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10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100例疗效观察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在某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00例,年龄25~63岁,将100个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仅以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再以中医辨证治疗。结果治疗组50例中,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26例(52%),有效(症状有所减轻)20例(40%),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4例(8%),有效率92%;其对照组25例中,显效20例(40%),有效18例(36%),无效12例(24%),有效率7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不仅症状缓解较快,且不易复发,是治疗慢性胃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 王倍孔令娟董士华
- 关键词:中西医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 雌激素α受体基因多态性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Th_1、Th_2类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究雌激素α受体基因多态性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Th1、Th2类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4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雌激素α受体基因以及Th1、Th2类细胞因子表达情况,并与正常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结果:肝严重损害患者的IL-4、IL-10含量与肝轻度损害患者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含量与r谷氨酰转移酶以及碱性磷酸酶(GGT、ALP)呈正相关;而肝严重损害者IL-2和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肝轻度损害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含量与GGT、ALP呈负相关。雌激素α受体基因中的Pp基因是肝硬化发病的易感基因,Xbal和PvuII基因的多态性会增加雌激素受体的转录翻译,增加雌激素受体的含量。此外,ERα基因多态性可作为遗传易感背景影响PBC患者体内T细胞亚群的偏移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结论:雌激素α受体基因的多样性表达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含量不同,Th1类细胞因子介导了对肝脏细胞的破坏作用,而Th2型细胞因子则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作用。雌激素α受体基因中的Pp基因是肝硬化发病的易感基因,同时,雌激素受体基因的多态性会增加肝硬化发生的概率,也会影响PBC患者体内T细胞亚群的偏移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
- 李飞跃王倍郭枫张丽丽
-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TH1类细胞因子TH2类细胞因子
-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0
- 2014年
-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康复新液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内镜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5.0%),P〈0.05;经内镜检查,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具有安全性高、个体差异小、抑酸起效快等优点,可迅速缓解患者的反酸、胃灼热、胸骨后疼痛等临床不适症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用雷贝拉唑,值得推广应用。
- 王倍赵春娜
-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康复新液雷贝拉唑反酸
- 功能性胃肠病诊断与治疗的临床研究
- 2010年
- 目的-探讨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方法及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抗抑郁药物联合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2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抗抑郁药物联合治疗,疗程3-4周。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对照组为6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抗抑郁药物联合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 王倍张丽丽王春艳
- 关键词:功能性胃肠病
- 酒精肝诊治与预防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如何诊断与治疗酒精肝,以及如何预防酒精肝,从而早期达到早期诊断酒精肝,治疗酒精肝,提高酒精肝的治愈率,降低酒精肝的发病率。方法:对我科近年来治疗的酒精肝患者100多例进行临床研究及长期随访。结论:通过大量酒精肝临床病例的研究,总结出了有效诊断、治疗、预防酒精肝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倍耿威张丽丽
- 关键词:酒精肝
- 大庆地区脂肪肝现状调查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大庆地区居民脂肪肝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大庆市5911名不同职业的人员做脂肪肝流行病学调查,应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分类统计,最后进行检验。结果共检出脂肪肝1745人,脂肪肝群体患病率为29.52%,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男性为37.00%,女性为16.53%),40~49岁组检出率最高40.39%,总体脂肪肝的患病率在69岁之前随着年龄的升高脂肪肝患病率升高。大庆地区成人脂肪肝病因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性别、饮酒、肥胖,以及血液化验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血糖与脂肪肝发生有关。结论大庆地区的脂肪肝发病率高,成人脂肪肝主要与饮酒、饮食和多元代谢紊乱关系密切。
- 张丽丽王倍赵春娜
- 关键词:脂肪肝流行病学患病率
- 美沙拉嗪联合整肠生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整肠生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整肠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痊愈人数、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整肠生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王倍董士华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美沙拉嗪整肠生临床疗效
- 微小RNA-214抑制肠癌细胞增殖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微小RNA(miRNA,miR)-214在多种实体恶性肿瘤中呈现低表达,而在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呈现高表达,提示miR-214可能发挥抑制基因的作用。我们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外源性miR-214转染人结直肠癌细胞,并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析miR-214对人结直肠癌LoVo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 王倍董士华陈明岩
-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癌细胞增殖TRANSWELL实体恶性肿瘤癌旁正常组织
- 影响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2008年
- 目的探讨影响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大庆油田总医院2006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消化道出血患者死亡率(15.8%)高于全院患者死亡率(1.8%)。老年组和中年组死亡率(19.9%和15.0%)高于青少年组(5.8%)。单纯呕血组和呕血伴便血组死亡率(19.0%和22.9%)高于单纯便血组(8.2%),呕血量〉500mL组死亡率(34.6%)高于≤500mL组(15.5%),出血后第一次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90.0g/L组死亡率(20.9%)高于血红蛋白〉90.0g/L组(12.4%).恶性肿瘤患者北亡率最高(57.9%),其次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36.4%),消化性溃疡患者死亡率为1.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出血临床表现形式、呕血量、血红蛋白水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因学方面恶性肿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消化性溃疡也是影响预后的独赢危险因素。结论消化道出血仍是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患者年龄、呕血量〉500mL、血红蛋白水平、原发病(恶性肿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均为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石益海张丽丽钱家鸣李慧梅张茹王倍沈冰冰
-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LOGISTIC回归
-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82例,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治疗组使用埃索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食管炎的愈合程度作比较并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以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5.49%,明显大于对照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患者总治愈率为91.09%,对照组治愈率为58.01%,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显著。
- 王倍
-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反流性食管炎莫沙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