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雅娟
- 作品数:12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常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美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2010-2014年常德市吸毒人群丙肝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调查分析常德市吸毒人群HCV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2010-2014年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常德市吸毒人群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拟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接受调查的2 000名吸毒者,HCV感染阳性率为54.9%,其中静脉吸毒者HCV感染率7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静脉吸毒和共用针具与HCV感染率密切相关,并且静脉吸毒和共用针具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结论 2010-2014年常德市吸毒人群HC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静脉吸毒和共用针具是HCV感染的危险因素。
- 黄道平黎雅娟周应育管红菊
- 关键词:吸毒人群HCV
- 常德市≥50岁年龄组人群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与灰色系统G(1,1)模型对流行趋势的预测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了解常德市HIV/AIDS在≥50岁年龄组人群中的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为该年龄组艾滋病防治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常德市2007-2012年间≥50岁年龄组HIV/AIDS疫情进行分析,并运用灰色系统G(1,1)模型对2013-2015年艾滋病流行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2007-2012年全市累计发现≥50岁年龄组HIV/AIDS病例143例,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49%;灰色系统G(1,1)模型预测2013-2015年≥50岁年龄组累计报告病例依次为223、352和556例。结论常德市≥50岁年龄组HIV/AIDS呈快速增长趋势,开展老年人群艾滋病防控工作刻不容缓。
- 周应育黄道平周权黎雅娟
- 关键词:HIV流行病学
- 常德市7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流行病学及核酸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分析常德市7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及核酸检测结果,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收集2020年1月24日-2月19日确诊的7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资料,结合核酸检测结果,采用回顾性研究,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9例确诊病例中男41例,女38例,男女比1.08∶1;年龄分布22~81岁,≥50岁35例(44.3%);澧县病例最多(26例),占32.9%,武陵区次之(22例),占27.8%,两地合计48例,占60.8%;有武汉及湖北旅居史48例(60.8%),确诊的前20例均有武汉及湖北旅居史;发病至入院平均4.20 d,3 d内入院43例(54.4%),7 d后入院14例(17.7%);入院至确诊间隔时间平均2.37 d,入院2日内确诊58例(73.4%);截至2月19日已有49例治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为15.88 d,50岁以下33例(67.4%);9例重症病例男女比8∶1,50岁以上7例,有武汉及湖北旅居史6例;核酸检测结果1ab基因Ct值19.25~39.34,平均31.25,N基因Ct值18.78~39.20,平均31.53。结论男女病例发病无性别差异。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分布以澧县、武陵区两地占多;早期病例多具有武汉及湖北旅居史;核酸检测结果各组间均无差异;重症病例以中老年男性为主。
- 曾希鹏谢朝梅谢燕湘黎雅娟
- 关键词:确诊病例CT值
- 1995-2011年常德市HIV/AIDS流行情况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分析常德市1995-2011年艾滋病流行状况。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常德市1995-2011年间艾滋病疫情报告进行分析。结果常德市1995-2011年间累计发现HIV/AIDS 714例;年龄较为集中在30~49岁,以中青年为主(67.34%);以男性为主(67.61%);多为农民、家政家务及待业者和民工(68.56%);以性接触感染途径为主(72.60%),其中异性传播469例(63.29%),同性(MSM)传播69例(9.31%)。结论常德市HIV/AIDS流行呈快速增长趋势,MSM传播日趋增多,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开展普通人群和重点人群的艾滋病防控工作刻不容缓。
- 黎雅娟黄道平胡冬珍
- 关键词:艾滋病疫情分析艾滋病防治
- 2015年常德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了解常德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毒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实施有效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MSM小组配合下,对常德市MSM人群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拟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HI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调查500名MSM人群,HIV的感染率为2.8%。MSM人群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87.7%,但近6个月发生过肛交的MSM占63.8%,其中坚持使用安全套的仅4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越大,MSM人群感染HIV的危险性越大(30~59岁组:OR=8.081;>59岁组:OR=14.252),患性病与感染HIV存在正相关关系(OR=17.641)。结论常德市MSM的HIV监测感染率较低,"知行分离"现象比较严重,今后需加强高危行为干预和监测力度,减少危险行为发生,加大发现力度,遏制艾滋病疫情向一般人群蔓延。
