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越峰

作品数:26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十堰市太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十堰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细胞
  • 8篇视网膜
  • 8篇网膜
  • 7篇金樱子
  • 6篇氧合
  • 6篇氧合酶
  • 5篇血红素氧合酶
  • 5篇血红素氧合酶...
  • 5篇上皮
  • 4篇凋亡
  • 4篇心肌
  • 4篇色素上皮
  • 4篇上皮细胞
  • 4篇视网膜母细胞
  • 4篇视网膜母细胞...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糖尿病性
  • 4篇糖尿病性白内...
  • 4篇内障

机构

  • 17篇湖北医药学院
  • 7篇十堰市人民医...
  • 7篇十堰市太和医...
  • 2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南华大学
  • 1篇黄冈市中心医...

作者

  • 26篇刘越峰
  • 19篇罗卫民
  • 12篇钟晓东
  • 8篇张勇
  • 7篇罗湘玉
  • 4篇孙荣
  • 4篇张军
  • 3篇冯敏
  • 3篇余锦强
  • 3篇林称意
  • 3篇郭家龙
  • 3篇周霞
  • 3篇吕海燕
  • 2篇汤咏梅
  • 2篇涂萍萍
  • 2篇潘桂萍
  • 2篇谭业双
  • 2篇王莹
  • 2篇李凌
  • 2篇李玉霞

