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英
- 作品数:30 被引量:100H指数:5
- 供职机构: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鞍山市科技计划项目马鞍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神经F波传导速度联合空腹C肽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神经F波传导速度与空腹C肽(FC-P)水平联合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的30例T2DM合并DPN患者为观察组,30例T2DM未合并DPN患者为对照组,另募集同期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空白组。比较3组血清FC-P、餐后2 h C肽(PC-P)、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3组神经传导速度[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S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CV)]、F波速度。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发生DPN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DPN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FC-P、PC-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FBG、PBG、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对照组血清FC-P、PC-P水平均低于空白组,FBG、PBG、HbA1c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5)。观察组SCV、MCV及F波速度均最慢,对照组次之,空白组最快(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正中神经F波传导速度慢、FC-P水平低是糖尿病患者发生DPN的危险因素。正中神经F波传导速度(切点为48.05 m/s)联合FC-P(切点为1.61 pmol/L)时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患者发生DPN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9,敏感度为82.60%,特异度为88.40%。结论神经F波传导速度与FC-P水平联合检测能提高对T2DM患者发生DPN的预测价值,可用于早期DPN患者的诊断。
- 尤如芹徐竞李美英
- 关键词:F波C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运动神经感觉神经正中神经
- 替米沙坦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c-fos表达和神经保护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血管紧张素Ⅰ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小剂量替米沙坦治疗组2 mg/(kg.d)、大剂量替米沙坦治疗组10 mg/(kg.d)。通过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监测血压、梗死面积、c-fos的表达。结果小剂量替米沙坦组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适度下降,大剂量组则较为剧烈。小剂量替米沙坦组脑梗死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而大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大(P>0.05)。各组大鼠神经功能随时间推移逐渐恢复,但各组恢复程度不同,治疗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较好(P<0.05)。c-fos的表达随损伤好转逐渐降低,应用替米沙坦干预后c-fos表达较对照组减少,且小剂量替米沙坦组减少更明显。结论小剂量替米沙坦可以提供降低血压之外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减少c-fos表达,抑制缺血损伤后神经凋亡。大剂量替米沙坦无明显神经保护作用。
- 周曾夏峰李美英储照虎吴家幂胡成伍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AT1受体替米沙坦神经保护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 夏峰李美英丁绍青苏建华曹勇军陶代兰陈炼汤华萍
- 该项目根据头颅CT扫描结果,确定穿刺点及穿刺针长度,将工作区严格控制在血肿范围内,并减少手术过程中的盲区,对血肿进行高效液化,继而将血肿抽吸出颅。与传统脑外科手术相比,该技术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明显降低病死率,提高出血...
- 关键词:
- 关键词:颅内血肿高血压性脑出血CT扫描脑外科手术
- 青年脑卒中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的病因,为更好地治疗及有效地预防青年脑卒中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分析200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病因及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结果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家族史在青年脑卒中病因中的比例分别为59.0%、21.5%、22.5%、30.5%和24.5%。高血压患者发病前知晓率为70.3%,而治疗率只有25.3%。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是青年脑卒中的主要病因。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对预防青年脑卒中有重要意义。
- 凤兆海夏峰李美英苏建华
- 关键词:青少年卒中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与对照研究,并就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时机进行探讨。方法 将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O例)主要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30例)则采用单纯内科保守治疗。两组分别在入院初始和21天进行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6个月后随访,进行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治疗组死亡率及21天时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血肿的清除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个月后随访Barthel指数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显著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疗效好于单纯内科保守治疗。基底节区出血、出血量在30~60 ml者,手术效果较好。发病6~48小时是较好的手术时机。