- 刘保湘黄道平黎雅娟周应育罗承军周平
- 关键词:MSM人群HIV
- 长沙市基因检测相关知识态度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了解长沙市居民及医院内患者及其家属对基因检测服务的知晓率、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长沙市城镇居民、医院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有399名受访者完成了调查问卷,调查人群对基因检测知晓率为47.9%,持积极态度者占73.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OR=0.535,P<0.001),婚姻状况(OR=2.224,P=0.002)与基因检测服务的态度有关。结论长沙市居民、患者及其家属对基因检测服务持有较强的积极态度,对基因检测认知程度偏低,不了解基因检测的内容和定义并没有影响他们对于基因检测乐观的态度。
- 牛玉捷杨幼萌黎雅娟唐琪张轶西许林勇张贺龙
- 关键词:基因检测知晓率知识
- 2018—2022年常德市≥50岁HIV/AIDS病例流行特征及抗病毒治疗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18—2022年常德市新报告≥50岁HIV/AIDS病例流行特征及抗病毒治疗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高年龄人群的艾滋病防治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对常德市报告的1791例≥50岁HIV/AIDS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基本人口学资料、既往高危行为接触史、感染途径、样本来源、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值和抗病毒治疗等信息,分析近年来≥50岁病例的流行趋势、感染途径和接触史、晚发现和抗病毒治疗情况,探索治疗覆盖率的影响因素。结果2018—2022年,常德市≥50岁病例在历年总病例中的构成比由2018年的53.88%上升至2022年的62.40%,历年的占比呈上升趋势(P=0.009)。异性性传播是≥50岁病例最主要的感染途径(95.98%)。在异性性传播的病例中,男性非婚商业性接触的构成比高于女性(P<0.001),而女性配偶/固定性伴性接触构成比高于男性(P<0.001)。此外,≥50岁男性感染者中,同性性传播也占有一定比例(5.13%)。≥50岁病例晚发现率较高(67.78%),医疗机构的筛查是病例发现的主要来源(72.75%)。80.01%的≥50岁病例接受了抗病毒治疗,不同性别、年龄分组、婚姻状况、样本来源和首次CD4+T淋巴细胞水平病例的治疗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更愿意接受抗病毒治疗(OR=1.514,95%CI:1.054~2.176);相对于50~岁组,70~岁组更不愿意接受抗病毒治疗(OR=0.444,95%CI:0.297~0.664)。结论≥50岁人群已经成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之一,应通过采取尽早发现感染者、尽快开展抗病毒治疗和实现有效病毒抑制的措施,遏制艾滋病在≥50岁人群中的蔓延扩散。
- 黎雅娟黄道平陈洁
- 关键词:HIV/AIDS抗病毒治疗影响因素
- 常德市性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分析常德市经性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患者(AIDS)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00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经性传播的2 300例HIV/AIDS患者的发病、死亡等信息及影响因素,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他们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 300例研究对象平均生存时间为(129.97±3.319)个月,1、5、10、16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5.4%、60.0%、48.1%、48.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确诊时的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感染途径和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情况是性传播HIV/AIDS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确诊HIV抗体阳性时的年龄>49岁死亡风险高于年龄17~24岁组(HR=2.774,95%CI:1.768~4.353,P=0.000);异性传播病例的死亡风险大于同性传播病例(HR=3.065,95%CI:1.972~4.763,P=0.000);未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组的死亡风险高于治疗组(HR=7.414,95%CI:6.193~8.876,P=0.000)。结论常德市经性传播HIV/AIDS患者的生存状况一般。年龄、传播途径、治疗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是影响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49岁和异性传播HIV/AIDS患者死亡风险更高,接受抗病毒治疗可减少AIDS的死亡并延长生存时间。
- 黎雅娟刘保湘黄道平罗承君谢敏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常德市性传播HIV/AIDS生存状况分析
- 目的:分析常德市经性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病人(AIDS)生存状况。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1709 例HIV/AIDS 病人的发病、死亡等信息及影响因素,采用回顾性...
- 黄道平黎雅娟周应育
- 关键词:性传播
- 常德市城区暗娼人群梅毒感染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了解常德市城区暗娼人群梅毒感染情况及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城区娱乐场所暗娼人群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拟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次共调查1 597例暗娼,年龄中位数26岁,梅毒感染率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偏大和场所档次低是暗娼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常德市城区暗娼人群的梅毒感染率呈上升趋势,感染梅毒的危险因素大量存在,下一步的干预工作中,应对暗娼人群给予重点关注。
- 刘素念黎雅娟黄道平贵蔷
- 关键词:暗娼人群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