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得溪
- 作品数:28 被引量:169H指数:8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我国院前急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6
- 2008年
- 最近发生在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向我们提示了人类对自然灾害发生的无奈和生命的脆弱,救灾过程体现出国家和社会对生命的尊重和敬重,成功的救治又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同时,也对从事急救工作的医护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突发公共安全事故、突发心脑疾病等急危重症发生时,怎样在最短的的时间内把最有效的治疗送到病人身边,实现“黄金1小时”和“白金10分钟”的救治,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和减少残疾率。
- 李得溪张俊晶谭福勇
- 关键词:院前急救自然灾害医护工作者急救工作急危重症心脑疾病
- 腹部穿透伤保守治疗30例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腹部穿透伤保守治疗指征,总结辅助检查在治疗过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同一治疗小组于2006年8月至2010年10月保守治疗30例腹部穿透伤的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成功25例,中转手术5例。所有保守治疗成功病人于入院24-72h出院。结论保守治疗应成为腹部穿透伤治疗的手段之一,严格掌握指征、动态观察是安全实施这一治疗手段的关键。
- 张俊晶李得溪乔建梁牛剑祥王相成杨舟武兵兵
- 关键词:创伤贯通性腹部诊断显像
- 头高30°体位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分析评价头高30°体位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临床应用中的优越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2008年我院施行的头高30°体位小切口胆囊切除术558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58例切口长3~4cm,手术时间为(20.0±10.0)min。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当日可下床活动,无并发症发生,切口愈合良好。结论头高30°体位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可优化手术操作步骤,从而进一步缩小胆囊切口,缩短手术时间。此外,此种体位易于施行,适合临床广泛开展。
- 孟兴凯乔建梁张俊晶李得溪
- 关键词:体位微创胆囊切除术小切口
- 急救医学的现状与未来
- 急救医学是一门与许多医学专科交叉、渗透、新型的综合性边缘医学学科,各方面尚不健全和完善。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医学体制改革的深入,社区医疗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渐规范,很多慢性病、多发病、常见病在社区医疗机构中得到有效的...
- 李得溪许贵存杨继文郑俊全刘旭东武兵兵
- 文献传递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腺脑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5年
- 胰腺脑病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预后差。目前关于胰腺脑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有胰酶学说、细胞因子学说、营养缺乏学说、细菌和真菌感染学说、低氧血症与微循环障碍和组织代谢紊乱学说等,但尚未有哪一种学说能独立阐明其发病机制。笔者主要综述近几年来发展的各种学说。
- 刘补报李得溪
- 闭合性胰腺损伤诊疗现状被引量:5
- 2011年
- 胰腺损伤大体可分为开放性胰腺损伤、闭合性胰腺损伤以及特殊胰腺损伤,如医源性胰腺损伤等.与其他分类相比,闭合性胰腺损伤是和平年代最主要的胰腺损伤,常由于交通事故、暴力袭击等原因造成,诊断及治疗更为棘手,因而备受外科医师关注.近几年,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手段呈现多样化,治疗理念也不断更新,为此,本文对闭合性胰腺损伤诊疗现状作一综述.
- 张俊晶孟兴凯李得溪伊锁恒许贵存牛剑祥
- 关键词:闭合性胰腺损伤诊疗交通事故外科医师医源性
- 美克耳氏憩室的诊断与治疗
- 1997年
- 李得溪张雪峰于清
-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回盲部胃切除单纯切除术肠套迭无合并症
- 注重各个环节全面提升院前急救水平被引量:3
- 2010年
-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挽救和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缓解病人的疼痛,防止转运途中的再损伤。急危重症病人的生死存亡与院前急救的质量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科学规范的院前急救不仅能有效的提高救治水平,还能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 李得溪张俊晶武兵兵谭福勇王勇王琦武永胜
- 关键词:急救
- 十二指肠损伤18例诊治体会
- 2011年
-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损伤18例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5例为术前诊断(27.8%),术中诊断13例(72.2%)。治愈16例(88.9%),死亡2例(11.1%),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5.6%),感染性休克死亡1例(5.6%)。结论十二指肠损伤术前诊断困难;尽早实施手术,选择恰当的损伤修复方式、缩短手术时间、有效的十二指肠减压和充分的引流是治疗的关键。
- 许贵存王勇李得溪
- 关键词:十二指肠
- β-七叶皂苷钠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研究β-七叶皂苷钠(β-aescin,β-A)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后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8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I/R对照组和I/Rβ-A预处理组,每组按I/R不同时点(0,1,2h),观察组织病理损害,Haglund评分,肠含水率,肠毛细血管通透性,肠黏膜上皮细胞调亡率,血清TNF-α,IL-6含量变化及生存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预处理组的肠黏膜组织病理损害,肠含水率,毛细血管通透性,血清TNF-α,IL-6水平(P<0.01)及肠黏膜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而且生存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β-A对肠I/R后肠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细胞因子,降低I/R后毛细血管通透性及降低肠黏膜细胞调亡率有关。
- 张信来刘陶迪罗力李得溪候明星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Β-七叶皂甙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毛细血管通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