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卫民

作品数:59 被引量:127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十堰市科技攻关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1篇细胞
  • 11篇肺癌
  • 9篇小细胞
  • 9篇非小细胞
  • 8篇视网膜
  • 8篇网膜
  • 7篇氧合
  • 7篇氧合酶
  • 7篇手术
  • 7篇细胞肺癌
  • 7篇小细胞肺癌
  • 7篇非小细胞肺癌
  • 6篇凋亡
  • 6篇动脉
  • 6篇血红素氧合酶
  • 6篇腔内
  • 6篇主动脉
  • 6篇金樱子
  • 5篇心肌
  • 5篇血管

机构

  • 22篇湖北医药学院
  • 20篇十堰市太和医...
  • 17篇湖北医药学院...
  • 6篇十堰市人民医...
  • 3篇十堰市太和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锦州医科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59篇罗卫民
  • 25篇郭家龙
  • 23篇罗湘玉
  • 19篇刘越峰
  • 19篇林称意
  • 11篇钟晓东
  • 11篇张军
  • 9篇张军
  • 8篇张勇
  • 6篇原野
  • 6篇张军
  • 5篇程栋梁
  • 5篇刘华
  • 4篇张群献
  • 4篇季艳梅
  • 3篇原野
  • 3篇郑雪松
  • 3篇程栋梁
  • 3篇刘涛
  • 3篇左金梅

