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桂珍

作品数:89 被引量:390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4篇标准
  • 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8篇病毒
  • 18篇实验室
  • 14篇生物安全
  • 12篇微生物
  • 11篇病原
  • 10篇实验室生物
  • 9篇实验室生物安...
  • 8篇冠状病毒
  • 8篇病原微生物
  • 8篇传染
  • 7篇冠状
  • 7篇传染病
  • 6篇病毒学
  • 5篇新型冠状病毒
  • 5篇微生物实验室
  • 5篇肝炎
  • 5篇感染性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生物安全实验...

机构

  • 81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中国预防医学...
  • 4篇广东省疾病预...
  • 4篇中国合格评定...
  • 4篇中国建筑科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安徽理工大学
  • 2篇北京市疾病预...
  • 2篇北京地坛医院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华北电力大学
  • 2篇中国建筑科学...
  • 2篇上海市公共卫...
  • 2篇吉林省卫生防...
  • 2篇黑龙江省卫生...
  • 2篇北京克力爱尔...
  • 2篇青岛海尔生物...
  • 1篇公安部消防局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87篇武桂珍
  • 13篇魏强
  • 10篇周为民
  • 9篇韩俊
  • 9篇卢选成
  • 7篇李晓燕
  • 7篇韩卫芳
  • 6篇王雷
  • 6篇高福
  • 6篇张勇
  • 5篇王衍海
  • 5篇甄维
  • 5篇谭文杰
  • 5篇姜孟楠
  • 5篇刘军
  • 4篇蔡琨
  • 4篇赵赤鸿
  • 4篇曹玉玺
  • 4篇李春雨
  • 4篇王文玲

传媒

  • 23篇中华实验和临...
  • 7篇病毒学报
  • 7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中国医学装备
  • 3篇疾病监测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生物技术通讯
  • 2篇中国计划免疫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暖通空调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建设科技

