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义

作品数:27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药物
  • 4篇药师
  • 4篇糖醛
  • 4篇糖醛酸
  • 4篇葡萄糖
  • 4篇葡萄糖醛酸
  • 4篇醛酸
  • 4篇临床药
  • 4篇菌药
  • 3篇药师参与
  • 3篇真菌感染
  • 3篇蒸馏装置
  • 3篇渗漉
  • 3篇渗漉法
  • 3篇侵袭性
  • 3篇侵袭性真菌
  • 3篇侵袭性真菌感...
  • 3篇香青兰
  • 3篇临床药师
  • 3篇浸膏

机构

  • 21篇石河子大学医...
  • 7篇石河子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26篇王晓义
  • 8篇李静
  • 7篇王新春
  • 7篇邢建国
  • 7篇袁勇
  • 4篇蒲宇红
  • 4篇陈卫军
  • 4篇智勇刚
  • 3篇赵洁
  • 3篇彭曦
  • 3篇黄川生
  • 2篇胡志林
  • 2篇韩博
  • 2篇张永军
  • 2篇秦冬梅
  • 1篇李国昌
  • 1篇王亚华
  • 1篇高晓黎
  • 1篇焦胜春
  • 1篇薄宇红

传媒

  • 6篇农垦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临...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华今日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北方药学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刺槐素‑7‑O‑葡萄糖醛酸苷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香青兰中提取分离得到刺槐素‑7‑O‑葡萄糖醛酸苷的方法,其特点在于:将香青兰干燥的地上部分粉碎,用渗漉法收集提取,得到渗漉液,用减压浓缩得稠浸膏;水浴干燥后得浸膏粉。将浸膏粉采用高浓度醇溶解后干法拌样,进...
王新春袁勇邢建国赵洁王晓义陈卫军黄川生
刺槐素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香青兰中提取分离得到刺槐素的方法,其特点在于:将香青兰干燥的地上部分粉碎,用渗漉法收集提取,得到渗漉液,用减压蒸馏装置浓缩得稠浸膏;水浴干燥后得浸膏粉。将浸膏粉采用高浓度醇溶解后干法拌样,进行聚酰胺柱层析...
王新春袁勇邢建国王晓义刘杨黄川生赵洁焦胜春
文献传递
刺槐素‑7‑O‑葡萄糖醛酸苷的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刺槐素‑7‑O‑葡萄糖醛酸苷的用途。该化合物有心肌保护作用活性,因此刺槐素‑7‑O‑葡萄糖醛酸苷能作为心肌保护作用先导化合物。
王新春袁勇邢建国王晓义陈卫军李静秦冬梅
文献传递
某院住院患者抗凝防治现况调查与评价
2025年
目的调查和分析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患者VTE防治现状和抗凝药物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规范抗凝防治策略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对我院2023年12月11~20日出院的成年患者进行VTE风险评估并对其抗凝防治现状开展横断面调查。调查项目包括患者一般情况、VTE评分、诊断方法、伴发疾病、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给药方案等,并对用药合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共纳入1633例患者,其中343例给予抗凝药物,包括注射类抗凝药和口服抗凝药,其中315例(19.29%)抗凝预防,28例(1.71%)VTE确诊患者抗凝治疗。在外科,5.4%的VTE低危患者使用了抗凝药物预防,VTE高危患者采取物理预防仅占22.4%,有58.0%的VTE高危患者未使用抗凝药物预防。在内科,3.0%的VTE低危患者使用了抗凝药物预防,VTE高危患者采取物理预防仅占5.0%,有44.6%的VTE高危患者未使用抗凝药物预防。分别有17.9%的VTE患者未足疗程抗凝治疗和34.2%的房颤患者未给予抗凝治疗;有14.3%的VTE患者和12.0%的NVAF患者利伐沙班抗凝剂量不足,包括高龄、联用抗血小板药物、患者依从性差、肾功能减退和存在高出血风险等情况;53.6%的VTE患者LMWH给药未基于体质量且抗凝剂量不足。住院期间VTE全因死亡率为21.4%。住院期间VTE患者抗凝治疗ADR发生率为17.9%、预防患者发生率为2.9%。结论我院抗凝药物临床应用广泛,但VTE高危患者物理预防实施率、抗凝药物预防实施率有待进一步提升;VTE和NVAF患者存在未抗凝现象,利伐沙班和LMWH抗凝应用剂量存在不足。抗凝患者长期防治安全性与有效性未知。
梁侠兵凡保华文志萍王晓义
关键词:抗凝药物静脉血栓栓塞症心房颤动抗凝
