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一涛

作品数:19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江门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腰椎
  • 7篇椎体
  • 7篇骨折
  • 6篇椎体成形
  • 6篇椎体成形术
  • 6篇成形术
  • 5篇椎弓
  • 5篇椎弓根
  • 5篇经皮椎体成形
  • 5篇经皮椎体成形...
  • 4篇椎弓根螺钉
  • 4篇螺钉
  • 4篇骨水泥
  • 4篇骨质
  • 4篇骨质疏松
  • 3篇腰椎间盘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疏松性
  • 3篇椎板
  • 3篇椎间盘

机构

  • 18篇江门市中心医...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刘一涛
  • 12篇陈忠羡
  • 10篇谢清华
  • 9篇付兆宗
  • 6篇薛忠林
  • 5篇赵振东
  • 5篇秦英
  • 4篇雷洪俊
  • 4篇范全
  • 4篇付朝华
  • 4篇原向伟
  • 4篇冯志强
  • 2篇谢清华
  • 2篇梁胜根
  • 1篇蒋雄健
  • 1篇薛忠林
  • 1篇司沙沙
  • 1篇江建明
  • 1篇付朝华

传媒

  • 3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华骨质疏松...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医学会...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18
  • 7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水泥分布指数对椎体成形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骨折的影响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探讨骨水泥分布的评价方式及其对椎体成形术后邻椎骨折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诊断为骨质疏松压缩骨折并接受椎体成形手术的患者(54~91岁)143例,术后随访1年。134例完成随访,其中18例发生邻近节段骨折,为再骨折组,116例未发生邻近节段骨折,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后均复查X线,将骨水泥按照形态和位置分为5种类型。根据术中注射骨水泥的量和椎体体积计算骨水泥的量体指数。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密度、骨水泥量、骨水泥分布指数、量体指数、骨水泥渗漏等的差异。选择有差异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再骨折组的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骨水泥分布指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水泥量及量体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低骨密度、骨水泥渗漏和骨水泥的不同分布类型显著影响邻椎骨折的发生率。结论骨水泥分布指数低、骨水泥渗漏及低骨密度可能是椎体成形术后邻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
付兆宗陈忠羡秦英冯志强蒋雄健谢清华刘一涛
关键词: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致骨水泥渗漏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外渗原因及防范方法。方法135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共171个椎体。对患者进行术前VAS疼痛评分,并将塌陷的椎体根据Genant半量法进行分级。按常规方法实施椎体成形术。结果1...
薛忠林陈忠羡范全付朝华雷洪俊谢清华原向伟秦英刘一涛
关键词:骨水泥渗漏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观察
2017年
目的:研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观察.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共计200例,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00例,对照组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VAS评分、患者满意度以及后凸畸形矫正率及骨水泥渗漏率.结果:2组患者手术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前2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后凸畸形矫正率和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均具有显著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治疗原理相似,治疗效果差异不显著,经皮椎体成形术操作简单、费用较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高于椎体后凸成形术,但椎体后凸成形术的费用高,治疗方案的选用可根据患者的椎体骨折时间进行选择,时间短宜选择椎体后凸成形术.
赵振东付兆宗刘一涛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骨水泥渗漏
椎板间隙入路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
2022年
探讨椎板间隙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患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4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观察组行椎板间隙入路PTED治疗;对照组行侧后方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手术质控指标、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优良率为86.96%,与对照组的82.6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疼痛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板间隙入路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康复.
冯志强谢清华陈忠羡刘一涛
关键词:椎板间隙入路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疼痛
TLIF和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及对患者椎间融合情况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及对患者椎间融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6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分为TLIF组和PLIF组,各31例。两组均行椎弓根螺钉固定,TLIF组行椎间孔椎体间融合器融合,PLIF组行后路融合器椎间融合,两组均用钉棒融合器撑开复位。观察两组临床效果、椎间融合情况、并发症。结果:TLIF组的临床效果优于PLIF组(P<0.05),椎间融合率(96.77%)高于PLIF组的80.65%(P<0.05);并发症发生率(6.45%)低于PLIF组的25.81%(P<0.05)。结论:相较于PLIF,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可通过提高椎间融合率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冯志强谢清华陈忠羡刘一涛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椎间融合并发症椎弓根螺钉
探讨胸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
2017年
目的:探讨胸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共有胸椎管狭窄症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5例)采用微创通道下单侧减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开放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身体疼痛和ODI评分、治疗优良率、手术指标。结果:(1)和治疗前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身体疼痛评分和ODI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身体疼痛评分和ODI评分明显更少,P<0.05;(2)观察组治疗优良率达到95.56%,对照组治疗优良率达到90%,两组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通道下单侧减压术应用于胸椎管狭窄症治疗中效果优于开放手术,可靠安全,有利于预后的改善,值得推广。
赵振东付兆宗刘一涛
关键词:胸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近期疗效
经皮椎体成形术致骨水泥渗漏的原因分析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外渗原因及防范方法.方法:135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共171个椎体.对患者进行术前VAS疼痛评分,并将塌陷的椎体根据Genant半量法进行分级.按常规方法实施椎体成形术.结果:...
薛忠林陈忠羡范全付朝华雷洪俊谢清华原向伟秦英刘一涛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水泥渗漏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49例)和B组(60例)。A组采用单纯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B组采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后随访8~29个月,平均随访15.1个月。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数字射线摄影(DR)侧位片上测量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伤椎相邻椎Cobb角,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B组的手术时间长于A组,出血量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大于术前,Cobb角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末次随访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小于术后,Cobb角大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末次随访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Cobb角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末次随访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大于A组,Cobb角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1例断钉,1例螺钉松动椎体高度后凸角度丢失,出现神经压迫症状需再次手术;B组无螺钉松动、无断钉。结论在胸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术中,经伤椎置钉可较好地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后凸畸形角度;同时联合经伤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可减少远期螺钉松动、断钉及椎体高度、Cobb角丢失等并发症。
谢清华陈忠羡付兆宗刘一涛薛忠林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植骨
PVP与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科收治的8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其中44例患者采用PVP术式治疗作为实验组,另外44例患者采用PKP术式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VAS、ODI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变化和Cobb角,并分析并发症情况。结果PVP、PKP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18%、95.45%,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VAS、ODI、椎体前缘高度以及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KP组VAS、ODI、椎体前缘高度以及Cobb角均优于对照组(P<0.05)。PKP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55%,明显低于PVP的15.91%(P<0.05)。结论 PKP治疗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可以有效改善椎体高度,迅速减轻疼痛,恢复椎体后凸角度,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刘一涛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寰椎后弓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寰椎后弓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寰枢椎脱位病人12例,接受后路枢椎椎弓根螺钉联合寰椎椎板钩固定术。术后随访,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评估疼痛症状,CT检查评估融合情况。结果:术后病人颈部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0.01),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显著提高(P<0.01)。所有病人均未出现脊髓损伤、椎动脉损伤、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内,固定节段融合良好。结论:寰枢椎钉钩系统治疗寰枢椎脱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付兆宗陈忠羡梁胜根赵振东付朝华雷洪俊刘一涛
关键词:寰枢椎脱位椎板钩齿状突骨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