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秋红

作品数:20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5篇耐药
  • 4篇耐药性
  • 3篇细菌
  • 3篇临床微生物
  • 3篇抗生素
  • 2篇药性分析
  • 2篇生物学
  • 2篇微生物学
  • 2篇细菌耐药
  • 2篇细菌耐药性
  • 2篇临床微生物学
  • 2篇耐药性分析
  • 2篇标本
  • 1篇叠放
  • 1篇毒力
  • 1篇毒力基因
  • 1篇性传播
  • 1篇性传播疾病
  • 1篇性传播疾病病...
  • 1篇性感

机构

  • 16篇柳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6篇徐秋红
  • 6篇马丽梅
  • 6篇廖致红
  • 4篇黄春兰
  • 4篇潘柳吟
  • 2篇蒋洪昆
  • 2篇侯蓓蕾
  • 1篇刘志华
  • 1篇孟晓
  • 1篇廖启洪
  • 1篇梁志东
  • 1篇余洪立
  • 1篇李丽敏
  • 1篇谭丽娟
  • 1篇李伟

传媒

  • 2篇中国真菌学杂...
  • 2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检验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94例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23年
目的 探讨94例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发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柳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确诊为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生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2019年—2021年血流感染患者共检出94例念珠菌,主要分布于ICU和外科,占58.5%;排在前三位的念珠菌分别是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分别占48.9%、16.0%、13.8%;94例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中死亡33例,死亡率为35.1%;死亡患者中检出最高的为白念珠菌(57.6%,19/33),主要分布于ICU(57.6%,19/33);药敏结果显示,近平滑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敏感率为100%,白念珠菌对三唑类药物耐药率<7%,光滑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对其耐药率为20%~26.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基础疾病≥2种、机械通气、气管插管与死亡率有关(P<0.05),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机械通气是与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白念珠菌在念珠菌血流感染中检出率最高,机械通气是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周婷婷覃仁利徐秋红罗柳春
关键词:念珠菌血流感染死亡危险因素机械通气
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了解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我院临床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标本来源、临床分布和耐药性。方法:用MicroScan AutoSCAN-4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及配套试剂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分析结果。结果:2006-2008年9月共分离出122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痰标本中分离菌株数占86.1%(105/122),血液中占6.6%(8/122),深静脉留置管和引流液共占5.7%。细菌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菌素类以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80%;耐药率<50%的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8.2%)、亚胺培南(31.5%)和复方新诺明(40.8%)。结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多数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抗感染治疗应以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依据。
廖致红蒋洪昆侯蓓蕾马丽梅潘柳吟徐秋红
关键词:洋葱耐药性抗生素
一种新型便利的菌株保存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便利的菌株保存装置,包括管体、管盖和取样机构,管盖内上部设置有调节层,调节层中心处镂空并设置有内螺纹,调节层下方设置有缓冲层,缓冲层下方设置有第一隔菌膜,第一隔菌膜下方设置有硬质隔板,硬质隔板下方...
罗柳春徐秋红徐少林周婷婷韦文飞覃开益杨峰勋
文献传递
抗生素的使用与细菌耐药性
2018年
检查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分析细菌的耐药性。这是一种分析方法,即,在2017年1 ~ 12月,对580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分析使用抗生素的方法、种类、发病病菌类型、耐用情况。结果 抗生素(56.4%)、抗生素131封(23.19%)、联合2种抗生素322(56.99%)、联合2种抗生素、322(56.99%)、联合3种抗生素、112个(19%)、抗菌剂、抗菌剂、抗菌剂、抗菌剂、抗菌剂、抗菌剂、抗菌剂、氨基剂、氨基剂、氨基苯等,共达580个细菌,细菌分离。对阳性细菌和阴性菌的两种细菌抗生素药剂的抗药性不同,不同的痔疮,不同类型的抗生素耐药率比较大。抗生素临床使用情况及细菌耐用性应有助于提高抗生素合理的使用水平,减少细菌性发生性发生或避免发生伤害。
徐秋红
关键词:抗生素细菌耐药性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研究
2022年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实验教学是临床微生物检验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如何提升其教学质量,是该专业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而微课作为一种以教学视频为载体的全新教学方法,广泛运用于高等教育学中。基于此,本文先是分析了微课的具体设计理念及教学设计方案,接着探讨了微课具体的应用策略,仅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徐秋红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
肿瘤患者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住院肿瘤患者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198例住院肿瘤患者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分析,并统计其检测结果和药敏结果。结果病原菌总检出率为75.4%,革兰阴性菌占60.8%,革兰阳性菌占28.9%,真菌占10.3%,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结论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以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性明显增强;临床应严格控制抗生素的应用以降低细菌耐药性,合理、适当选用抗菌药物对降低肿瘤患者感染非常重要。
廖致红刘志华徐秋红马丽梅潘柳吟
关键词:肿瘤病原菌抗生素耐药性
小型无绿藻所致皮肤感染1例被引量:3
2018年
无绿藻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可存在于污水、土壤、生牛奶、动植物身上及人类皮肤、指甲、粪便等处[1-3]。小型无绿藻(Prototheca wickerhamii)是无绿藻属的一个种,我实验室于2018年3月从一患者手背肿块中分离出一株小型无绿藻,现报道如下。患者女,54岁,因“右手背肿块待查”入院。患者4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手背触及一个花生大小质韧肿物并逐渐增大,于外院行“小针刀”治疗,具体不详,无明显外伤史。入院时右手背可触及一大小约3 cm×3 cm×1 cm类椭圆形质韧肿物,Tinel征(+),肿块边界欠清,活动度较差。实验室检查:HIV-ab(-),TRUST(-),白细胞10.62×109/L,中性粒细胞74%,淋巴细胞16.1%,单核细胞7.2%,嗜酸性粒细胞2.5%。
罗柳春黄春兰梁辉苍徐秋红韦文飞覃仁利
关键词:皮肤感染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在医院感染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2021年
研究分析医院感染监测中应用微生物学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外源性感染患者26例,内源性性感染患者30例,对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以及院内环境进行微生物学监测。结果: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可以对细菌的种类、数量进行精准的检验。结论:临床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的监测作用中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对细菌真菌的耐药性、对医院以及重点科室的环境和医护人员的手进行病原学监测进行生物指标监测,以达到卫生学指标要求。
徐秋红潘漩覃国雷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学
一种便携的辅助移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搬运器械领域,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的辅助移动装置,包括横杆、滚轮、轴承及夹杆,所述横杆内沿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两个相同规格滑槽,所述横杆的滑槽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横杆通过螺钉钮和内螺母连接,然后用所...
罗柳春徐少林黄耐荣徐秋红黄沙菲潘智玲周婷婷李伟韦桂喜
临床细菌检验室间质量控制的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而临床细菌学检验的目的是从临床标本中检出引起感染的病原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因此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我院于1995年起一直开展临床细菌室间质量评定工作。十几年来,该项工作受到各参控实验室的欢迎和重视,并从中发现我院细菌检验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促进了临床细菌学检验质量的提高。现将2004--2007年我院临床细菌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活动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廖致红蒋洪昆侯蓓蕾马丽梅潘柳吟徐秋红
关键词:临床细菌检验临床细菌学检验感染性疾病临床标本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