传媒

  • 5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国生化药物...
  • 3篇眼科新进展
  • 3篇海南医学
  • 3篇临床肺科杂志
  • 3篇湖北医药学院...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血管与腔内血...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心脏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0篇2017
  • 13篇2016
  • 5篇2015
  • 11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术中食管镜辅助的胸腔镜下微小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被引量:4
2017年
食管黏膜下肿瘤在整个食管肿瘤中不到1%,作为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一种,食管平滑肌瘤是最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约占后者的80%[1].随着临床上超声胃镜检测技术的普及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无症状的微小食管平滑肌瘤得以检出并进行治疗.近年来,胸腔镜外科技术已成功用于食管平滑肌瘤的摘除手术,然而,对于一些微小的(直径<1.5 cm)食管平滑肌瘤,由于胸腔镜下不易定位,可对手术造成一定难度,有时甚至因此而中转开胸[2].如何便于术中对微小食管平滑肌瘤的定位成为主刀医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我科自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采用食管镜辅助的全腔镜下微小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手术12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季艳梅林称意罗湘玉罗卫民原野刘涛郭家龙
关键词:胸腔镜食管镜食管黏膜下肿瘤食管良性肿瘤摘除手术食管肿瘤
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肾功能不全患者连续性肾替代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术后发生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术后合并肾功能不全,术后行床旁CRRT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CRRT治疗方法和效果。其中10例为主动脉二尖瓣联合瓣膜病变患者,1例为主动脉瓣膜病变患者,其余为二尖瓣合并三尖瓣瓣膜病变患者。术前心功能评估为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Ⅲ~Ⅳ级,手术前后监测肾功能和尿量,术后行床旁CRRT的治疗,监测肾功能。结果除1例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外,其余均治愈,最短5d,最长1个月肾功能恢复。结论重症心脏瓣膜术后肾功能不全患者,尽早行CRRT,效果好,恢复快。
李谦平张军罗卫民原野程栋梁曾敏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连续性肾替代
BJO对EC109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鸦胆子油乳对食管癌EC10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利用MTT法检测食管癌EC109细胞增殖,应用流式细胞术和Hoechest33342法测细胞凋亡。结果:鸦胆子油乳对管癌EC109细胞增殖和凋亡具有作用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作用。结论:鸦胆子可通过对细胞的形态,对细胞周期、对凋亡基因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罗卫民郭家龙刘华刘斌罗湘玉罗玲张军
关键词:鸦胆子油乳食管癌细胞细胞增殖和凋亡
miR-222通过靶向RB1促进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生长与侵袭被引量:3
2016年
背景与目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1(retinoblastoma 1,RB1)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且与细胞周期、分化、衰老、凋亡及生长抑制等调控密切相关。该研究旨在明确miR-222是否通过靶向RB1表达而促进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的生长与侵袭,进一步揭示miR-222促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miR-222(miR-222模拟物)+RB1-wt(野生型RB1的3’-非翻译区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miR-NC(无关序列对照)+RB1-wt、miR-222+RB1-mut(突变型RB1的3’-非翻译区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及miR-NC+RB1-mut共转染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Y79,并采用单光子检测荧光素酶活性。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RB1表达水平的改变。将miR-222与miR-NC、RB1(pc DNA3.1-RB1)与vector(pc DNA3.1)、miR-222+RB1及miR-NC+vector转染Y79细胞,MTS检测细胞生长增殖活性,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Y79细胞生长与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miR-NC+RB1-wt组比较,共转染miR-222+RB1-wt组的荧光素酶活性强度降低了约56.67%(P<0.05)。与miR-NC比较,miR-222组RB1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转染miR-222组细胞生长速度显著高于miR-NC组(P<0.05)。与pc DNA3.1组比,pc DNA3.1-RB1组可显著抑制Y79细胞的生长(P<0.05),而miR-222+pc DNA3.1-RB1组和miR-NC+pc DNA3.1组比较,细胞生长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miR-222组穿过基底膜的细胞数分别为(193±10),与对照组(144±11)比较能明显加快Y79细胞的穿膜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iR-NC+pc DNA3.1组和miR-222+pc DNA3.1-RB1组比较,穿过基底膜的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22通过靶向调控RB1表达而促进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的生长与侵袭。
刘越峰张勇钟晓东罗卫民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MIR-222RB1
金樱子对阿霉素心肌损伤大鼠的抗氧化和抗凋亡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RLM)对阿霉素(Doxorubicin,DOX)诱导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DOX模型组(15只)、RLM和DOX联合用药组(每个剂量组30只)。空白对照组仅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DOX模型组大鼠用DOX腹腔注射,使其累计剂量达15 mg/kg。联合用药组在DOX组基础上每千克体重分别用1,2和5 g RLM灌胃。处理结束后,测量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的含量,同时采用比色法测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yocardial lipid peroxide,MD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及caspase-3的含量。结果 DOX能显著增高大鼠血清中AST,LDH,CK-MB和TC水平,5 g/L RLM处理能将血清中AST降至(6.73±0.18)U/L,LDH降至(251.34±33.08)U/L,CK-MB降至(53.62±4.45)U/L,TC降至(67.82±9.47)mg/dL,与DOX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OX也降低还原型GSH水平,能增加MDA,TNF-α及caspase-3的含量。而给予RLM处理后,每毫克组织中GSH水平增加至(1.06±0.11)mg/g,MDA降至(0.82±0.14)nmol/mg,TNF-α降至(3.49±0.05)pg/mg,caspase-3 OD值降至(0.83±0.02),与DOX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LM通过其抗氧化、抗炎症及抗凋亡机制发挥对DOX诱导的心肌毒性的保护作用。
