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嘉
-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肥胖型早期子宫内膜癌17例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肥胖患者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8月~2009年10月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17例体重指数≥30的Ⅰ期子宫内膜癌,对于临床分期BⅠ、ⅠC期患者同时淋巴结取样。结果手术时间(215±50)min,术中出血量(231±88)ml,肠功能恢复时间(40±10)h,术后住院(8.2±1.1)d。术中1例损伤膀胱,1例损伤肠道,经镜下修补处理后未引起临床后果;1例因合并糖尿病手术穿刺口部位术后1周出现脂肪液化;1例腹壁穿刺孔出现皮下淤血,经过延长换药时间及微波物理治疗后好转。16例随访3年存活,1例术后13个月阴道残端复发次年死于全身转移。结论在一定腹腔镜基本技能基础上,肥胖患者早期子宫内膜癌不再是腹腔镜手术的相对禁忌证。
- 吴逸丘瑾吕嘉陈玉英刘仕英宋力雯王颖懿陈傲峥成佳景
-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内膜癌肥胖症
- 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对患者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指标影响被引量:17
- 2019年
-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治疗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指标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本院接诊的10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采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指标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因子和血流变学指标水平未见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自然顺产率(70.0%)高于对照组,剖宫产发生率(16.0%)、产后出血率(6.0%)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8.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可明显缓解妊娠高血压患者炎症应激,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妊娠结局。
- 宋志娇蒋惠慈吕嘉周健红
-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拉贝洛尔硫酸镁炎症因子血液流变指标
- ER、PR和p53在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p53在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21例老年子宫内膜癌(老年组)与40例非老年子宫内膜癌(非老年组)患者中ER、PR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ER、PR、p53阳性率在老年组和非老年组中分别为71.4%、76.2%、81%和77.5%、90%、57.5%,PR表达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36)。p53阳性表达与年龄呈正相关(r=0.279,P=0.029)。结论 PR和p53在不同年龄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差异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一定关系。老年患者的PR表达较非老年患者显著降低,而这会影响两组人群孕激素的治疗效果。
- 吕嘉邢峰丘瑾冯砯锦张博成佳景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53
-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波形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波形蛋白(Vim)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46例子宫内膜癌病例中ER、PR和Vim蛋白的表达。结果1子宫内膜癌ER、PR、Vim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78%、76%。2ER阳性表达与肌层浸润深度呈负相关(r=-0.397,P=0.006)。3PR阳性表达率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与其他组织学类型子宫内膜癌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发病年龄<60岁与≥60岁病例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R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r=-0.344,P=0.019)。4Vim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r=0.316,P=0.033)。5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ER与P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372,P=0.011)。结论 ER、PR和Vim与子宫内膜癌发展的恶性程度相关,其在表达上的差异与肿瘤生物学行为有一定关系,子宫内膜癌在进展过程中,ER与PR可能有协同作用。
- 吕嘉宋力雯丘瑾冯砯锦付铭旭成佳景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孕激素类波形蛋白
- 夫妇HLA-DR抗原相容性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夫妇HLA-DR抗原相容性和习惯性流产的关系。方法采集2007年8月—2009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30对习惯性流产夫妇外周血,各5 ml,以同时期正常妊娠夫妇作为对照组,抽提样本基因组DNA,确定HLA-DR等位基因位点及其对应抗原,分析疾病组与对照组中抗原相容性分布是否具有差异。结果在检出的DR抗原中,两组抗原频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中,有6对(20%)夫妇HLA-DR抗原零相容,18对(60%)夫妇一个抗原相容,6对(20%)夫妇两个抗原相容。对照组中,21对(70%)夫妇零相容,7对(23%)夫妇一个抗原相容,2对(7%)夫妇两个抗原相容。两组夫妇抗原相容性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一个抗原相容对于零抗原相容的相对危险度(RR)为9,两个抗原相容相对于零抗原相容的相对危险度(RR)为10.5。结论习惯性流产的发生与免疫失衡有关,夫妇双方HLA-DR抗原相容性增加,致母体对异体抗原识别不足,不能产生足够的封闭性抗体,胚胎遭排斥而产生流产。
- 周健红吴帆成佳景丘瑾吕嘉吴逸
- 关键词:习惯性流产HLA-DR抗原相容性移植排斥
- p16、p53、Ki-67和血清SCC-Ag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p16、p53、Ki-67和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在宫颈鳞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1例宫颈鳞癌与31例宫颈炎组织中p16、p53、Ki-67的表达,同时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治疗前的血清SCC-Ag水平。结果 (1)宫颈炎和宫颈鳞癌中p16、p53、Ki-67、SCC-Ag的阳性率分别为0%、0%、12.9%、0%和96.8%、48.4%、100%、7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p53高表达与淋巴结或脉管转移有关,Ki-67表达随组织学分级升高而升高,血清SCC-Ag水平随临床分期升高而升高(P<0.05)。(3)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16染色强度与血清SCC-Ag水平呈正相关(r=0.467,P<0.05),在临床Ⅰ期宫颈鳞癌中,两者间正相关更显著(r=0.59,P<0.05)。结论 P53、Ki-67、血清SCC-Ag与宫颈鳞癌发展的恶性程度相关,其在表达上的差异与肿瘤生物学行为有一定关系,宫颈鳞癌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早期阶段,p16与血清SCC-Ag可能有协同作用。
- 吕嘉冯砯锦钱春妹王锦波曹梅成佳景
- 关键词:P16KI-67SCC-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