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忠
- 作品数:20 被引量:93H指数:5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慕课资源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课程微课教学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基于慕课资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课程的微课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某医学院同一专业年级的2个班级,分别作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观察组采用基于慕课资源的微课教学;通过对理论成绩、临床病例分析、综合能力评估和学生满意度4个方面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对照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临床病例分析成绩、病历书写成绩、医患沟通能力评分、病情分析能力评分、动手操作能力评分、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评分和课堂满意度均低于观察组(P<0.01)。结论:基于慕课资源的微课教学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课程具有较好的效果。
- 王文忠周兰柱孙哲吴俊崔忆旋
- 关键词:医学教育耳鼻喉科
- 鼻内镜下3种手术路径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比较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3种手术路径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ntrochoanal polyp,ACP)的临床疗效。方法:51例ACP病人,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手术路径结合鼻动力系统清除病变,A组21例经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开口路径,B组15例经下鼻道开窗路径,C组15例经犬齿窝处开窗路径。结果:3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均高于C组(P<0.01),随访12~48个月,3组间病情完全控制和病情部分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病情未控制率均高于B组和C组(P<0.01和P<0.05)。术后A组2例出现鼻腔粘连,B、C组均无并发症出现,3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发4例,B组复发1例,C组无复发,3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有效控制ACP复发率,下鼻道开窗及犬齿窝路径可使ACP病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犬齿窝处开窗路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可获得较好的视野。
- 周兰柱崔忆旋王文忠孙哲吴俊
- 关键词:鼻息肉鼻内镜下鼻道
- 舌下脱敏疗法在儿童变应性鼻炎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6
- 2021年
- 目的研究舌下脱敏疗法(SLIT)在儿童过敏性鼻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收治患者中选取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为过敏性鼻炎患儿151例,按照患儿及家属治疗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即盐酸西替利嗪+盐酸氮卓斯汀喷鼻剂治疗,观察组在以上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舌下脱敏治疗,通过鼻炎药物总评分(TMS)、患者症状及体征评分(TNSS)改善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3、6及12个月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时,观察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药物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药物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脱敏疗法用以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效果较好,且复发率低,在6个月时开始出现较好的临床效果,为广大儿童过敏性鼻炎患者提供了不同选择。
- 陆振益崔忆旋赵报王文忠
-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疗效
- TRIM59靶向调控PPMIB对鼻咽癌侵袭和迁移的作用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TRIM59能否通过靶向PPM1B影响鼻咽癌侵袭和迁移。方法TCGA数据库分析TRIM59在鼻咽癌中的表达;Western blot实验检测TRIM59和PPM1B在鼻咽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分别检测鼻咽癌细胞系中TRIM59和PPM1B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建立HNE1细胞TRIM59过表达及抑制表达的稳定细胞系,实验设未转染组(Control)、模拟物阴性对照组(mimic NC)、TRIM59模拟物组(mimic-TRIM59)、抑制剂阴性对照组(inhibitor NC)及TRIM59抑制剂组(si-TRIM59)。Western blot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TRIM59和PPM1B靶向关系;Transwell小室检测HNE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TCGA数据库结果表明,TRIM59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6);TRIM59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增加(P=0.01)且PPM1B表达下降(P=0.03);与HNEpC细胞相比,TRIM59在HNE1细胞中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4),PPM1B在HNE1细胞中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2);PPM1B为TRIM59下游靶基因且与TRIM59表达呈负相关(P=0.01);Transwell结果显示,上调TRIM59表达,HNE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增强(P=0.01,P=0.02),下调TRIM59表达,HNE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受到显著抑制(P=0.01);同时下调TRIM59且上调PPM1B表达后,HNE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均较单独下调TRIM59表达显著被抑制(P=0.02,P=0.01)。结论TRIM59通过靶向调控PPM1B影响鼻咽癌细胞侵袭和转移。
- 王文忠周兰柱孙哲吴俊崔忆旋
- 关键词:鼻咽癌迁移
- 残喉黏膜瓣在下咽癌手术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残喉黏膜瓣在下咽癌手术修复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7年9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残喉黏膜瓣修补下咽缺损的下咽癌修复手术患者48例。TNM分期为,T2N0M08例,T2N1M07例,T2N2M07例,T3N0M010例,T3N1M09例,T3N2M06例,T4N2M01例。根据肿瘤的原发位置部位选择手术入路:会厌谷、梨状窝外侧壁或尖部三种路径进入咽腔,切除范围距肿瘤1.5~2.0 cm,切缘快速冰冻检查,利用残存喉黏膜瓣进行下咽缺损修复。评估患者病情变化及身体状况,术后1个月行放疗或化疗治疗。结果48例患者均在短期内恢复正常吞咽功能。其中3例患者于术后6 d发现局部感染和咽瘘,咽瘘<2 cm,占6.25%(3/48),经局部换药2周内愈合;2例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6.25%(2/32),经相应扩张后好转。其中16例患者为全喉切除,术后呼吸通畅;28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内拔除气管套管,2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拔管,拔管率94%(30/32)。2例患者术后喉腔狭窄,无法拔管。2例3年内局部复发+颈部转移+远处转移(肺转移);1例3年内局部复发+食管转移;1例患者抑郁(自行脱管),5例失访。3年生存率为81.3%(39/48)。结论利用残喉黏膜瓣修补部分下咽癌切除术后的下咽缺损,就近取材,不增加切口、创伤不大,抗感染能力强、易成活,并发症相对较少。
- 柳申成崔忆旋赵报周兰柱吴俊王文忠
- 关键词:喉咽肿瘤黏膜修复
- 鼻内镜下不同手术径路治疗儿童及青少年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9年
-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ntrochoanal polyp,ACP)为来自上颌窦内,经上颌窦自然窦口或者上颌窦副孔突出于上颌窦外的一种炎性息肉样良性病变。在成人群体中比较少见,在儿童和青少年这一群体中的发病率明显较高。ACP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鼻内镜辅助下手术切除,而完全切除病变及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的关键在于手术径路的选择。笔者对目前临床不同手术径路治疗儿童及青少年ACP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儿童及青少年病人寻找合适的手术径路。
- 付凡巍王文忠
- 关键词:鼻息肉上颌窦青少年
- T4期下咽癌手术治疗及修复
- 目的:探讨晚期下咽癌的外科治疗以及术后下咽及颈段食管缺损修复重建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7年1月我科25例下咽癌患者的手术方式及修复方法.其中梨状窝癌17例,下咽后壁区癌3例,环后癌5例,经病...
