:8
2005年
利用束流截止板热量计原理,测量了诊断中性束(DNB)注入托卡马克的束流功率及束流剖面分布。基于热量截止板上正交分布的13只K型热电偶探针测量出DNB引出束流,在加速极电源49 kV,6 A,100 ms的脉冲放电时,采样铜靶上的最高温升为14℃,从而计算出注入束流功率达到160 kW并得到束剖面分布。同时通过对热量截止板冷却循环水温升测量值在时间上的积分数值计算,也获得了注入束流总功率,为130 kW。分析了两种测量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惯性束截止板热量计方法是测量粒子束流功率及剖面分布的有效手段。
刘智民谢俊刘胜宋士花韩筱璞李军胡纯栋胡立群
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欧姆放电逃逸电子行为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电子发生逃逸在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是较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在等离子体破裂阶段,会产生大量的逃逸电子。本工作利用硬X射线监测系统,并结合其它相关诊断系统研究世界上第1个运行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在欧姆放电的不同阶段逃逸电子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欧姆放电起始阶段,逃逸电子的初级产生过程占主导地位。随着放电的进行,逃逸电子的次级雪崩过程逐渐增长,在放电后期一直到等离子体破裂阶段,雪崩过程将占据主导地位。等离子体破裂后,因存在较高的环电压而产生了高能逃逸电子拖尾。
卢洪伟胡立群江勇林士耀陈开云段艳敏许平
关键词:逃逸电子硬X射线
EAST装置固有杂质驱动蛇形振荡行为研究
2016年
利用多阵列高时空分辨的软X射线阵列成像系统对EAST芯部固有杂质驱动的蛇形振荡进行时间动态演化和空间结构反演研究,研究了实验上发现的两种时空行为明显不同的两类蛇形振荡,一类具有字母V或W形状的动态频谱,空间上为理想近圆状热芯结构;另外一类蛇形振荡和锯齿崩塌共存,振荡的频谱呈现手掌状,空间上为很大的电阻性月牙形磁岛结构。结果表明,锯齿共存的蛇形振荡的饱和径向扰动位移通常比无锯齿的蛇形振荡大,并且会触发边界的新经典撕裂模。
马天鹏徐立清胡立群
关键词:锯齿振荡
中性束诊断电源系统及束流引出实验研究
2006年
HT-7中性束诊断电源系统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由PLC、工控机、逻辑控制和定时单元等组成。对起弧、束流引出等实验进行了研究。在多种参数下,通过调节弧压、进气量等观察了其对弧流的影响。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在高压35kV、弧流80A的情况下,束电流可以达到3.6A,引出的中性束流功率可以稳定地达到50kW以上。
张健刘保华胡立群杜少武HT-7DNB组
关键词:中性束诊断电源系统HT-7
软X射线诊断冷却测试平台设计
2017年
软X射线物理诊断普遍应用于托卡马克聚变装置。在实验时,上限温度仅为75℃的软X射线诊断探测器将处于250℃的环境温度中,因此冷却系统不可或缺。本文分析了软X射线诊断探测器在运行时将受到的热负荷功率,并依据计算结果及实验时的冷却条件,创造性的设计了采用水、氦气混合制冷方式的冷却测试平台。所进行的测试结果表明,平台运行稳定,不仅能够很好的满足软X射线诊断的冷却需求,同时也为其它聚变诊断冷却系统的设计提供借鉴。
张斌陈晔斌胡立群李实张胜赵金龙
关键词:托卡马克探测器
HT-7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密度调制实验中的逃逸电子行为
2012年
在HT-7托卡马克的等离子体密度调制实验中,通过对欧姆和低杂波电流驱动两种放电条件下等离子体逃逸电子辐射行为的研究,验证了非准稳态等离子体中逃逸电子的产生机制,研究了欧姆和低杂波电流驱动两种放电条件下的大量充气对等离子体整体约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放电过程中额外的大量工作气体的充入使等离子体偏离了准稳态,逃逸电子初级产生机制和次级产生机制准稳态的假设条件被打破,这时候需要利用非准稳态条件下修正后的逃逸电子归一化阈值速度来解释逃逸电子的辐射行为;同时也发现放电过程中额外的大量工作气体的充入将使等离子体的整体约束性能变差。
卢洪伟查学军钟方川胡立群周瑞杰
关键词:托卡马克逃逸电子
HT-7托卡马克等离子体slide-away放电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在HT-7托卡马克上,只在等离子体放电击穿阶段充气,击穿后关闭充气阀门,让装置内真空室器壁的出气维持放电的进行,通过密度衰减实现了slide-away放电.实验分析了不同等离子体电流平台下的slide-away放电模式的密度阈值,以及相同充气量的条件下放电等离子体电流对实现slide-away放电的影响.研究了slide-away放电模式下密度提升对等离子体放电状态的影响.结果发现,slide-away放电模式下的密度提升使得Ha线辐射强度增强,等离子体中超热电子的约束性能变差,等离子体芯部的超热电子减少,高能逃逸电子厚靶轫致辐射增加.
卢洪伟胡立群林士耀钟国强周瑞杰张继宗
关键词:托卡马克等离子体逃逸电子
HT-7电子加热实验的软X射线能谱诊断被引量:1
2008年
介绍了HT-7装置上软X射线能谱诊断系统,用软X射线能谱对HT-7托卡马克上电子温度进行了测量。在离子伯恩斯坦波和低杂波协同实验中,观察到了对等离子体的较好的加热效果。
许平林士耀胡立群段艳敏石跃江HT-7物理实验组
关键词:电子温度
ITER软X射线相机冷却实验监控系统被引量:2
2017年
作为ITER重要的物理诊断之一,软X射线相机在装置烘烤时将面临高达250℃的环境温度。因此,冷却上限温度仅为75℃的相机探测器至关重要。为了验证冷却效果,所进行的冷却实验采用基于EPICS的监控系统管理实验过程及结果,实现了数据采集、存储、检索以及设备控制等功能,本设计创新之处在于高效的将所有采集控制算法通过EPICS集中实现。本文对监控系统的功能需求、监控参数、硬件及软件设计和测试结果进行了详细描述。结果表明,监控系统运行稳定,不仅为软X射线相机冷却实验提供可靠支撑,也为EPICS在监控系统中的推广提供借鉴。
张斌陈晔斌胡立群李实张胜赵金龙
关键词:ITEREPICS监控系统
间热式大面积六硼化镧中空阴极被引量:3
1996年
介绍了适用于强流离子源的间热式大面积六硼化镧(LaB_6)中空阴极。在15cm双潘宁离子源上放电特性研究表明,该阴极性能良好,能可靠工作。使用过程中多次暴露于大气中,发射性能并未变坏,加热功率为1.45kw时,LaB_6发射电流密度为20A/cm2,放电电流400A,脉冲宽度30ms,放电波形重复性很好。使用100h后,发射体尺寸无明显变化。
胡立群王守国
关键词:强流离子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