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祎

作品数:16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正畸
  • 5篇矫治
  • 4篇拔牙
  • 3篇牙矫治
  • 3篇牙周
  • 3篇上气道
  • 3篇细胞
  • 3篇下颌
  • 3篇口腔
  • 3篇拔牙矫治
  • 2篇正畸学
  • 2篇托槽
  • 2篇镍钛
  • 2篇镍钛弓丝
  • 2篇颌骨
  • 2篇下颌骨
  • 2篇口腔正畸
  • 2篇弓丝
  • 2篇非拔牙矫治
  • 2篇EPHB4

机构

  • 16篇吉林大学口腔...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市中心医...

作者

  • 16篇胡敏
  • 16篇张祎
  • 2篇姜欢
  • 2篇王六一
  • 2篇李梦红
  • 1篇于维先
  • 1篇包幸福
  • 1篇魏晓曦
  • 1篇李桦
  • 1篇崔聪聪
  • 1篇杨军星

传媒

  • 6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国际口腔医学...
  • 2篇现代口腔医学...
  • 2篇中华口腔正畸...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第十二次全国...
  • 1篇2018年中...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镍钛弓丝对拔牙和非拔牙矫治患者正畸排齐效率和疼痛感知程度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应用低摩擦自锁托槽的拔牙和非拔牙矫治患者中超弹性镍钛弓丝(SENT)与热激活镍钛弓丝(HANT)对下前牙初期排齐效率和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为正畸临床中最适弓丝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接受固定正畸治疗并应用自锁托槽的40例拨牙矫治患者(拔牙矫治组)和40例非拨牙矫治患者(非矫治拔牙组)随机分配到SENT亚组和HANT亚组,由同一名操作者将0.014英寸平直弓丝完全入槽。患者、操作者和数据测量人员均实行盲法。观察各组患者初始弓丝的临床排齐效率并计算患者Little’s指数,记录各组患者在初粘矫治器4 h后及矫治第1周的每天早饭前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疼痛感知情况,对患者初始Little’s指数、性别和年龄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患者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拔牙矫治组和非拔牙矫治组患者年龄、性别和初始Little’s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非拔牙矫治组中HANT和SENT亚组患者的Little’s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拔牙矫治组中SENT亚组比较,非拔牙矫治组中HANT亚组患者Little’s指数降低(P<0.05);拔牙矫治组中HANT和SENT亚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ittle’s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初粘矫治器后的疼痛感在第1天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至基础水平;在拔牙矫治组和非拔牙矫治组患者中,SENT和HANT亚组患者表现出相同的疼痛变化模式;SENT和HANT亚组患者各时间点VAS评分平均值和最高疼痛强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弓丝类型对疼痛程度无明显影响,时间明显影响患者的疼痛程度。多元回归分析,拔牙矫治组患者初始Little’s指数与VAS最高评分间有明显相关性(b=0.359,P=0.033),性别和年龄均不会对2组患者疼痛程度产生影响。结结论论:应用低摩擦自锁托槽正畸治疗时,非拔牙矫治
宋吉玉张祎任庆源聂瑾涵胡敏齐慧川
关键词:镍钛弓丝正畸疼痛自锁托槽
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间EphB4-ephrinB2双向传导信号的影响
张祎胡敏
2种不同拔牙方式矫治前后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青少年患者软硬组织侧貌的比较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比较2种不同拔牙方式矫治前后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青少年患者软硬组织侧貌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青少年患者60例,根据不同拔牙方式分为44/44组(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30例)和44/55组(拔除2颗上颌第一前磨牙和2颗下颌第二前磨牙,30例),应用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测量2组患者软硬组织的相关测量指标(T1和T2)及其差值(T2-T1)。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硬组织测量指标中Overjet、SNA、ANB、U1-NA、U1-NA距、U1-SN、NA-PA和A-NP减小(P<0.01),U1-L1和Pg-NB增大(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软组织测量指标中H角、上唇突度、下唇突度、上唇-E线距离、下唇-E线距离和鼻下点-H线距离减小(P<0.05或P<0.01),下唇倾角增大(P<0.01);治疗前后2组患者软硬组织测量指标变化量(T2-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拔牙方式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青少年患者时对于患者面部软硬组织侧貌的改变无明显差别。
马啸远张祎姜欢杨军星胡敏
关键词:拔牙
口腔正畸学在上气道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上气道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器官,与呼吸、吞咽、发音等功能密切相关。颈椎、上下颌骨、舌骨作为上气道的骨性支撑,与软腭、舌、会厌及周围肌肉一起参与呼吸功能的维持[1]。当上气道及其周围软硬组织出现解剖或功能异常时,会影响患者口鼻正常通气,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最为常见,研究表明OSA是心脑血管、代谢、神经及精神系统等多种疾病的独立致病因素,上气道的塌陷和阻塞是其直接发病机制[2]。
刘楠张祎王六一冯旭李梦红胡敏
关键词:上气道上气道狭窄骨面型下颌后缩口腔正畸学上下颌骨
不同镍钛弓丝性能及对正畸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镍钛弓丝具有超弹性、形状记忆、生物相容性、抗疲劳等性能,并因能发挥持续的轻力作用而广泛应用于正畸的排齐整平阶段,但在复杂口腔环境中不同镍钛弓丝性能能否充分表现及对正畸治疗的影响尚存在争议。了解不同镍钛弓丝在正畸过程中对排齐效果、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并从分子水平探究其对牙周组织改建的差异,以期找到合适的弓丝对提高排齐效率减轻患者疼痛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宋吉玉张祎胡敏