传媒

  • 3篇眼科新进展
  • 2篇山东医药
  • 2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4篇2017
  • 8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R-222通过靶向RB1促进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生长与侵袭被引量:3
2016年
背景与目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1(retinoblastoma 1,RB1)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且与细胞周期、分化、衰老、凋亡及生长抑制等调控密切相关。该研究旨在明确miR-222是否通过靶向RB1表达而促进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的生长与侵袭,进一步揭示miR-222促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miR-222(miR-222模拟物)+RB1-wt(野生型RB1的3’-非翻译区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miR-NC(无关序列对照)+RB1-wt、miR-222+RB1-mut(突变型RB1的3’-非翻译区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及miR-NC+RB1-mut共转染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Y79,并采用单光子检测荧光素酶活性。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RB1表达水平的改变。将miR-222与miR-NC、RB1(pc DNA3.1-RB1)与vector(pc DNA3.1)、miR-222+RB1及miR-NC+vector转染Y79细胞,MTS检测细胞生长增殖活性,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Y79细胞生长与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miR-NC+RB1-wt组比较,共转染miR-222+RB1-wt组的荧光素酶活性强度降低了约56.67%(P<0.05)。与miR-NC比较,miR-222组RB1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转染miR-222组细胞生长速度显著高于miR-NC组(P<0.05)。与pc DNA3.1组比,pc DNA3.1-RB1组可显著抑制Y79细胞的生长(P<0.05),而miR-222+pc DNA3.1-RB1组和miR-NC+pc DNA3.1组比较,细胞生长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miR-222组穿过基底膜的细胞数分别为(193±10),与对照组(144±11)比较能明显加快Y79细胞的穿膜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iR-NC+pc DNA3.1组和miR-222+pc DNA3.1-RB1组比较,穿过基底膜的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22通过靶向调控RB1表达而促进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的生长与侵袭。
刘越峰张勇钟晓东罗卫民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MIR-222RB1
金樱子对阿霉素心肌损伤大鼠的抗氧化和抗凋亡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RLM)对阿霉素(Doxorubicin,DOX)诱导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DOX模型组(15只)、RLM和DOX联合用药组(每个剂量组30只)。空白对照组仅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DOX模型组大鼠用DOX腹腔注射,使其累计剂量达15 mg/kg。联合用药组在DOX组基础上每千克体重分别用1,2和5 g RLM灌胃。处理结束后,测量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的含量,同时采用比色法测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yocardial lipid peroxide,MD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及caspase-3的含量。结果 DOX能显著增高大鼠血清中AST,LDH,CK-MB和TC水平,5 g/L RLM处理能将血清中AST降至(6.73±0.18)U/L,LDH降至(251.34±33.08)U/L,CK-MB降至(53.62±4.45)U/L,TC降至(67.82±9.47)mg/dL,与DOX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OX也降低还原型GSH水平,能增加MDA,TNF-α及caspase-3的含量。而给予RLM处理后,每毫克组织中GSH水平增加至(1.06±0.11)mg/g,MDA降至(0.82±0.14)nmol/mg,TNF-α降至(3.49±0.05)pg/mg,caspase-3 OD值降至(0.83±0.02),与DOX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LM通过其抗氧化、抗炎症及抗凋亡机制发挥对DOX诱导的心肌毒性的保护作用。
罗卫民刘越峰罗湘玉张军
关键词:金樱子阿霉素氧化应激
一种移动式眼科护理治疗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眼科护理治疗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安装有操作台面,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支撑腿,所述伸缩支撑腿的下端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伸缩支撑腿上设有锁紧装置,所述支撑架内侧设有上抽屉和下抽屉...
吕海燕周霞刘越峰成拾明汤咏梅冯敏王成秀孙荣张郧芳郭树云
文献传递
金樱子诱导HO-1表达对高糖条件下LECs活性氧产生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RLM)对高糖条件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和线粒体膜电位(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变化的影响,同时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LECs系SRA01/04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高糖组、RLM处理组(高糖+2.5、5.0、10.0 g/L RLM)、HO-1沉默组(高糖+HO-1沉默+RLM 10.0 g/L),用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中ROS,罗丹明123染色检测MMP,Western blot检测HO-1表达。结果:⑴高糖组LECs细胞ROS产生较对照组增加,RLM处理后ROS的产生量随着RLM浓度的增高而减少(P均<0.01),RLM浓度为10.0 g/L时,ROS含量接近对照组(P>0.05);⑵高糖组MMP水平低于对照组水平(P<0.01),RLM处理后MMP水平较高糖组升高,至10.0 g/L时MMP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⑶与高糖组比较,RLM组HO-1表达增加,而干扰HO-1表达后,相对于10.0 g/L RLM组,干扰组ROS产生增加,MMP水平降低(P均<0.05)。结论:RLM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糖诱导的人LECs中ROS产生及MMP改变,该过程可能与其诱导HO-1的表达有关。
刘越峰罗卫民
关键词:金樱子血红素氧合酶-1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
二烯丙基二硫对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生长、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2015年