罗卫民刘越峰罗湘玉张军
关键词:金樱子阿霉素氧化应激
circROBO1上调KLF5促进视网膜细胞瘤侵袭的机制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索circROBO1通过上调KLF5促进视网膜Y79细胞侵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RNase R酶消化及qRT-PCR实验检测环状RNA circROBO1在视网膜Y79细胞中的结构稳定性;分别提取视网膜Y79细胞的胞质及胞核RNA,进行circROBO1的亚细胞定位分析;采用siRNA沉默视网膜Y79细胞中circROBO1的表达,划痕实验、Transwell细胞侵袭与迁移实验检测circROBO1对Y79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CircInteractome及TargetScan在线软件分别预测circROBO1与下游miRNA及miRNA与下游靶基因KLF5的靶向结合位点,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两者之间的靶向调控关系。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siRNA沉默Y79细胞中circROBO1的表达后对KLF5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未经RNase R酶处理的对照组相比,circROBO1的相对表达量在RNase R酶处理后并无显著变化;而线性ROBO1的相对表达量在经RNase R酶处理后,则显著降低(t=16.18,P<0.05);circROBO1在细胞质中的含量显著高于细胞核(t=13.04, P<0.05);与转染si-control的对照组相比,si-circROBO1组视网膜Y79细胞的迁移率、Transwell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t=22.54,P<0.05);circROBO1可靶向吸附miR-885-5p、miR-885-5p与KLF5之间存在靶向结合位点(t=11.39,P<0.05);与si-control组相比,si-circROBO1组的KLF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t=17.26,P<0.05)。结论:circROBO1通过上调KLF5促进视网膜Y79细胞瘤侵袭。
刘越峰张志伟李欣罗卫民
金樱子诱导HO-1表达对高糖条件下LECs活性氧产生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RLM)对高糖条件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和线粒体膜电位(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变化的影响,同时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LECs系SRA01/04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高糖组、RLM处理组(高糖+2.5、5.0、10.0 g/L RLM)、HO-1沉默组(高糖+HO-1沉默+RLM 10.0 g/L),用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中ROS,罗丹明123染色检测MMP,Western blot检测HO-1表达。结果:⑴高糖组LECs细胞ROS产生较对照组增加,RLM处理后ROS的产生量随着RLM浓度的增高而减少(P均<0.01),RLM浓度为10.0 g/L时,ROS含量接近对照组(P>0.05);⑵高糖组MMP水平低于对照组水平(P<0.01),RLM处理后MMP水平较高糖组升高,至10.0 g/L时MMP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⑶与高糖组比较,RLM组HO-1表达增加,而干扰HO-1表达后,相对于10.0 g/L RLM组,干扰组ROS产生增加,MMP水平降低(P均<0.05)。结论:RLM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糖诱导的人LECs中ROS产生及MMP改变,该过程可能与其诱导HO-1的表达有关。
刘越峰罗卫民
关键词:金樱子血红素氧合酶-1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
一种医用标识装置
一种医用标识装置,包括底座和遮蔽盖,在底座和遮蔽盖之间设有标识盘,标识盘能绕于遮蔽盖的中心处旋转,遮蔽盖上设有观察窗口;标识盘的一侧边缘处向外延伸有指柄,标识盘的正面上设有多个等圆心角分布的标识区,标识盘的背面上对应于标...
罗湘玉夏勇罗卫民原野左金梅
105例不同分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治疗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105例不同分型主动脉壁内血肿(IMH)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01月至2017年05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105例IMH的患者,分为Stanford A型壁内血肿22例,Stanford B型壁内血肿83例。统计并比较Stanford A和B型壁内血肿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方式。随访期间结合其手术类型的不同,重点观察了解支架修复患者的支架形态、位置、溃疡突起封闭情况、是否有内漏、血肿吸收程度、主动脉重塑情况。结果22例Stanford A型壁内血肿患者均选择急性期外科手术治疗;83例Stanford B型壁内血肿患者中,57例患者气管插管静脉麻醉下行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TEVAR)。Stanford A型壁内血肿患者年龄和甘油三酯低于Stanford B型壁内血肿患者;升主动脉直径和D-二聚体高于Stanford B型壁内血肿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例Stanford A型壁内血肿患者手术成功率95.5%,死亡1例;57例Stanford B型壁内血肿患者手术成功率100%;26例Stanford B型壁内血肿患者保守治疗院内死亡1例。103例患者总体生存率为95.2%;Stanford A型壁内血肿患者随访期间无死亡及术后严重并发症;Stanford B型壁内血肿保守治疗患者中1例死亡;4例进展为StanfordB型夹层入院行TEVAR术。所有TEVAR术后支架无移位,无近远端新发夹层,无内漏,主动脉无扩张。结论IMH是一种相对危重而特殊的主动脉疾病,根据疾病分型、临床合并症和高危因素等选择不同治疗方法,早期明确诊断和早期选择个体化干预方案,以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刘华张军刘斌林称意罗卫民程栋梁刘涛梁晓燕郭家龙
关键词:主动脉壁内血肿外科治疗腔内修复
胸部术后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对胸部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42例胸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实行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比较2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率、护理质量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焦虑抑郁程度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护理质量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疼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消除或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刘云罗卫民
关键词:胸部手术综合护理干预研究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