- 马士崟王晓敏李慧韩跃峰张明洁王文忠
- 关键词:下咽癌一期修复头颈部肿瘤
- 3例食管异物引起颈周气肿及脓肿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食管异物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急诊之一,形成食道异物的主要原因是广大患者对咽喉部异物的处理不当造成,当有异物刺入咽喉部,患者希望通过加大饮食的量使异物进入胃部,异物特别是尖锐异物会刺入食道壁、主动脉弓,并可能造成严重的临床并发症如颈部脓肿、纵隔瘘、刺破主动脉弓从而导致死亡。本文报道3例因食道异物引起颈周气肿和脓肿的临床病例,分析引起的原因和临床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 黄方名李东海王文忠
- 关键词:食管异物脓肿
- 下调三结构域蛋白59(TRIM59)阻断NF-κB信号通路抑制人鼻咽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三结构域蛋白59(TRIM59)能否通过调控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影响鼻咽癌细胞生物学行为。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预测TRIM59在鼻咽癌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鼻咽癌和癌旁组织中TRIM59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以人正常鼻黏膜上皮细胞(HNEpC)为对照,采用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HNE1和CNE-2Z鼻咽癌细胞TRIM59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小干涉RNA技术下调HNE1细胞TRIM59水平,设置对照组、小干涉RNA阴性对照(si-NC)组、TRIM59小干涉RNA(si-TRIM59)组。噻唑蓝(MTT)法检测各转染组细胞增殖抑制率,TranswellTM小室检测各转染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磷酸化的NF-κB(p-NF-κB)、波形蛋白(vimentin)、存活蛋白(survivin)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TRIM59在鼻咽癌组织表达异常增高;与HNEpC细胞相比,TRIM59在HNE1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下调HNE1细胞中TRIM59表达后,显著抑制细胞存活以及细胞的侵袭和迁移;下调TRIM59表达后,HNE1细胞NF-κB、vimentin、survivin mRNA以及p-NF-κB、vimentin、survivin蛋白表达均受到抑制,IL-6、IL-8、TNF-α含量显著降低。结论下调TRIM59能够抑制HNE1细胞NF-κB信号通路和肿瘤炎症相关因子进而抑制细胞侵袭和迁移。
- 王文忠周兰柱孙哲吴俊赵报崔忆旋
- 关键词:鼻咽癌细胞侵袭
-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统计难治性鼻出血的常见出血部位、各年龄段性别分布特点。方法对2014年11月—2017年12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75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鼻内镜下一次甚至两次寻找出血点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效果,分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统计难治性鼻出血常见出血部位、各年龄段性别分布特点。结果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治愈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2.67%。68例患者在鼻内镜下发现出血点(第一次发现出血点64例),在双极电凝止血后,未再次出血。全部患者为动脉性的单一出血点,大多位于鼻腔隐匿部位,分别为下鼻道(50.67%,38/75),嗅裂鼻中隔面(13.33%,10/75),中鼻道(5.33%,4/75,其中筛泡2例,筛窦前壁1例,上颌窦自然口1例),鼻中隔后端(6.67%,5/75),鼻中隔凹陷(4.00%,3/75),鼻中隔偏曲侧后方(6.67%,5/75),中鼻甲基板、中鼻甲后端、中鼻甲腋部各1例(1.33%,1/75),未找到出血点7例(9.33%,7/75)。7例未发现明显出血点的患者,采用双极电凝方法,处理可疑出血及渗血的黏膜,并鼻腔局部填塞治疗,均未出血。所有患者没有选择蝶腭动脉凝固(结扎)术。鼻出血发病男多于女,40岁以后发病在增加,50岁以后女性发病在增加。结论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疗效好,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符合精准、微创的理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常见出血部位、各年龄段性别分布特点可指导临床。
- 陈艳王文忠马士崟
- 关键词:难治性鼻出血鼻内镜双极电凝出血部位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