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益芬 作品数:20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 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TOPO 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在苯中毒致造血毒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拓扑异构酶(TOPO)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SP1、ATF-2、SP3、NF-YA、NF-M、P53、CMYB、C-JUN、ICBP90)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在苯中毒致造血毒性中的作用。方法:25例临床慢性苯中毒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为病例组,25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为对照组,染色质免疫沉淀分析(Ch IP)技术探讨TOPOⅡα启动子各调控因子组蛋白甲基化水平的变化,RT-PCR法测定TOPO Ⅱα启动子各调控因子m RNA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TOPO 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NF-M、C-JUN组蛋白H3K4甲基化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1、ATF-2、SP3、NF-YA、P53、C-MYB、ICBP90组蛋白H3K4甲基化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SP1、NF-M组蛋白H3K9甲基化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ATF-2、SP3、NF-YA、P53、C-MYB、C-JUN、ICBP90组蛋白H3K9甲基化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2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TOPO 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SP1、NF-YA、C-MYB、NF-M及C-JUN m RN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TF-2、ICBP90 m RNA表达水平不变(P>0.05),SP3、P53 m RNA表达水平则升高(P<0.05或P<0.01)。结论:1慢性苯中毒TOPO 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组蛋白化学修饰水平的改变伴随着调控因子m RNA水平的变化。2TOPO 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在苯中毒所致的造血毒性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施益芬 郑周懿 陈晶晶 钱珊瑚 历嘉琪 俞康关键词:苯 组蛋白甲基化 骨髓联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救治超常体重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血液疾病,尤其是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vSAA),病情凶险,1年死亡率达90%以上。随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用于SAA的治疗,SAA的长期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 陈怡 叶海格 施益芬 沈志坚 俞康关键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文献传递 苯中毒骨髓单个核细胞TOPO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组蛋白乙酰化修饰的改变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职业性苯中毒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拓扑异构酶(TOP0)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组蛋白乙酰化修饰的改变。方法25例职业性苯中毒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为苯中毒组,25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为对照组,染色质免疫沉淀分析法检测TOPOⅡα启动子各调控因子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TOP0Ⅱα启动子各调控因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苯中毒组rr0P0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特化蛋白l(SPl)、活化转录因子2(ATF-2)、特化蛋白3(sP3)、核因子YA(NF-YA)、抑癌基因转录因子P53、原癌基因转录因子c-MYB、ccAAT盒结合蛋白IcBP90、NF-M组蛋白H4、H3乙酰化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JUN组蛋白H4、H3乙酰化水平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苯中毒组TOP0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SPl、NF-YA、C-MYB、C-JUN及NF-MmRN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ATF.2、ICBP90mRNA表达水平不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3、P53mRNA表达水平则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职业性苯中毒TOP0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组蛋白化学修饰水平的改变伴随着调控因子mRNA水平的变化;(2)TOP0Ⅱd启动子调控因子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可能在苯中毒所致的造血毒性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施益芬 钱珊瑚 厉嘉琪 俞康关键词:中毒 组蛋白类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随访中的意义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随访中的作用。方法:2005-2015年在我院对130例原发性DLBCL患者进行一线化疗,并随访观察。结果:130例患者中有40例(30.8%)在随访时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12.5(1~101)个月。复发时LMR的最佳界值为2.8,其曲线下面积为0.804(P=0.001)。LMR〈2.8的患者复发率较LMR≥2.8的患者明显升高,其1年内的复发率分别为26.8%和10.1%(P=0.019);2年内的复发率分别为41.5%和14.6%(P=0.001);5年内的复发率分别为51.2%和18.0%(P=0.000)。多因素分析发现随访时LMR和LDH与复发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2.546和2.708。低LMR值与较短总生存期及无进展期生存有关,LMR〈2.8提示不良的预后(总生存期:P=0.000;无进展生存期:P=0.000)。结论:LMR可以作为DLBCL一线化疗后的随访指标,LMR降低提示复发可能。 周淑娟 周郁鸿 马泳泳 汤丽苑 施益芬 孙岚 梁彬 陈怡 俞康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随访 预后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poisomerase Ⅱα Expression Silence and Benzene's Toxic on Stem Cells Benzene is a widely used chemical for the preparation of industrial and household products,and is a well-known... 施益芬 俞康文献传递 苯及代谢物对骨髓细胞拓扑异构酶Ⅱα表达和活性的影响 目的:通过苯及代谢物对体外培养条件下及临床苯中毒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 TOPOⅡα表达和活性影响的实验,探讨苯发挥造血毒性的可能机制。