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兰
- 作品数:24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艾滋病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及马尔尼菲篮状菌、新型隐球菌播散性感染1例被引量:4
- 2022年
- 艾滋病同时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i pneumonia,PJP)、马尔尼菲篮状菌和新型隐球菌播散性感染少见报道,本文对1例合并多种真菌感染的艾滋病患者的诊疗进行分析总结,以供参考。患者男,79岁,以“大便习惯改变20余天”入院,入院检查:白细胞计数4.5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81.8%,CD4~+淋巴细胞绝对计数6个/μL,CD4/CD8比值0.17,经疾控中心确认HIV抗体阳性。脑脊液和肺泡灌洗液新型隐球菌荚膜抗原测定阳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六胺银染色找到耶氏肺孢子菌,脑脊液培养检出新型隐球菌,血培养同时检出新型隐球菌和马尔尼菲篮状菌。CT示双肺支气管血管束粗多,两肺见斑片状、条索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左肺上叶尖后段见结节状、条索状高密度影,边缘清楚;考虑两肺感染,左肺上叶继发型肺结核。患者入院后因反复发热,先后使用多种抗细菌、真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发热症状等均得不到明显改善,病情持续加重,最终死亡。艾滋病合并细菌、真菌感染,尤其同时合并PJP感染者,病情严重且发展迅速预后差,临床应引起重视。
- 罗柳春黄春兰覃仁利周婷婷
- 关键词:艾滋病新型隐球菌
- 14例成人非HIV感染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并溶骨性破坏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马尔尼菲篮状菌病(Talaromycosis,TSM)并发溶骨性破坏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非HIV感染TSM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柳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3年10月近5年间非HIV感染成人确诊为TSM并发溶骨性破坏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各项检查数据。结果14例患者均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无任何基础疾病,患者均有发热、贫血、消瘦等全身表现,骨痛7例,首发症状以颈部肿物、皮肤出现溃疡、流脓为主,实验室检查以白细胞、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升高为主,CD4^(+)淋巴细胞数(157~1477)个/μL,CD8^(+)淋巴细胞数(112~1779)个/μL,CD4^(+)/CD8^(+)(0.651~3.797);病原学检测有9例颈部、胸部、脸部、关节脓性或溃疡分泌物培养阳性,1例纵膈淋巴结宏基因测序阳性,4例痰和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1例血培养阳性。影像表现为溶骨性破坏,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骨骼,9例治疗好转,2例死亡,3例未见好转,6例误诊为肺癌和转移瘤,7例抗真菌治疗后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4例马尔尼菲篮状菌和结核分枝杆菌同时感染。结论TSM并发溶骨性破坏好发于非HIV感染者,突出的表现有剧烈骨或关节疼痛。早期诊断困难,易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或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临床上易误诊为癌症和肿瘤。
- 黄春兰侯蓓蕾罗柳春贺月园
- 关键词:溶骨性破坏
- 小型无绿藻所致皮肤感染1例被引量:3
- 2018年
- 无绿藻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可存在于污水、土壤、生牛奶、动植物身上及人类皮肤、指甲、粪便等处[1-3]。小型无绿藻(Prototheca wickerhamii)是无绿藻属的一个种,我实验室于2018年3月从一患者手背肿块中分离出一株小型无绿藻,现报道如下。患者女,54岁,因“右手背肿块待查”入院。患者4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手背触及一个花生大小质韧肿物并逐渐增大,于外院行“小针刀”治疗,具体不详,无明显外伤史。入院时右手背可触及一大小约3 cm×3 cm×1 cm类椭圆形质韧肿物,Tinel征(+),肿块边界欠清,活动度较差。实验室检查:HIV-ab(-),TRUST(-),白细胞10.62×109/L,中性粒细胞74%,淋巴细胞16.1%,单核细胞7.2%,嗜酸性粒细胞2.5%。
- 罗柳春黄春兰梁辉苍徐秋红韦文飞覃仁利
- 关键词:皮肤感染
- 一种新型便利的培养基存放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便利的培养基存放装置,包括箱体、箱盖和孔位倾斜装置,箱体内设有基板,基板上设置电机推杆,电机推杆顶部连接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穿设第一内套轴,第一内套轴端部固定连接杆,两侧连接杆之间设有搁置板,搁...
