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娜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同创
  • 2篇企业
  • 2篇协同创新
  • 2篇产学研
  • 1篇动态能力
  • 1篇以人为本
  • 1篇人为本
  • 1篇胜任力
  • 1篇胜任力模型
  • 1篇胜任力研究
  • 1篇人才测评
  • 1篇子系统
  • 1篇系统动力学
  • 1篇协同度
  • 1篇协同度模型
  • 1篇力模型
  • 1篇领导力
  • 1篇民营
  • 1篇民营企业
  • 1篇竞争优势

机构

  • 5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杨晓娜
  • 2篇彭灿
  • 1篇路乐伟
  • 1篇罗明亮
  • 1篇温芳芳
  • 1篇杨红

传媒

  • 2篇科技创业月刊
  • 1篇系统工程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江苏省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动态模拟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通过分析各创新主体的职能,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实施情况进行实证仿真研究。动态仿真模拟发现:(1)增加政府对科技投入强度,增加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强度,均有利于实现各创新主体职能,但增加前者时,其效果更加明显;(2)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资金投入中,政府依然是资金的主要来源;(3)江苏省区域产学研协同程度还比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各创新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意识。
杨晓娜杨晓娜彭灿杨红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
数字领导力与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025年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领导力是企业创造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帮助有效实现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以黄河流域区域内的企业为样本,探讨分析了数字领导力与企业创造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以及数字化转型和动态能力在两者之间的作用。结果发现:数字领导力对企业创造可持续竞争优势有积极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在两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动态能力不仅正向调节数字领导力与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关系,还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研究揭示了数字领导力与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影响机制,不仅丰富了数字创新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也为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打造可持续竞争优势提供支持和参考。
杨晓娜温芳芳吕潮林
关键词:动态能力可持续竞争优势
“孝工资”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2012年上半年,"孝工资"以一个新名词的形式出现在网络中并成为焦点。对此,各界人士见仁见智。有人认为企业此做法动机不纯,有笼络人心、合理避税之嫌等;而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激励员工的方式,是可以打造企业以人为本的美好形象方式之一,因为它传承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德。无论网络评价如何,"孝工资"的概念界定以及理论研究目前还是一片空白。对实施"孝工资"的利弊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企业提供帮助。
杨晓娜罗明亮路乐伟
关键词:以人为本企业
民营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的人事管理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如何能够真正地实现“位得其人,人尽其才,适才适所,人事相宜”的目标?这就需要从理想的核心团队中找出胜任力模型。虽然对管理人员胜任力的...
杨晓娜
关键词:民营企业胜任力模型人才测评
产学研协同创新协同度评价——基于中国实际数据被引量:4
2023年
科学评价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协同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基于耦合协调(同)度模型,构建了一个新的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协同度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和1998-2018年有关统计数据,对中国29个省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协同度进行了定量评价、横向比较和具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构建的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协同度评价体系(其由基于耦合协同度模型的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协同度评价模型及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权重确定方法构成)优于前人的同类评价体系;(2)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协同度与其三个子系统的协同度(有序度)正相关,且与交互子系统有序度的正相关关系尤为明显;(3)根据协同度水平,可以将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划分为五种类型,这五种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特性明显不同。
杨晓娜彭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