方法:50 μ mol/l 氢醌培养10h 的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为实验组Ⅰ,0 μ m... 施益芬 俞康关键词:苯 骨髓 文献传递 再障患者血清抑制物诱导骨髓基质细胞Fas表达与凋亡 2007年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血清抑制物对骨髓基质细胞Fas表达与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提纯的再障患者血清抑制蛋白组分加到培养7d的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体系中48h后,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骨髓基质细胞的Fas表达,以形态学观察和TUNEL法测定骨髓基质细胞的凋亡,并设正常对照。结果:20例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分别与0.1μg/ml、1μg/ml、10μg/ml的再障血清抑制蛋白组分共同培养后,Fas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66±4.2)%(P>0.05),(16.92±9.8)%(P>0.05),(49.4±10.5)%(P<0.01),而对照组为(14.4±7.8)%;凋亡细胞发生率分别为(5.6±1.6)%(P>0.05),(24.82±8.2)%(P<0.01),(43.3±9.8)%(P<0.01),对照组为(4.6±1.5)%。结论:再障患者血清抑制蛋白组分与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的凋亡有一定的量效关系。Fas-FasL系统可能是启动骨髓基质细胞凋亡的一条重要途径。 施益芬 俞康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 FAS 凋亡 氢醌对人骨髓单个核细胞拓扑异构酶Ⅱ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研究苯代谢物氢醌(hydroquinone,HQ)对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拓扑异构酶(TOPO)Ⅱα表达的影响,探讨TOPOⅡα在HQ所致造血毒性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 50μmol/LHQ处理的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为实验组,设立对照组(等体积灭菌蒸馏水培养),应用TOPOⅡ检测试剂盒检测TOPOⅡ的活力,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TOPOⅡα含量的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TOPOⅡα 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染色质免疫沉淀分析法(ChIp)检测TOPOⅡα含量的变化.结果 (1)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50 μmol/LHQ处理10 h后,TOPOⅡ的活力下降,TOPOⅡα含量以及TOPOⅡαmRNA水平分别为0.017±0.029、0.610±0.128,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TOPOⅡα含量降低伴随着TOPOⅡα启动子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的明显降低(分别为1.198±0.056、0.324±0.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伴有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的改变,分别为1.253±0.045、1.177±0.025;(3)HQ接触不同时间TOPOⅡαmRNA水平呈动态变化,且TOPOⅡα启动子水平的变化早于mRNA水平的变化.结论 HQ可抑制造血细胞TOPOⅡα的表达.组蛋白化学修饰水平的改变在苯代谢物所致的造血毒性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施益芬 俞康 陈怡 任行洲 毕来喜 钱红兰关键词:组蛋白类 氢醌对人骨髓单个核细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氢醌对人骨髓单个核细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活力、HDAC1和HDAC2 mRNA表达水平影响,以及加入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TSA)作用10h,HDAC活力、HDAC1和HDAC2 mRNA表达水平变化。方法采集正常人骨髓制备单个核细胞悬液,分0h对照组、氢醌3h组、氢醌6h组、氢醌12h组、氢醌24h组、氢醌+曲古抑菌素10h组、氢醌10h组,收集各组骨髓单个核细胞,提取细胞核蛋白和RNA,应用去HDAC试剂盒检测酶活力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DAC1和HDAC2 mRNA表达水平。结果氢醌3、6、12h组HDAC酶活力分别为0h对照组的1.31、1.53、1.148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除了氢醌24h组,氢醌3、6、12h组HDAC1 mRNA表达量分别为0h对照组的1.173、1.901、2.348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氢醌3h组和氢醌24h组HDAC2 mRNA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氢醌6h组和氢醌12h组的HDAC2 mRNA表达量分别为0h对照组的1.426、1.76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Q与TSA作用骨髓单个核细胞10h结果显示,与氢醌10h组比较,氢醌+曲古抑菌素10h组的HDAC活力降低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氢醌+曲古抑菌素10h组的HDAC活力升高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HQ与TSA作用骨髓单个核细胞10h,氢醌+曲古抑菌素10h组比氢醌10h组的HDAC1 mRNA表达水平下降26.9%,HDAC2 mRNA表达水平下降19.3%,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氢醌10h组及氢醌+曲古抑菌素10h组的HDAC2 mRNA和HDAC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氢醌作用骨髓单个核细胞,HDAC活力,HDAC1和HDAC2 mRNA表达水平增加;HDAC抑制剂TSA可以降低氢醌引起的HDAC活力以及HDAC1� 洪莉莉 俞康 颜情贤 徐希 施益芬 葛杭萍关键词:组蛋白类 去乙酰化酶 酶抑制剂 血宝含药血清和再障患者血清对骨髓基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血宝含药血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血清对骨髓基质细胞的影响。方法:提纯的再障患者血清抑制蛋白组分加到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体系48h后,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骨髓基质细胞形态学变化和TUNEL法测定骨髓基质细胞的凋亡。大鼠胃饲血宝7d后制成含药血清按比例加入培养液,培养骨髓基质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和通过计数了解血宝对骨髓基质细胞的刺激作用。结果:20例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分别与0.1、1、10!g/mL的再障血清抑制蛋白组分共同培养后,Fas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7±4.2)%(P>0.05)、(16.9±9.8)%(P>0.05)、(49.4±10.5)%(P<0.01),而对照组为(14.4±7.8)%;凋亡细胞发生率分别为(5.6±1.6)%(P>0.05)、(24.8±8.2)%(P<0.01)、(43.3±9.8)%(P<0.01),对照组为(4.6±1.5)%。血宝高、低剂量含药血清培养骨髓基质细胞5d后细胞计数分别为(5.0±0.5)×104(P<0.01)和(2.3±0.6)×104(P<0.05),空白对照组为(1.3±0.2)×104。结论:再障患者血清抑制蛋白组分与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的凋亡有一定的量效关系。推测Fas-FasL系统可能是启动骨髓基质细胞凋亡的一条重要途径,血宝具有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增殖的作用。 沈健 施益芬 俞康关键词:骨髓细胞 FAS 血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