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春娜

作品数:17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胃炎
  • 4篇奥美拉唑
  • 3篇萎缩性
  • 3篇萎缩性胃炎
  • 3篇胃癌
  • 3篇溃疡
  • 2篇萎缩性胃炎患...
  • 2篇细胞
  • 2篇消化道
  • 2篇消化道出血
  • 2篇消化性溃疡
  • 2篇慢性
  • 2篇免疫
  • 2篇化道
  • 2篇基因
  • 2篇甲基化
  • 2篇阿莫西林
  • 2篇奥美拉唑联合...
  • 2篇RUNX3基...
  • 2篇出血

机构

  • 13篇大庆油田总医...

作者

  • 13篇赵春娜
  • 8篇张丽丽
  • 8篇肖丽丽
  • 8篇郭枫
  • 8篇周玉静
  • 5篇李林
  • 4篇乔慧
  • 3篇王倍
  • 2篇肖丽丽
  • 2篇黄波
  • 2篇张春华
  • 2篇吴尉
  • 1篇张颖
  • 1篇黄树民
  • 1篇边晓霞
  • 1篇郭延军
  • 1篇高萍

传媒

  • 3篇智慧健康
  • 3篇大医生
  • 1篇胃肠病学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庆地区脂肪肝现状调查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大庆地区居民脂肪肝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大庆市5911名不同职业的人员做脂肪肝流行病学调查,应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分类统计,最后进行检验。结果共检出脂肪肝1745人,脂肪肝群体患病率为29.52%,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男性为37.00%,女性为16.53%),40~49岁组检出率最高40.39%,总体脂肪肝的患病率在69岁之前随着年龄的升高脂肪肝患病率升高。大庆地区成人脂肪肝病因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性别、饮酒、肥胖,以及血液化验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血糖与脂肪肝发生有关。结论大庆地区的脂肪肝发病率高,成人脂肪肝主要与饮酒、饮食和多元代谢紊乱关系密切。
张丽丽王倍赵春娜
关键词:脂肪肝流行病学患病率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效果
2018年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4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实验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肝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肝功能指标(ALT、AST、ALB、TBIL)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疗效显著,可抑制乙肝病毒,改善肝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周玉静肖丽丽赵春娜张丽丽乔慧郭枫
关键词:恩替卡韦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乙肝病毒
奥美拉唑联和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2019年
目的对比观察奥美拉唑联和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与奥曲肽联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止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12.51±4.68)h,明显短于对照组[(23.85±3.59)h,P <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和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止血时间。
乔慧李林肖丽丽周玉静赵春娜郭枫吴尉
关键词:奥美拉唑奥曲肽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
S1P受体1(S1P1)介导的S1P在胃癌中的作用
2019年
目的:探讨S1P受体1(S1P1)介导的S1P在胃癌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4只异种移植小鼠的模型,分为三组进行探讨,其中A组小鼠8只作为空白组,B组8只小鼠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C组小鼠8只运用S1P激动剂处理作为观察组,使用校准器评估小鼠肿瘤的长度和宽度,三周后处死小鼠,并使用小鼠肿瘤细胞分离溶液分离肿瘤细胞,测定肿瘤细胞的体积和重量,研究S1P1受体介导的S1P在胃癌中的作用。结果:在运用S1P处理前,三组小鼠肿瘤细胞的体积比较无明显差异性,三周后观察组小鼠的肿瘤细胞平均体积和平均重量明显增长,且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小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1P1受体介导的S1P能够促进胃癌细胞体积以及重量的增长,从而削弱抗肿瘤功能。
黄波周玉静郭枫肖丽丽赵春娜李林张丽丽
关键词:胃癌MDSC微环境免疫抑制
不同分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Runx3基因甲基化状态及蛋白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分析与Runx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搜集150例疑似CAG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取少许胃黏膜进行病理检查,依据病理结果将人群分为胃黏膜正常组、胃黏膜轻度、中度及重度改变4组人群,采用Sequenom公司的基质支持的激光释放/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方法(MALDI-TOF MS)测定Runx3启动子甲基化状态;ELISA方法测定Runx3蛋白的表达。结果经病理检查胃黏膜正常组30例,胃黏膜轻度改变62例,中度改变23例,重度改变35例,CAG患者的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且在不同分级中的甲基化状态也不同(P<0.05);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 Runx3基因甲基化状态与CAG的分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且会造成其蛋白表达量的降低。
王倍赵春娜张丽丽郭枫肖丽丽张春华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蛋白表达