关键词:正畸学牙周组织
细丝轻力非拔牙矫治深覆[牙合]深覆盖病例1例
2024年
安氏Ⅱ类错[牙合]为临床中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其主要表现为颌骨以及牙弓的近远中关系不调,下颌以及下牙弓处于远中位置,磨牙为远中关系。而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深覆[牙合]、深覆盖,并伴有上颌前牙唇倾。
魏郁瑄张祎胡敏
关键词:非拔牙矫治下牙弓深覆盖深覆[牙合]上颌
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儿童上气道矢状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影响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儿童上气道矢状径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包含气道预测的正畸方案的制定提供思路。方法:选取2017-2018年就诊于本院正畸科9~15岁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儿童共10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儿一般信息(性别、身高和体质量)、牙弓测量数据和X线头影测量分析数据,分析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儿童上气道矢状径情况,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影响上气道各段矢状径大小的相关因素。结果:在喉咽段,与QCVMⅠ-Ⅱ期比较,喉咽段气道矢状径(V-LPW)在QCVMⅡ-Ⅲ期、Ⅲ-Ⅳ期明显增大;在鼻咽段,与QCVMⅠ-Ⅱ期、Ⅲ-Ⅳ期比较,鼻咽腔气道矢状径(PNS-UPW)在QCVMⅡ-Ⅲ期增大(P<0.05)。在喉咽段,喉咽腔气道矢状径(V-LPW)随体质量指数(BMI)的增大而增大,在低体质量组与正常组、低体质量组与超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质量组患儿鼻咽腔和下口咽腔气道段矢状径(PNS-UPW和U-MPW)低于正常组(P<0.05)。在鼻咽气道,蝶鞍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SNB)和患儿是否处于QCVMⅡ期是PNS-UPW的影响因素(P<0.05);在口咽气道,舌骨前下点距第三颈椎前下点距离(H-C3)、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ANB)和软腭长度(SPL)是U-MPW的影响因素(P<0.05);在喉咽气道,H-C3和患儿是否为低体质量是V-LPW的影响因素(P<0.05);在下口咽气道间隙,H-C3、ANB和患儿是否为低体质量是下口咽气道间隙(PAS)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儿童上气道矢状径与周围软硬组织关系密切,在制定临床正畸治疗方案时需要全面评估上气道与患儿自身状况,避免医源性因素造成患儿上气道阻塞,同时为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陆晨萌张祎尹茂运米合日扎提·买买提刘新煜胡敏
关键词:上气道头影测量分析生长发育期
正畸拔牙矫治对上气道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2年
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固定矫治方式,拔牙矫治可通过改善前牙牙轴及凸距明显改变牙颌面结构的形态和位置。上气道被颅颌面软硬组织所包绕,作为呼吸道和消化道上端的共同通道,具有呼吸、言语形成、吞咽等重要的生理功能。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口腔牙颌面结构与上气道大小和形态存在相关性,但拔牙矫治能否通过改变牙颌面结构对上气道产生影响尚未达成共识。本文从口腔颅颌面结构与上气道的关系出发,就不同年龄及不同类型的错畸形患者中拔牙矫治对气道的影响进行综述,探讨拔牙矫治中骨面型、牙列拥挤度、牙弓突度、支抗类型、磨牙近中移动和切牙内收等因素对上气道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医生在完善正畸诊断及治疗计划,提高正畸治疗的安全性及稳定性上提供参考。
尹茂运张祎胡敏
关键词:上气道拔牙矫治影响因素
基于颈椎成熟分期法的东北地区人群下颌骨生长发育特点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东北地区人群下颌骨随颈椎成熟分期的生长发育模式,分析下颌骨三维方向生长发育的协调性,并探索下颌骨生长发育的性别间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017~2022年在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420例籍贯为东北地区的患者,依据性别与颈椎成熟分期(cervical vertebral maturation stage,CVMS)进行分组,应用Dolphin 11.9头影测量软件标定头颅定位正侧位片中11个下颌骨相关标志点并测量计算14个线性、角度及比例项目,使用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多数测量项目与颈椎成熟分期之间呈现显著的相关性;②下颌骨随着颈椎不断成熟在三维方向上均有显著生长,多数测量项目的增长集中在CVMS II~CVMS IV阶段(P<0.05),且女性生长发育高峰通常比男性更早结束;③下颌骨三维方向的生长发育呈现非均衡生长模式,其中男性下颌骨早期三维生长速度大致为:垂直向>水平向=矢状向,而女性发育早期为:垂直向=矢状向>水平向,而后三向基本协调生长;④在颈椎分期同一阶段,男女性在三维方向上的增幅及增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结论东北地区人群下颌骨的生长发育呈现与颈椎成熟分期相关的发育特点且不同性别呈现相似但有差异的发育模式。
李宇然张祎李子天肖昊鑫胡敏魏晓曦
关键词:下颌骨性别差异
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单、双颌手术方案选择的临床研究
2016年
目的 探讨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单、双颌手术方案的选择.方法 对满足纳入标准的38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测量软组织、硬组织项目共28项.将采用单、双颌不同手术方式的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各项目及其变化量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单颌手术患者初诊SNA角、ANB角、U1/SN角、鼻唇角、G-SN-Pos角、Wits值及覆盖值更接近正常值.双颌手术更有利于上、下颌骨位置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下颌骨的逆时针旋转、上前牙去代偿更充分.结论 SNA角、U1/SN角、鼻唇角与正常值差距小于一个标准差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可采用单纯下颌手术方式.超过此界限的患者应采用双颌手术方式.
李桦胡敏齐慧川张祎姜欢包幸福
关键词:双颌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