年份

  • 7篇2024
  • 7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1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2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肉及肉制品中6种致病菌的GeXP多重PCR检测被引量:9
2021年
利用多重基因表达(GenomeLabTM eXpress Profiling,GeXP)遗传分析系统建立一种可单管一次同时检测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6种肉及肉制品中致病菌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评价此方法特异性和灵敏性,并初步应用于市场随机购买的肉类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实现同时对上述6种致病菌进行检测,且检测灵敏度低至103 CFU/mL,为食源性致病菌高通量快速有效检测提供新的方法技术支持,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杨梦婕徐玲丽马学军武桂珍
关键词:食品安全致病菌
援塞拉利昂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平台的构建及应用
高福梁晓峰武桂珍王子军蒋晋生董小平许文波王鑫马立东刘军魏强赵赤鸿张勇薄珊珊陈杰云
1.研究目的:该项目是在2014年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期间,中国政府实施的国际人道主义紧急援助项目。开创性地在海外建立了中国公卫体系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平台;在疫情持续升级、物资匮乏、时间紧迫等不利条件下研究攻克了在西非热...
关键词: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不同消毒剂对HBV核酸和表面抗原的作用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评价实验室常用的消毒剂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核酸和表面抗原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悬液法将不同消毒剂与HBV混合,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评价消毒剂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作用效果,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评价消毒剂对HBV DNA的作用效果。结果对于高浓度的HBV核酸和HBsAg,1%卫可(Virkon)处理1h可使HBV DNA和HBsAg变为阴性,含氯消毒剂和75%乙醇仅对低浓度HBV血清有效,而过氧化氢对所有浓度的HBV核酸和HBsAg效果都不明显。结论当实验室发生HBV阳性血清溅洒等生物安全事故时,采用20~40倍体积1%卫可处理1h较为适宜。
邱丰周为民尹文娇周文亭曹经瑗毕胜利武桂珍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消毒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实时荧光定量PCR
人偏肺病毒研究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的相关研究论文进行论文数据分析的可行性。方法本文采用论文计量学分析方法,以"metapneumovirus"为检索词检索论文,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1—2023年发表的HMPV论文。统计学分析HMPV发表论文的年份、国家、期刊、研究机构、作者等的分布情况,了解HMPV在国际上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结果共检索到3282篇论文,97%的论文是英文论文。HMPV于2001年首次报道,之后,研究论文逐年增多。发表论文量最多的是美国,中国、英国、法国、荷兰分别排第2、3、4、5位。病毒学(virology-general)领域的论文最多。在研究机构分布上,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发表了135篇,位列第1。发表论文最多的期刊的是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共143篇。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的作者Williams JV发表了92篇论文,提示了其在HMPV研究领域较高的国际地位。结论HMPV相关论文中,欧美国家的研究机构、大学发表的文章为主。
蒋涛郑丽舒刘培培曹玉玺武桂珍
关键词:人偏肺病毒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和质量管理的关系探讨被引量:14
2011年
建国近60年来,虽然我国传染病防治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传染病的威胁依然存在。除了艾滋病、乙型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近年来我国还面临着新发、突发传染病以及多发、常见传染病暴发、大流行的威胁,新发、突发传染病不断出现,严重威胁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胡寒雁王衍海张瑶贾淑惠韩卫芳高云雪韩俊武桂珍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质量管理
病原微生物材料安全数据单编写研究
2011年
目的建立我国病原微生物材料安全数据单的编写要求,促进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规范统一。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参考材料安全数据单的一般编写规则,结合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管理的需求,研究其编写内容。结果病原微生物材料安全数据单具有五个信息域,通过逐级分析获得13个一级编写项目和45个二级编写项目,然后应用风险评估方法确定数据单中二级编写项目的具体内容。结论本研究提出了病原微生物材料安全数据单编写规范,有效地提高了病原微生物安全相关信息的整合度,为实验室风险管理、人员培训和事故调查等活动提供至关重要的分析依据。
王雷魏强李春雨武桂珍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
中国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结构基因与附属基因的序列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针对中国首例实验室确诊输入性MERS-CoV感染病例,采用鼻咽拭子样品进行核酸提取、基因扩增与测序,获得MERS-CoV_ChinaGD01结构蛋白与附属蛋白编码基因,包括S基因、E基因、M基因、N基因、ORF3、ORF4a、ORF4b、ORF5和ORF8b基因序列。根据S基因进化分析发现中国输入性病例中MERS-CoV虽有少数位点变异,但仍与近年沙特流行株相近,属于MERS-CoV亚型5,N、E、M等结构基因核苷酸变异较少。附属蛋白进化分析表明:ORF3、ORF4a、ORF4b、ORF5均有一定的核苷酸替换,而ORF8b相对保守。总之,中国首例输入性MERSCoV与已发表序列相比总体表现为保守,但在部分基因序列上有一定的变异。这是中国首例输入性MERS-CoV的第一次基因分析结果报道,可为该MERS-CoV感染特点的进一步研究及相关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陆柔剑邹丽容王延群赵彦杰周为民武婕王文玲武桂珍柯昌文谭文杰
关键词:冠状病毒进化分析
肠道病毒A组71型热力和常见3种化学消毒剂灭活效果的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评价热力灭活和3种常见化学消毒剂对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的灭活效果,为肠道病毒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实验活动后的消毒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分别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消毒剂浓度下,按照不同的作用时间处理一定滴度的EV-A71病毒,将灭活处理后的病毒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中,逐日观察并记录细胞病变效应,最后计算病毒处理液的病毒滴度。结果EV-A71病毒在56℃加热灭活30 min后可被有效灭活(灭活对数值>6),在65℃加热灭活30 min、70℃加热灭活10 min后,无细胞病变效应发生;3种化学消毒剂在一定浓度和作用时间下可以有效灭活EV-A71病毒。结论EV-A71病毒的灭活效果与热力灭活温度、化学消毒剂浓度和处理作用时间等因素有关,对EV-A71的灭活曲线进行研究,有利于在不同灭活环境下灭活条件的选择。
李婕严冬梅张勇许文波祝双利周为民武桂珍
关键词:实验室生物安全
两种模式病毒灭活风险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模式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能力,以及常用消毒液和紫外线对病毒的灭活能力。方法利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腺病毒rADV和重组单纯疱疹病毒rHSV作为模式病毒,将滴有病毒的NC膜于室温下、浸于不同稀释度的各消毒液(乙醇、次氯酸钠、来苏尔、新洁尔灭)中,分别于15、30、45、60、75、90、105min,或紫外线连续照射20、40、60、80、100min后,放入细胞表面培养48h,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1)rHSV在环境中的平均存活时间不足60min,rAd病毒均高于105min;(2)100%、70%、50%的乙醇,以及5%、2.5%和1.25%次氯酸钠均可灭活两种病毒;(3)0.1%的新洁尔灭15min可灭活rHSV和rADV;0.01%新洁尔灭作用45min可灭活rHSV病毒;0.05%新洁尔灭中作用75min可灭活rADV病毒;而0.01%新洁尔灭则无灭活作用;(4)5%和2.5%的来苏尔可灭活两种病毒;但1.25%来苏尔灭活rADV病毒需75min;(5)紫外线照射大于20min可有效灭活rHSV,但对rADV无灭活作用。结论无包膜病毒与有包膜病毒在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是不同的;两种模式病毒对各消毒液的抵抗能力也不尽相同,应根据病毒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灭活方式。
李媛梅国勇姜慧英王桂荣田婵韩露韩卫芳魏强周永运武桂珍王克霞韩俊
关键词:生物安全消毒剂灭活
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
李兰娟舒跃龙管轶冯子健袁国勇高福袁正宏王宇余宏杰王大燕高海女王辰郑树森杨仕贵杨维中曹彬陈鸿霖李群朱华晨周剑芳刘翟高荣保吴南屏胡芸文姚航平张曦俞亮郑书发吴凡卢洪洲王嘉夏时畅崔大伟白天梁伟峰林赞育武桂珍揭志军郭静杜启泓盛吉芳刁宏燕向妮娟杨益大赵翔汤灵玲邹淑梅余斐朱丹华
新发突发传染病始终是全球安全的重大威胁和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2003年中国SARS的惨痛教训记忆犹新。为了有效应对新发传染病,项目组承担国家任务,创建国家平台,汇聚国家力量,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协同攻关。2013年春,长三...
关键词:
关键词:禽流感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