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峰
-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间断单肺通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的效果
- 程令宗王忠义刘学峰杜永君
- 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脊柱侧凸手术唤醒试验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脊柱侧凸手术唤醒试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全麻下行后路脊柱侧凸矫形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M组,n=15)和异氟烷组(I组,n=15)。2组患者均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2μg/kg、丙泊酚1.5mg/kg、罗库溴铵0.6mg/kg快速诱导后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M组咪达唑仑0.1~0.2mg·kg-1·h-1,瑞芬太尼0.2—0.4μg·kg-1·min-1持续泵入,间断静脉注射罗库溴铵维持肌松。I组:异氟烷1%~3%吸入维持麻醉,瑞芬太尼0.2~0.4μg·kg-1·min-1持续泵入,间断静脉注射罗库溴铵维持肌松。唤醒试验时2组均将瑞芬太尼泵速下调至0.05μg·kg-1·min-1维持镇痛,M组停用咪达唑仑,给于氟马西尼拮抗咪达唑仑麻醉效应后实施唤醒实验。I组停止吸入异氟烷并调高新鲜气流量(6L/min)后实施唤醒实验。记录唤醒前、唤醒即刻、唤醒结束后10min的心率、血压情况以及唤醒时间、唤醒期间躁动/呛咳情况。术后随访有无术中知晓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结果2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在唤醒即刻血压、心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M组患者唤醒时间比I组明显缩短(P〈0.05);I组术中唤醒时发生躁动/呛咳者多于M组(P〈0.05);M组和I组术中知晓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脊柱侧凸手术唤醒试验中的应用缩短了术中唤醒的时间,可控性好,且不良反应减少。
- 孙学飞张同军靳红绪王福朝郑英霞赵津津王忠义刘学峰
- 关键词:咪达唑仑脊柱侧凸氟马西尼
- 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用于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的效果并与硝普钠比较。方法40例ASAI~Ⅱ级择期行颅内动脉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n=20)和硝普钠组(N组,n=20)。2组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法相同,手术中待需要降压时,R组和N组分别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和硝普钠,使平均动脉压(MAP)降到60~65mmHg并维持至夹闭完成。分别于降压前即刻(T0)、达目标血压时(T1)、维持目标血压15min(T2)、30min(T3)、停降压后10min(T4)、20min(T5)时观察并记录MAP、心率(HR)、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及静脉血乳酸(Lac)。记录开始降压至目标血压所需时间,停降压后MAP恢复时间及出血量。结果R组于(6.5±2.3)min、N组于(6.4±2.2)min将MAP降至60~65mmHg;2组各时点CO、CI和血乳酸值组间及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比较,R组降压诱导时间、MAP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2,3时HR降低(P<0.01);与T0比较,N组T1,2,3时HR增快,R组T1,2,3时HR减慢(P<0.05),SVR2组T1,2,3时降低(P<0.01);N组停降压后出现高血压反跳,而R组则无;R组出血量少于N组(P<0.05)。结论静吸复合麻醉下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安全、有效,且优于硝普钠。
- 王忠义杜永君刘学峰孙学飞张同军王福朝
- 关键词: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动脉瘤血液动力学
- 咪达唑仑全静脉麻醉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研究
- 孙学飞张同军靳红绪王福朝郑英霞王忠义刘学峰赵津津
- 该研究对象选择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课题组:咪达唑仑0.1~0.2mg/(kg·h)+瑞芬太尼0.2~0.4ug/(kg·min)静脉持续输注维持麻醉。对照组:丙泊酚6~8mg/(kg·h)、瑞芬太尼...
- 关键词:
- 关键词:咪达唑仑
- 经鼻高频通气用于喉显微手术的效果
- 程令宗刘学峰杜永君孙学习王忠义
- 麻醉安全问题及对策被引量:4
- 2011年
- 随着手术数量的增加,麻醉风险愈来愈高,麻醉安全既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环节。重视麻醉安全,不断提高麻醉质量控制水平,加强防范措施,是提高医疗安全的重要方面,是促进医院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 王忠义刘学峰张同军孙学飞
- 关键词:麻醉安全
-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对肿瘤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靳红绪孙学飞张同军王忠义李凤丹刘学峰吕东海赵津津
- 该课题选取临床接受术后镇痛的恶性肿瘤患者,创造性地将地佐辛和舒芬太尼复合优化配比后应用于肿瘤患者PCIA并评价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选题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对临床术后镇痛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是很好的临床实践...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佐辛舒芬太尼临床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