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泉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麻醉
  • 1篇医院内
  • 1篇增强CT检查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镜
  • 1篇支气管镜检
  • 1篇支气管镜检查
  • 1篇支气管肿瘤
  • 1篇置换术
  • 1篇伤患者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生理
  • 1篇生理特点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并发
  • 1篇术后并发症
  • 1篇双频指数
  • 1篇托烷司琼
  • 1篇气管

机构

  • 7篇胜利油田中心...

作者

  • 7篇林泉
  • 4篇徐伟民
  • 3篇刘克
  • 2篇刘德功
  • 2篇王大龙
  • 1篇郑观荣
  • 1篇孙志明
  • 1篇郝兴亮
  • 1篇刘国庆
  • 1篇冯涛
  • 1篇董红果
  • 1篇袁振涛
  • 1篇张帅帅
  • 1篇王世寿
  • 1篇蔺景双
  • 1篇陈燮
  • 1篇崔丽华
  • 1篇张海山
  • 1篇张建
  • 1篇葛冬梅

传媒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控制性降压在全麻下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评价控制性降压在全麻下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的早期临床结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行全麻下TK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控制性降压组和常规组,每组60例。控制性降压组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进行控制性降压,不使用止血带,常规组全程使用止血带。比较两组临床表现,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实验室肾功检测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控制性降压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21.67%vs 48.33%,P<0.05)。控制性降压组术中输液量[(750.83±100.63)ml vs(1006.67±103.93)ml,P<0.05]、出血量[(145.17±31.81)ml vs(246.33±49.95)ml,P<0.05]和术后24 h引流量[(213.33±25.29)ml vs(260.67±30.08)ml,P<0.05]均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尿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方面,两组患者在麻醉前、诱导10 min时MAP、HR均无明显差异(P<0.05),控制降压5 min和10 min时,控制性降压组的MAP、HR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停止降压10 min两组间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控制性降压组的HR仍然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检测方面,术后1、24h控制性降压组的Cr、BUN、Cys-C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而GFR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在全麻下TKA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效果良好,对肾脏有一定保护作用。
刘克徐伟民林泉钟梦霞王大龙张金龙叶文学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全身麻醉控制性降压
脑电双频指数反馈调控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老年人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近年来,脑电双频指数(BIS)技术应用于临床麻醉的监测日益广泛,但应用于无痛胃镜的报道较少.本研究选择实施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用BIS作为反馈控制变量,旨在观察反馈调控丙泊酚靶控输注(TCI)静脉麻醉在无痛胃镜中的临床效果.
徐伟民林泉刘德功刘国庆葛冬梅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丙泊酚靶控输注胃镜
麻醉科引领医院内紧急气道管理立体体系的建立
郑观荣徐为民董红果林泉王大龙张海山陈燮刘克袁振涛张帅帅孙志明车磊张俊龙
无痛支气管镜检查9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多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患者咳嗽明显,痛苦比较大。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患者痛苦小,容易接受,内镜操作医生操作更加容易。我院呼吸内科与麻醉科合作,自2010年5月19日至2011年9月26日共完成无痛支气管检查98例,现总结如下。
张建林泉郝兴亮王世寿冯涛崔丽华蔺景双
关键词:支气管镜检查麻醉麻醉全身支气管肿瘤
艾司氯胺酮和右美托咪定在小儿增强CT检查中的镇静效果比较被引量:18
2021年
目的比较艾司氯胺酮和右美托咪定在小儿增强CT检查中的镇静效果。方法将60例行增强CT检查的3~6岁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检查前试验组给予艾司氯胺酮0.5 mg·kg^(-1)静脉推注,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定2μg·kg^(-1)经鼻滴入,待患儿进入合适镇静深度后开始进行增强CT检查。记录给药前(T_(0))、检查开始前(T_(1))、检查过程中(T_(2))、检查结束时(T_(3))以及苏醒时(T_(4))的脉搏氧饱和度(SpO_(2))和心率(HR),镇静起效时间、CT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检查过程中患儿配合程度、需补救镇静情况、患儿家属满意度等。观察给药后呼吸抑制、苏醒期烦躁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各观察时点2组SpO_(2)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 0.05)。T_(0)时,2组HR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与T_(0)时相比,试验组HR在T_(1)~T_(3)显著升高(P <0.05),T_(4)时恢复至T_(0)水平;对照组HR在T_(1)~T_(4)显著降低(P <0.05),且低于试验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显著缩短(P <0.05),患儿配合度、家属满意率更高(P <0.05)。整个检查过程和苏醒期,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艾司氯胺酮和右美托咪定在小儿增强CT检查中均可提供满意镇静,与右美托咪定经鼻给药相比,艾司氯胺酮0.5 mg·kg^(-1)静脉给药可缩短镇静起效时间,患儿苏醒更迅速。
刘克徐伟民林泉盖志辉叶文学
关键词:儿童增强CT检查
颅脑外伤患者的麻醉体会
2010年
随着交通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外伤患者逐年增加,特别是颅脑外伤,有时需要紧急处理.需要外科手术的干预,颅脑外伤患者的麻醉既要考虑到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也要充分认识颅脑外伤对全身重要器官的影响,保证围术期安全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刘德功林泉徐伟民
关键词:脑外伤患者麻醉解剖生理特点颅脑外伤神经系统
托烷司琼预防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相关因素,应用托烷司琼对比恩丹两酮效果,以降低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程度。方法:双盲的研究方法,将80例择期行腔镜手术患者(其中妇科腹腔镜手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各40例)随机分成2...
林泉
关键词:腹腔镜术术后并发症托烷司琼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