- 罗柳春李广植黄春兰黄沙菲马丽梅梁辉苍覃仁利郭伟
- 文献传递
- 非HIV患者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并溶骨性破坏1例被引量:3
- 2021年
- 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 marneffei,T.marneffei)是一种温度依赖性双相真菌,HIV阴性患者感染播散性T.marneffei并溶骨性破坏国内报道少见,我院收治了1例非HIV患者感染播散性T.marneffei,广西人,既往体健,无免疫受损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肩关节疼痛、体重下降、溶骨性破坏,HIV阴性,左肩关节脓液和外周静脉血均培养出T.marneffei,给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抗真菌治疗1个月后好转出院,但该患者出院后2年内又因其他原因住院3次,最后1次住院临床诊断为脓毒血症休克。该患者出院后6个月死亡,死亡原因很可能是鸟-胞内分枝杆菌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
- 黄春兰韦文飞马丽梅
- 关键词:HIV阴性溶骨性破坏
- 钉螺血淋巴细胞提取及其形态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利用软体组织破碎过滤法提取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血淋巴细胞,加入柠檬酸葡萄糖溶液作为抗凝剂,经吉氏染色和美兰染色后,用Motic B5计算机成像系统观察其形态。提取单只钉螺的血淋巴细胞,统计细胞数。结果共观察54个血淋巴细胞,可见3种形态:圆形有颗粒大细胞,直径(21.59~31.97)μm,细胞核呈卵圆形,有颗粒,核质比0.38±0.08,约占细胞总数35.95%(19/54);圆形无颗粒小细胞,直径(13.24~20.77)μm,细胞核呈卵圆形,无颗粒,核质比0.38±0.90,约占细胞总数51.63%(28/54);梭形细胞,大小(17.60~25.47)μm×(27.19~30.25)μm,细胞核呈长椭圆形,无颗粒,核质比0.44±0.20,约占细胞总数12.42%(7/54)。用过滤法提取单只钉螺血淋巴细胞均数约为19.46万个。该法是提取钉螺血淋巴细胞的一种有效方法。
- 许勇黄春兰周书林刘辉
- 关键词:湖北钉螺血淋巴细胞过滤法
- 99株马尔尼菲篮状菌质谱聚类分析及体外药敏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研究99株马尔尼菲篮状菌(TM)亲缘聚类分析关系及体外酵母相对10种常规抗真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方法 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对TM进行鉴定、聚类分析,体外药敏试验采用37℃培养7~9天变成酵母相后,调整菌悬液为0.5麦氏浓度,接种到药敏板条上37℃孵育,检测MIC。结果 MALDI-TOF MS对TM鉴定平均得分(2.2±0.1)分,与形态学方法及rDNA-ITS测序结果相一致,聚类分析可将TM分为三大簇。药敏显示99株(100.0%)艾沙康唑的MIC均≤0.015μg/mL;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MIC均≤0.03μg/mL;99株(100.0%)两性霉素B的MIC值≤0.5μg/mL,其中83株(83.8%)MIC≤0.25μg/mL;91株(91.9%)5-氟胞嘧啶MIC值≤0.5μg/mL;49株(49.5%)氟康唑的MIC值≤1μg/mL;56株(56.6%)卡泊芬净MIC值≤2μg/mL;70株(70.7%)米卡芬净MIC值≥8μg/mL;88株(88.9%)阿尼芬净MIC值≥2μg/mL。TM对艾沙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 MIC处于低水平,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米卡芬净、阿尼芬净MIC值均处于高水平。结论 MALDI-TOF MS能够对TM进行准确鉴定和亲缘性聚类分析,根据TM体外的MIC提示敏感性最高依次是艾沙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两性霉素B,敏感性最低的是棘白菌素类三种抗真菌药。
- 黄春兰贺月园梁辉苍覃仁利郭建
- 关键词: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聚类分析最低抑菌浓度
- 创伤弧菌感染1例被引量:7
- 2022年
- 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为非霍乱弧菌,是一种嗜盐性海生革兰阴性杆菌。创伤弧菌感染是一种少见而又致命性的疾病,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是生食被创伤弧菌污染的海水产品,其次是伤口感染,多数患者因多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亡,现对本院1例少见病例进行报道。1病例资料患者男,52岁。因“右上肢肿胀、疼痛、麻木29 h”于2019年8月3日2∶00急诊入院。患者入院前48 h内觉得有可疑动物叮咬史,7 d前有右食指被钢丝绞伤史,长期居住海边城市,有长期饮酒史。入院查体:体温36.5℃,脉率122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75/40 mmHg,神志清楚,急性痛苦病容,右上肢肿胀,右前臂、右手肿胀为重,可见大量6~7 cm张力性水疱形成,皮肤局部发红、破溃、肿胀、剧烈疼痛,右前臂肘关节以远肢体皮温冰凉,右手指血运欠佳,食指、中指乌黑,肢端浅感觉减退,右臂桡动脉搏动未触及,左大腿可见皮下瘀斑,左下肢活动正常。入院诊断:①右上肢骨筋膜室综合征;②休克;③急性肾功能不全;④代谢性酸中毒。
- 黄春兰余洪立马丽梅
- 关键词:创伤弧菌致命性血流感染伤口感染
- 染色法判别日本血吸虫尾蚴生命状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采用染色法判别日本血吸虫尾蚴的生命状态。方法以0.4%台盼蓝、0.5%M.E.B、0.5%伊红、0.5%甲基蓝、0.05%中性红等5种染色液分别对死活日本血吸虫尾蚴染色5 min,显微镜下观察着色情况。结果台盼蓝、M.E.B、伊红、中性红4种染色液可使死尾蚴着色,而甲基蓝染液对其不着色;5种染液均不能使活尾蚴着色。结论0.4%台盼蓝、0.5%M.E.B、0.5%伊红、0.05%中性红染液染色可判别日本血吸虫尾蚴的生命状态。
- 鲍沁露黄春兰陈丹丹汪学龙王少圣唐小牛周书林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尾蚴染色法生命状态
- 湖北钉螺软体葡萄糖含量的季节性变化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索湖北钉螺体内单位体重软体组织葡萄糖含量的季节性变化。方法于2012年2月-2013年1月每月初,采集安徽省芜湖市青弋江滩的湖北钉螺若干,并置于-80℃冰箱冷冻保存。采用常规方法压碎螺壳,鉴别雌雄,分别收集雌雄螺软体组织,己糖激酶法测定葡萄糖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7月,钉螺体内葡萄糖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雌螺和雄螺的葡萄糖含量分别在3月和7月降至全年最低值,分别为1.87μg/mg和3.70μg/mg,并均于8月出现回升,9月时葡萄糖含量达到全年最高值,分别为57.38μg/mg和44.39μg/mg,之后又出现持续下降,至翌年1-2月葡萄糖含量再次出现回升。结论湖北钉螺体内葡萄糖含量随着季节变化而出现有规律的变化。
- 刘婷黄春兰杨进孙周书林
- 关键词:湖北钉螺葡萄糖季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