目的观察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生长、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培养人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分为miRNA阴性对照组(转染40μmol/L scramble)、miR-222M组(转染40μmol/L miR-222-mimics)、DADS阴性对照组(加入10μmol/L DMSO)、DADS组(加入200μmol/L DADS)、DADS+miR-222I组(转染40μmol/L miR-200b-inhibitors和200μmol/L DADS)。采用q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DADS处理的Y79细胞中的miR-222,采用MTT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侵袭情况。结果 0、25、50、100、200和400μmol/L不同浓度的DADS处理的Y79细胞中的miR-222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823±0.250、2.343±0.226、1.955±0.267、1.567±0.096、0.875±0.189、0.718±0.126。miRNA阴性对照组、miR-222M组、DADS阴性对照组、DADS组、DADS+miR-222I组Y79细胞OD570值分别为0.727±0.167、0.949±0.070、0.712±0.178、0.497±0.126、0.351±0.102,Transwell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28±8、179±16、127±12、76±8、45±14,miR-222M组、DADS组、DADS+miR-222I组分别与miRNA阴性对照组、DADS阴性对照组比较,DADS组与DADS+miR-222I组比较,P均<0.05。结论 DADS通过下调miR-222的表达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的生长与侵袭。
刘越峰罗卫民张勇钟晓东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微小RNA二烯丙基二硫细胞侵袭
视网膜脱落病人术后用体位垫
本实用新型视网膜脱落病人术后用体位垫,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与普通病床配合,为患者俯卧创造舒适条件的视网膜脱落病人术后用体位垫。包括本体,在本体的一端设有面部支撑结构,面部支撑结构包括额头支撑块和下巴支撑块,...
樊琳王娜娜刘越峰孙荣黄燕汤咏梅
文献传递
二十二碳六烯酸抑制氧化应激状态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对外源性H2O2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系ARPE-19,加入终浓度为12.5 mol/L的H2O2诱导氧化应激,随后用30-100μmol/L DHA作用细胞4-24 h;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mRNA和蛋白的表达;比色法分析HO-1酶活性;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免疫荧光检测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F-E2-related factor 2,Nrf2)的核转位。最后通过HO-1 siRNA干扰后,流式细胞术观察其对ARPE-19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DHA能以浓度依赖性方式诱导ARPE-19细胞表达HO-1 mRNA和蛋白,同时,HO-1的酶活性也随着DHA浓度的递增而增强;DHA处理也能诱导Nrf2核转位。此外,H2O2处理可促进ARPE-19细胞凋亡,并诱导其产生ROS。同时给予100μmol/L DHA处理后,细胞凋亡率和ROS生成显著降低。转染HO-1 siRNA或用HO-1抑制剂Zn PP处理后,可明显降低DHA对细胞凋亡率和ROS的抑制作用。结论:DHA可能通过Nrf2途径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表达HO-1,从而发挥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刘越峰罗卫民张勇钟晓东
关键词:二十二碳六烯酸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血红素氧合酶-1
穿心莲内酯对肺癌细胞NF-κB的活性以及MMP-9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AD)对肺癌H3255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MMP)-9表达与活性的影响,并研究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3255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RT-PCR检测MMP-9 mRNA表达,明胶酶谱实验检测其酶活性;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亚基的核转位以及IκB磷酸化情况。结果:AD能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H3255细胞增殖;不同浓度的AD能降低MMP-9的mRNA表达水平和酶活性。结论:AD对肺癌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κBα磷酸化而抑制NF-κB激活,最终抑制MMP-9的活性有关。
罗卫民罗湘玉刘越峰
关键词:穿心莲内酯肺癌细胞核因子ΚB
白藜芦醇对大鼠糖尿病性白内障抗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抗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白藜芦醇治疗组,每组各30只。模型组及白藜芦醇治疗组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白藜芦醇治疗组按400mg.kg-1体质量给予白藜芦醇灌胃,灌注后4周、8周、12周观察3组大鼠晶状体混浊度的变化情况;同时检测晶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变化;采用RT-PCR检测晶状体中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uperoxide dismutase,CuZnSOD)mRNA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晶状体始终透明。灌注后12周白藜芦醇治疗组晶状体混浊度高于正常对照组(χ2=8.26,P<0.05),但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明显减轻(χ2=14.72,P<0.05)。糖尿病模型组大鼠晶状体中SOD、GSH-PX以及CAT活性分别为:(10.39±1.25)U·mg-1、(24.36±1.05)U·mg-1、(1.62±0.24)U·mg-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40.16±1.87)U·mg-1、(67.86±1.24)U·mg-1、(5.57±1.54)U·mg-1。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白藜芦醇能增强SOD、GSH-PX和CAT活性,分别为(29.06±1.33)U·mg-1、(47.58±2.35)U·mg-1、(3.26±0.47)U·mg-1。此外,白藜芦醇还能上调糖尿病大鼠晶状体内CuZnSODmRNA的表达(P<0.05)。结论白藜芦醇能增加晶状体抗氧化酶活力,能从多个环节发挥对糖尿病白内障的抗氧化作用,从而延缓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
钟晓东罗卫民刘越峰余锦强李凌王莹李玉霞
关键词:白藜芦醇糖尿病性白内障
金樱子对大鼠糖尿病性白内障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本课题在糖尿病性白内障动物模型建立的基础上,观察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kx,RLM)对大鼠糖尿病性白内障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从而探讨其抗氧化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  对70只SD大鼠行裂...
刘越峰
关键词:金樱子链脲佐菌素糖尿病性白内障抗氧化作用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