药师参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药师参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对这类药物的用药率、用药强度的影响,探讨药师参与合理用药整治的思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我院药师参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的情况,分析探讨该制度实施后,会诊数量、用药率、用药强度及各类特殊人群占比、科室分布、会诊原因的变化。结果:药师参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后,会诊数量先增长,再逐步减少至稳定。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从2.36%下降至0.7%、用药强度从2.51下降至0.42,微生物送检率从76.3%稳步提升至97%左右,2013年起均已趋于稳定。会诊对象中老年人约占58%,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约占46%。会诊较多的科室为ICU、呼吸内科、肾内科、普外科、血液病科及儿科等,与其收治的感染患者较多有关。各类会诊原因中,预防用药相关问题以及感染诊断是否用药两类问题明显下降,而准许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问题明显增多。结论:药师参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能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但会诊模式仍需改进。
王晓义李静彭曦
关键词:药师会诊合理用药
密蒙花与伪品结香花的鉴别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鉴别密蒙花与伪品结香花。方法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光谱鉴别等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两者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为真伪密蒙花的鉴别提供一定的依据。
蒲宇红王晓义
关键词:密蒙花
中药木瓜的鉴别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鉴别中药木瓜的正品、混淆品、伪品。方法:通过性状、显微、理化性质鉴别中药木瓜与混淆品光皮木瓜、伪品西藏木瓜、小木瓜、新疆木瓜。结果:正品、混淆品、伪品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为木瓜的真伪鉴别提供一定的依据。
蒲宇红王晓义
关键词:伪品混淆品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致心房颤动1例被引量:1
2015年
1病例介绍 患者,男,73岁。既往体健,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3年前明确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规律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医嘱每日早晚各一吸(50/500μg )治疗,3个月前开始联用茶碱缓释片0.1 g,每日2次,po,病情控制可。2014年11月27日患者以“反复咳痰喘5年,胸闷气短加重1个月”为主诉平诊,心肺听诊阴性。
王晓义高岩张志国
关键词:噻托溴铵心房颤动
基于PBL、CBL联合EBP在临床药物治疗学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PBL、CBL联合EBP在临床药物治疗学实践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PBL、CBL联合EBP教学模式引入临床药物治疗学实践教学中,通过案例设计、课堂讨论及循证实践等环节,分析总结其在临床药学本科生课程中的教学效果。结果:PBL、CBL联合EBP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实现教学内容的同质化,确保教学质量的稳定性。结论:PBL、CBL联合EBP的教学活动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循证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临床用药思维能力;该模式促进了临床药学本科生向临床药师的职业角色转变,为临床药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重要实践依据。
王亚华王晓义李静彭曦张智慧魏雯杨新惠
正交试验法优选替硝唑凝胶及物理稳定性考察
2003年
目的:优选复方替硝唑凝胶及物理稳定性考察。方法:用正交试验法,以卡波姆934、甘油、三乙醇胺(调PH)的配比为因素,每个因素选择3个水平,以凝胶在55℃水浴中的分层时间及物理外观为指标,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结果:最优处方为:卡波姆934为1.5%,甘油为10%,PH值为6.5。结论:按最优配比制备的复方替哨唑凝胶符合《中国药典》2000版项下的规定。
胡志林汪燕王晓义黄莺
关键词:正交试验法替硝唑凝胶物理稳定性硝基咪唑类衍生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