- 夏峰李美英丁绍青苏建华曹勇军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清除术手术时机微创术
- 前循环血管取栓再通后恶性脑水肿的危险因素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ALVOS)早期血管内治疗(EVT)后出现恶性脑水肿(MBE)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08—2022-05就诊于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早期血管内治疗后血管成功再通的前循环ALVOS患者,分析临床资料以及预后情况,比较恶性水肿组与非恶性水肿组基线资料及术前外周血结果,采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EVT再通后恶性脑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ROC曲线对术前NLR、FAR及NLR联合FAR预测ALVOS患者血管再通后出现恶性水肿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NLR和FAR的AUC分别为0.784和0.739。NLR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61%和74.36%,FAR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22%和74.36%。当NLR和FAR两个指标进行联合预测时,AUC为0.816,大于NLR和FAR单独预测时的AUC,联合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57%和87.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卒中史的患者出现恶性水肿概率高于无卒中史者(OR=184.461,95%CI:2.565~13263.614);房颤患者出现恶性水肿率高于无房颤患者(OR=435.610,95%CI:4.181~45388.026);入院时NIHSS评分越高,患者出现恶性水肿的概率越高(OR=2.239,95%CI:1.379~7.607);NLR越大,患者出现恶性水肿的概率越大(OR=3.481,95%CI:1.264~9.585)。结论术前NLR和FAR增高可用于预测急性前循环血管闭塞患者取栓再通后恶性脑水肿,当两个指标联合预测时效果更佳。卒中史、房颤、高NIHSS评分、高NLR为患者出现恶性水肿的危险因素。
- 项良旭李美英凤兆海徐竞郑颖炜李志德
- 关键词:前循环
- 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起始处或锁骨下动脉狭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或锁骨下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例后症状性椎动脉或锁骨下动脉近端严重狭窄的患者,狭窄率≥70%,应用药物治疗无效,给予支架进行治疗。术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彩超或DSA对支架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再狭窄、术后用药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10例患者的14处重度狭窄均成功置入支架,成功率100%。术前狭窄率70%~90%,平均为(81.25±9.654)%;术后狭窄率0~20%,平均为(5.00±7.977%),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36个月,无后循环缺血事件发生。随访DSA,支架内轻度再狭窄1例。术后30dMalek评分中1分者8例,2分者2例,3个月、6个月Malek评分1分9例,而2分者为1例。结论应用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或锁骨下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短期内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明显、预后良好。
- 李美英夏峰凤兆海苏建华徐竞
- 关键词:支架成形术椎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狭窄
- 脑干梗死7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脑干梗死以交叉瘫为特征,即病灶同侧的脑神经瘫及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因脑干的神经核较密集,脑干梗死常有脑神经核和锥体束同时受损,出现交叉瘫。随影像学技术的进展,临床逐渐观察到一些脑干梗死并无脑干局部定位体征,而常有中枢性面瘫、中枢性舌瘫、偏身运动和(或)偏身感觉障碍等非交叉性的体征。遵循经典定位理论临床常将此类梗死误定位于对侧大脑半球。本文对此类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危险因素、治疗和预后进行了初步探讨。
- 毕茂芳夏峰李美英
- 关键词:脑干梗死
- 主动脉夹层致脊髓及下肢缺血2例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主动脉夹层十分严重,病死率高,如引起内脏及肢体缺血,病死率更高。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前区或胸背部突然出现持续性撕裂样剧痛,且疼痛部位随夹层进展的行径而改变。由于夹层破口位置及中层撕裂的范围大小不一样,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易漏诊和误诊。主动脉夹层致脊髓缺血及肢体缺血而收治神经内科病例较少,现报道如下。
- 苏建华李美英凤兆海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脊髓缺血下肢缺血
- 延髓内侧梗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延髓内侧梗死(MMI)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例双侧MMI及3例单侧MMI的病例,分析MMI病例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5例MMI患者给予氯吡格雷加阿斯匹林双联抗血小板,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类(立普妥)调脂治疗。结果MMI临床表现无特异性,MMI好发于高龄患者,严重的病例除肢体瘫痪等表现外,还会出现吞咽呼吸困难,常见危险因素为糖尿病、高血压。结论 MMI临床少见,尚未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MMI经典的临床表现为病灶对侧肢体瘫痪、深感觉障碍及病灶同侧舌瘫,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行核磁共振检查可尽早诊断MMI,对治疗及判断预后有帮助。
- 汤华萍李美英夏峰苏建华
- 关键词:脑梗死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