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新生儿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羊水
  • 1篇羊水过多
  • 1篇婴儿
  • 1篇早期新生儿
  • 1篇绒毛
  • 1篇绒毛膜
  • 1篇绒毛膜血管瘤
  • 1篇水肿
  • 1篇胎儿
  • 1篇胎儿水肿
  • 1篇胎龄
  • 1篇胎盘
  • 1篇胎盘绒毛
  • 1篇胎盘绒毛膜血...
  • 1篇胎盘血
  • 1篇胎盘血管
  • 1篇胎盘血管瘤

机构

  • 3篇中国福利会国...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周静
  • 3篇刘志伟
  • 2篇施婴婴
  • 1篇丁善雯
  • 1篇唐征
  • 1篇张鑫瑜
  • 1篇黄咏梅
  • 1篇黄小艺
  • 1篇王旭红
  • 1篇夏璟
  • 1篇沈月华
  • 1篇虞敏毓
  • 1篇魏晏

传媒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致胎儿水肿一例被引量:2
2006年
患儿女,生后20min,因胎龄小,出生体重低由产房转入新生儿科。系孕3产1,胎龄31+3周,顺产分娩,出生体重2148g。1 min Apgar评分3分,5 min Apgar评分8分。羊水清,胎盘边缘见一暗红色肿块,质硬,约7cm×7cm×5cm大小。母亲病史有胎膜破裂6h,孕26+4周胎儿B超示胎盘胎儿面有低回声不均质占位,胎盘血管瘤可能,孕31周B超示羊水过多。患儿入室体检:呼吸36次/min,心率131次/min,全身显著性水肿,反应尚可,心肺听诊无异常,腹稍隆、软,肝肋下1.5cm,质软,脾肋下未及,四肢肌张力低下,拥抱反射(-)。
周静刘志伟施婴婴
关键词:胎盘绒毛膜血管瘤胎儿水肿羊水过多回声不均质胎盘血管瘤肌张力低下
上海市母产前发热与早期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多中心研究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探讨母产前发热与早期新生儿败血症之间的关系,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有母产前发热的新生儿103例与无产前发热的新生儿311例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分析103例有产前发热的新生儿的有关因素。结果母产前发热组较无母产前发热组在早期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方面有极显著的差异(4.9%和0.3%,P<0.01),母产前发热≥39℃,产后连续发热数天提示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性败血症的可能性较高。结论对于母亲产前高热、产后又继续发热的新生儿,要注意作好母宫腔分泌物培养及新生儿血培养,完善实验室检查,密切观察临床表现,必要时予抗生素应用,积极治疗,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王旭红沈月华黄咏梅施婴婴丁善雯刘志伟唐征黄小艺张鑫瑜周静魏晏夏璟汤国英姚明珠虞敏毓
关键词:发热败血病
小于胎龄儿胎盘11β-HSD2及脐血皮质醇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检测小于胎龄儿(SGA)的胎盘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型及脐血皮质醇水平,初步探讨足月小于胎龄儿的发生机制。方法足月SGA新生儿20例(其中母亲正常妊娠的SGA新生儿10例为SGA1组,母亲有妊高症、或羊水少、或胆汁淤积症妊娠的SGA新生儿10例为SGA2组),正常妊娠的足月AGA新生儿10例为对照组。采用RT-PCR法检测人胎盘组织11β-HSD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脐血皮质醇浓度。结果 1)胎盘11β-HSD2mRNA的表达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具有显著正相关(r=0.554,P<0.01);2)SGA组11β-HSD2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0.054±0.016 vs 0.082±0.026);SGA1组与SGA2组胎盘11β-HSD2 mRNA表达水平无差异;3)SGA组脐血皮质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169.05±83.77nmol/l vs 327.90±179.19)nmol/l,P<0.05;SGA1组与SGA2组脐血皮质醇含量有差异。结论足月小样儿的发生与胎盘11β-HSD2活性下降有关,足月小样儿妊娠晚期脐血皮质醇浓度较适于胎龄儿低,与胎盘11β-HSD2的活性无关,可能主要与小于胎龄儿的HPA轴未成熟有关。
周静刘志伟
关键词:足月小于胎龄儿皮质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