血清ELISA法结合胃镜检查筛查早期胃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结合胃镜检查筛查早期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00例以胃镜检查为基本依据的胃癌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和胃泌素17(G-17)表达水平。将"PGⅠ≤70 ng/ml且PGⅡ≤7.0 ng/ml"定义为PG(+),将"G-17≤1 pmol/L或G-17≥15 pmol/L"定义为G-17(+)。按照上述定义,将PG(-)且G-17(-)纳入A组(368例);PG(+)且G-17(-)纳入B组(173例);PG(-)且G-17(-)纳入C组(256例);PG(+)且G-17(+)纳入D组(203例)。比较四组患者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病理结果显示,1000例患者中非萎缩性胃炎517例(51.7%),萎缩性胃炎290例(29.0%),早期胃癌164例(16.4%),进展性胃癌29例(2.9%)。各组病理诊断比例最大:A组368例患者中非萎缩性胃炎337例(91.6%),B组173例患者萎缩性胃炎87例(50.3%),C组256例患者中萎缩性胃炎138例(53.9%),D组203例患者中早期胃癌142例(70.0%)。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分别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分别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ELISA法结合胃镜检查采用"PGⅠ≤70 ng/ml且PGⅡ≤7.0 ng/ml"联合"G-17≤1 pmol/L或G-17≥15 pmol/L"标准在早期胃癌诊断中价值较高。
高萍郭延军李林边晓霞张春华黄树民赵春娜
关键词:胃镜早期胃癌萎缩性胃炎
肠内外营养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肠内外营养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肠内外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7.14%,P <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1.84±0.74)d、住院时间(5.34±1.21)d,明显短于对照组[(2.67±0.34)d,(7.64±1.84)d,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显著低于对照组(25.71%,P <0.05)。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临床确切。
张丽丽周玉静赵春娜肖丽丽
关键词:肠内外营养炎症性肠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Runx3基因甲基化水平的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背景: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胃黏膜发生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目前CAG外周血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较少见。目的:探讨CAG患者外周血Runx3基因启动子区各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大庆油田总医院82例轻度CAG患者和73例中重度CAG患者,以45名胃黏膜正常者作为对照。采用MALDI-TOF-MS法测定Runx3基因启动子区各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测定Runx3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测定Runx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和轻度CAG组相比,中重度CAG组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 13、CpG 14和CpG 15位点的甲基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Runx3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轻度CAG组Runx3基因各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Runx3 mRNA和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AG患者外周血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 13、CpG 14和CpG 15位点的高甲基化可抑制Runx3表达,有望作为CAG临床分期的生物标记物。
赵春娜肖丽丽王倍魏玥光
关键词:RUNX3甲基化生物学标记
不同Hp感染的老年慢性胃炎患者miR-22、MIF、IFN-γ蛋白表达及意义
2024年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状态和不同病理类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中微小核糖核酸-22(miR-22)、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γ-干扰素(IFN-γ)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98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Hp感染分为Hp阳性组(n=41)及Hp阴性组(n=57),根据病例类型将患者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组(n=55)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组(n=43)。观察不同病理类型患者Hp感染情况,并比较不同Hp感染情况、不同病理类型中老年慢性胃炎患者miR-22、MIF、IFN-γ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CAG患者的Hp阳性率高于CNAG患者(P<0.05);相较于CNAG组,CAG组miR-22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MIF mRNA及IFN-γ蛋白均明显升高(P<0.05);相较于Hp阴性组,Hp阳性组miR-22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MIF mRNA及IFN-γ蛋白均明显升高(P<0.05);Hp阳性并CAG组miR-22表达明显低于Hp阳性并CNAG组、Hp阴性并CAG组及CNAG组(P<0.05),而MIF mRNA及IFN-γ蛋白明显高于Hp阳性并CNAG组、Hp阴性并CAG组及CNAG组(P<0.05)。结论Hp感染状态的老年慢性胃炎患者存在miR-22、MIF、IFN-γ蛋白含量表达异常,上述分子标志物反映患者胃黏膜的炎症程度、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失衡,同时miR-22、MIF、IFN-γ蛋白的表达模式反映病理变化的严重性,影响CAG的发生。
赵春娜张颖
关键词: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Γ-干扰素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单纯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33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药物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3%低于对照组的24.24%(P<0.05),两组数据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消化性溃疡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普及。
乔慧李林肖丽丽周玉静赵春娜郭枫吴尉
关键词: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消化性溃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