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景国强

作品数:11 被引量:115H指数:3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重症
  • 3篇重症患者
  • 3篇肺炎
  • 2篇新型冠状病毒
  • 2篇通气
  • 2篇护理
  • 2篇疾病
  • 2篇冠状
  • 2篇冠状病毒
  • 2篇病毒
  • 2篇病患
  • 1篇带教
  • 1篇带教模式
  • 1篇低年资
  • 1篇低年资护士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血
  • 1篇低氧血症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凝血

机构

  • 11篇滨州医学院附...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博兴县人民医...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滨州市人民医...
  • 1篇西安医学院

作者

  • 11篇景国强
  • 2篇商全梅
  • 2篇代冰
  • 1篇刘莉
  • 1篇孙吉花
  • 1篇梁宗安
  • 1篇王胜昱
  • 1篇张德刚
  • 1篇王云文
  • 1篇王启星
  • 1篇贾灵芝
  • 1篇邢树礼
  • 1篇高云秀
  • 1篇夏金根
  • 1篇徐燕平
  • 1篇葛慧青
  • 1篇张家栋
  • 1篇李雪梅
  • 1篇于妍洁
  • 1篇孙运良

传媒

  • 2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毕业后医...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硝酸咪康唑阴道用缓释凝胶的制备及初步效果观察
2021年
[目的] 建立硝酸咪康唑缓释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对白念的小鼠模型阴道炎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用聚卡波菲、甘油为基质材料进行硝酸咪康唑缓释凝胶的制备;对该剂型中主药成分硝酸咪康唑进行释放度及含量的测定,测定方法是用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白念模型,用裸眼进行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在0.050~0.80mg.mL-1之间,硝酸咪康唑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9%(RSD=0.58%),并进行了日内和日间的精密度试验。所制凝胶100μL、200μL均能对相关症状有良好的减轻,与对照药物比较,统计学方面的意义比较明显。 [结论] 该缓释凝胶剂型研制方法较简单,处方组成较合理,并且稳定性较好。且对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小鼠模型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徐燕平邢树礼孙艳青谢春杰景国强
关键词:硝酸咪康唑缓释凝胶白色念珠菌
《成人危重症患者的雾化吸入治疗:关于各种呼吸支持模式下雾化给药策略的共识》要点解读
2024年
如何在接受各种呼吸支持的同时优化雾化给药策略是临床关注的难点。《成人危重症患者的雾化吸入治疗:关于各种呼吸支持模式下雾化给药策略的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涵盖了有创通气、无创通气和经鼻高流量氧疗3种呼吸支持方式下的雾化给药优化策略,包括了雾化装置选择、雾化装置安放位置、温湿化的设置、药物剂量调整及装置正确操作要点等方面。该共识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有助于规范危重症患者的雾化吸入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并增加安全性。文章将对共识中的推荐要点分别从共性及个体化角度进行归纳解读。
景国强吕姗刘凯代冰李洁
关键词:成人危重症雾化吸入治疗有创通气无创通气
浅谈护理PBL临床教学中导师的职责与功能定位
PBL 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式教育,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导师(Tutor)的讲授。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遇到的挑战是复杂多样的,难以预料的,需要护生不断寻求知...
景国强刘莉曹晓晴
床边判断重症患者盲插鼻肠管尖端通过幽门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研究重症患者盲插螺旋形鼻肠管判断导管尖端通过幽门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176例盲插螺旋形鼻肠管重症患者,在置管过程中,通过床边综合判断方法(注气听诊法联合胃液或小肠液pH测试法)初步确定导管尖端通过幽门在肠道,最后经X线证实,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对于176例盲插螺旋形鼻肠管患者,床边综合判断方法鼻肠管位置通过幽门成功率89.20%(157例),失败率10.80%(19例);其中成功的157例中有117例(74.54%)通过肠内肠液监测pH值碱性;40例(25.48%)患者肠内未抽出肠液。结论通过床边综合判断方法判断导管尖端通过幽门的准确率高,操作简便易行,避免了反复X线照射等对于患者射线吸收及经济负担等不利影响,对临床判断盲插鼻肠管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贾灵芝李雪梅景国强李娜
关键词:重症患者盲插鼻肠管肠内营养PH值
品管圈带教模式在ICU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带教模式在ICU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护生随机分成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采用品管圈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学习效果及对带教工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操作考核成绩、整体护理考核成绩及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带教模式在ICU临床护理教学中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张晓明景国强徐瑞孙运良
关键词:品管圈ICU护理临床教学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合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被引量:3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COVID-19)的传播扩散形势经过国家积极有效的防控举措被有效的扼制。目前COVID-19的病理生理改变并未明确,重症患者除伴有重症肺炎以外,常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如心功能不全、肾功能损伤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此类患者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更多的护理照护,2020年3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COVID-19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护理规范[2]给临床护理提供了指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一种特殊类型,被定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型。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倾向,其他临床表现包括贫血、感染以及其他白细胞浸润有关表现。APL患者DIC的发生率高达60%,其引发的脏器出血是导致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3]。作为山东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现回顾总结1例COVID-19合并APL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经验,为在一线的护理同仁提供借鉴,以提高该类患者的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景国强王云文赵乐伟单勇刘文玉曹海燕商全梅陈晓琳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某三级医院呼吸内科病区的慢阻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对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1∶1配对非感染病例,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1499例慢阻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8例,且均找到匹配病例,医院感染率为7.87%;例次感染率为8.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近期住过重症监护病房(ICU)、肺功能分级重或极重度、恶性肿瘤、合并其他肺部疾病、留置导尿管、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无创通气及低蛋白血症10种因素是慢阻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慢阻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6种:肺功能分级、恶性肿瘤、合并其他肺部疾病、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低蛋白血症、无创通气。结论医务人员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积极治疗合并症,加强营养支持,重视肺功能的评估,掌握无创呼吸机的最佳脱机时间并做好消毒工作,以减少慢阻肺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葛永春许红梅孙吉花高云秀景国强刘欣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医院感染
新冠肺炎疫情下“微课”翻转课堂在创伤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索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微课"翻转课堂在创伤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2—5月在创伤骨科轮转的20名住院医师作为试验组,随机抽取2019年同期的轮转医师20名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比较翻转课堂在创伤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在病史采集、专科查体、技能操作和理论知识4个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我认知能力评价方面,试验组各项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冠肺炎疫情下,"微课"翻转课堂模式在创伤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仍需不断完善,以期能够更好地提升住院医师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带教质量。
马明亮于妍洁景国强张德春张德刚
关键词:创伤骨科
床头抬高角度指示器设计与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有研究显示,行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在无禁忌情况下,维持30°-45°的床头角度,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建议将30°-45°作为重症患者的常规护理体位,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护士床头抬高≥30。的依从性较差,且对床头抬高角度的判断主要采用准确率较低的目测法。
景国强张家栋
关键词:床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重症患者机械通气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使用管理专家共识被引量:71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由于SARS-Co V-2感染导致的肺炎,其重型及危重型患者常合并有低氧血症和呼吸困难,需要接受正确的呼吸支持治疗。对于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ula,HFNC)相比传统氧疗有较大优势,其可以降低插管率和90天死亡率,在MERS-Co V肺炎及H1N1肺炎的救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倪忠秦浩李洁王启星王俊景国强徐亮代冰王胜昱葛慧青夏金根刘凯何国军陈荣璋方毅敏梁宗安陈荣昌张伟罗凤鸣
关键词:H1N1肺炎患者低氧血症危重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