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龙
- 作品数:21 被引量:166H指数:8
- 供职机构: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 刘克王大龙张帅帅孙志明赵巍
- 微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4年
- 右美托咪定(DEX)是新型高选择性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和抗焦虑作用。DEX与α2、α1肾上腺受体结合的比例是1 620∶1,与α2肾上腺受体的亲和力是可乐定的8倍,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及稳定血流动力学的作用〔1〕。本研究观察微量DEX复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临床效果。1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和签署知情同意书,
- 王大龙郑观荣程颖张海山徐伟民葛维鹏
- 关键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
- 腹腔镜手术丙泊酚和依托咪酯静脉麻醉效果比较及对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的影响被引量:14
- 2021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丙泊酚和依托咪酯静脉麻醉的效果比较及对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广饶县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8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40例(丙泊酚组),采用依托咪酯静脉麻醉40例(依托咪酯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诱导后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1、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依托咪酯组意识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睁眼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和言语应答时间均明显短于丙泊酚组[(57.48±2.63)s比(86.17±7.41)s、(4.39±2.56)min比(6.42±2.58)min、(5.39±2.56)min比(9.42±2.58)min、(5.21±1.99)min比(8.75±2.54)min和(8.39±2.56)min比(13.42±2.5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托咪酯组气腹后0.5、1.0和1.5 h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水平明显低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托咪酯组插管后收缩压、舒张压和血氧饱和度(SpO2)均明显高于丙泊酚组[(78.42±4.68)mmHg(1 mmHg=0.133 kPa)比(74.11±6.63)mmHg、(132.86±8.71)mmHg比(111.24±3.56)mmHg和0.982±0.032比0.953±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托咪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丙泊酚组[17.5%(7/40)比47.5%(1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丙泊酚静脉麻醉相比,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依托咪酯静脉麻醉时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麻醉效果更好,有效抑制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的释放,且安全性较高。
- 高丽英王大龙孙雅静
- 关键词:二异丙酚依托咪酯麻醉静脉一氧化氮内皮缩血管肽1
- 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静脉全身麻醉在大面积烧伤病人切痂植皮术中的应用
- 王大龙
- 关键词:氯胺酮烧伤
- 双针穿刺臭氧注射结合等离子射频治疗盘源性腰腿痛的临床研究
- 目的:通过对椎间盘源性腰腿痛采用不同微创介入技术治疗进行临床观察,探讨椎间盘双针穿刺注射臭氧结合低温等离子靶点射频消融治疗椎间盘源性腰腿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盘源性腰腿痛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
- 葛维鹏郑观荣张海山杜梅青王大龙徐伟民董红果徐立王帅刘克
- 关键词:等离子射频臭氧双针
- 右美托咪定对大面积烧伤病人静脉全麻切痂植皮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大面积烧伤病人静脉全麻切痂植皮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大面积烧伤削痂植皮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均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S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诱导前10分钟D组静脉泵注负...
- 王大龙
- 奥赛利定联合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衰弱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康复质量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评价奥赛利定联合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衰弱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PFNA内固定术老年衰弱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麻醉前5 min,试验组静脉注射奥赛利定1 mg,对照组注射舒芬太尼5μg,所有患者均行全身麻醉并实施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记录术前24 h和术后2、6、24、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情况;检测术前和术后2、24 h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记录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恢复质量量表(QoR-15)评分评估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显著减少(P<0.05)。与术前24 h相比,2组术后2~48 h VAS评分均不同程度下降(P<0.05),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与术前24 h相比,2组术后2、24 h的IL-6、TNF-α和CRP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QoR-15评分增加,且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赛利定联合髂筋膜间隙阻滞应用于老年衰弱患者PFNA内固定术,安全有效,能减轻术后急性疼痛,减少不良反应,有利于早期康复。
- 刘克王帅张帅帅孙志明王大龙叶文学
- 关键词:镇痛衰弱
- 右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40例,采用硬腰联合麻醉,术后进行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随机分为DEX+罗哌卡因组(D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穿刺置管,接PCA电子泵经导管持续给药,D组泵内药物配方:0.125%罗哌卡因240 ml+DEX 4μg/kg,R组泵内药物配方:0.125%罗哌卡因240 ml。两组均给予负荷剂量20 ml(泵内抽取),然后按背景输注剂量4 ml/h,PCA每次1 ml,锁定时间15 min,持续镇痛48 h。记录病人术后4、8、12、24、48 h静息状态和持续被动运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分、肌力分级、Rasmay镇静评分、患肢膝关节主动屈曲的角度、不良反应、额外镇痛等情况。结果术后8、12、24 h D组患者静息状态下VAS评分(RVAS)和持续被动运动VAS评分(PVAS)明显低于R组(P<0.05)。术后4、8、12 h D组患者Rasm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R组(P<0.05)。术后12、24、48 h D组患者主动关节屈曲角度均大于R组(P<0.05)。R组术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大于D组(P<0.05)。结论 DEX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可以产生有效的镇痛、镇静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王大龙张海山程颖郑观荣徐伟民葛维鹏
- 关键词:股神经阻滞全膝关节置换术镇痛罗哌卡因
- 控制性降压在全麻下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评价控制性降压在全麻下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的早期临床结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行全麻下TK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控制性降压组和常规组,每组60例。控制性降压组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进行控制性降压,不使用止血带,常规组全程使用止血带。比较两组临床表现,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实验室肾功检测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控制性降压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21.67%vs 48.33%,P<0.05)。控制性降压组术中输液量[(750.83±100.63)ml vs(1006.67±103.93)ml,P<0.05]、出血量[(145.17±31.81)ml vs(246.33±49.95)ml,P<0.05]和术后24 h引流量[(213.33±25.29)ml vs(260.67±30.08)ml,P<0.05]均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尿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方面,两组患者在麻醉前、诱导10 min时MAP、HR均无明显差异(P<0.05),控制降压5 min和10 min时,控制性降压组的MAP、HR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停止降压10 min两组间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控制性降压组的HR仍然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检测方面,术后1、24h控制性降压组的Cr、BUN、Cys-C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而GFR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在全麻下TKA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效果良好,对肾脏有一定保护作用。
- 刘克徐伟民林泉钟梦霞王大龙张金龙叶文学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全身麻醉控制性降压
- 无阿片类药物麻醉在非插管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评价无阿片类药物麻醉在非插管胸腔镜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19年11月在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行胸腔镜下单侧肺叶切除术(肺叶、肺段楔形)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阿片麻醉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无阿片麻醉组采取无阿片类药物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对照组行传统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满意度、手术视野暴露满意度、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喉罩)时间、术毕主动下床活动时间和出院时间;记录术中及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两组的麻醉效果、手术视野暴露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毕下床活动时间和出院时间比较,无阿片麻醉组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呛咳、低氧血症、二氧化碳蓄积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心血管不良事件无阿片麻醉组7例,对照组2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呼吸抑制、躁动、头晕、皮肤瘙痒患者比较,无阿片麻醉组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 h内无阿片麻醉组恶心和呕吐的发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阿片类药物麻醉应用于非插管胸腔镜手术安全可行,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 刘克叶文学郑观荣王大龙张帅帅刘新泽王宁
- 关键词:非气管插管胸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