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糖尿
  • 11篇糖尿病
  • 7篇血压
  • 7篇醛固酮
  • 7篇2型糖尿
  • 7篇2型糖尿病
  • 6篇高血压
  • 5篇肾素
  • 4篇住院
  • 4篇老年
  • 4篇高血压患者
  • 4篇病患
  • 3篇心室
  • 3篇血浆
  • 3篇血浆醛固酮
  • 3篇血糖
  • 3篇增多症
  • 3篇肾素活性
  • 3篇糖尿病患者
  • 3篇醛固酮增多

机构

  • 10篇蚌埠市第一人...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8篇雷永富
  • 10篇李敏
  • 9篇李敏
  • 6篇李敏
  • 2篇宋爱华
  • 1篇王蕾
  • 1篇张木勋
  • 1篇罗亨全
  • 1篇李梓

传媒

  • 6篇天津医药
  • 4篇中国男科学杂...
  • 4篇实用糖尿病杂...
  • 2篇内科急危重症...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199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与肾小球滤过值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与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本院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高血压专家门诊确诊的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新诊断且未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伴LVH者为LVH组;不伴LVH者为NLVH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常规体检及生化检查,计算eGFR测尿ACR,行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检查评价LVH,以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LVH与eGFR及ACR之间的关系。结果 1LVH组、NLVH组及对照组慢性肾脏病(CKD)的检出率分别为:47.3%、25.9%和14.5%,差异有显著性。2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病患者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ACR及LVMI均明显升高,eGFR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3以LVH为因变量,年龄、血压、eGFR及ACR为自变量进行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eGFR和ACR均为LVH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KD发生率较高,而且eGFR和ACR均为LVH独立的危险因素。
李敏雷永富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
老年糖尿病患者CKD与FT3、FT4及LDL-C之间的关系被引量:2
2022年
2017年中国大陆60~69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28.8%,≥70岁人群中的患病率为31.8%[1]。我国的糖尿病患者约20%~40%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DKD),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这一比例更高。通过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等危险因素已不能完全阻止DKD疾病的进展[2]。因此,有必要探索慢性肾脏病(CKD)新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CKD与FT3、FT4及LDL-C之间的关系。报告如下。
雷永富李敏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FT4FT3CKD
长疗程使用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了解长疗程甲巯咪唑片(MMI)治疗Graves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55例Graves病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完成18个月MMI治疗后根据患者意愿分为2组,愿意接受长疗程MMI治疗者为长疗程治疗组,以维持量MMI长疗程治疗,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不愿意接受MMI长疗程治疗者,完成18个月疗程后停用MMI,若甲亢复发重新治疗者为常规治疗组。所有患者均使用MMI治疗,最初剂量均为10mg,3次/d,依病情逐渐减量达维持量后,每3~6个月复诊一次,复查甲状腺功能,记录临床表现。结果长疗程治疗组患者的甲状腺肿、突眼、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三酰甘油(TG)及总胆固醇(TC)、E/A及LVEF均优于常规治疗组;而且心房纤颤、永久性甲减及甲亢复发的发生率均较低,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Graves病甲亢患者接受MMI长疗程治疗有利于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肿大及突眼的好转,而且其心功能异常、心房纤颤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低,无明显不良反应。
李敏雷永富
关键词:甲巯咪唑长疗程治疗GRAVES病
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检出率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检出率.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5月入住本院内科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42例,均接受PA及其他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继发性高血压,并分为PA组43例和原发性高血压(EH)组199例.2组检查项目包括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立位和卧位试验;卡托普利试验;静脉高钠试验;血钾测定,肾上腺及(或)垂体CT扫描,主要指标为血、尿皮质醇、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及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RR),全部手术患者均在术前行垂体CT扫描.比较2组相关指标.结果 与EH组比较,PA组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在立位[796.44(517.48,899.13)ng/L vs 489.36(431.47,586.32) ng/L]、卧位[(688.20±81.96)ng/L vs (417.63±106.25)ng/L]和服用卡托普利前、后均显著升高[(655.15±109.33)ng/L vs (411.24±114.21)ng/L,(599.64±101.34)ng/L vs (317.65±94.52)ng/L,P<0.05,P<0.01],立位、卧位状态及服用卡托普利前ARR均显著升高(P<0.05),立位状态及服用卡托普利前肾素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 在本院同期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PA的检出率较高.
雷永富李敏
关键词:住院病人醛固酮增多症卡托普利地塞米松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与慢性肾脏病检出率的关系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甲状腺激素与慢性肾脏病(CKD)检出率的关系。方法纳入于我科住院的T2DM患者1118例,根据是否合并CKD将其分为CKD组205例和非CKD(NCKD)组913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与CKD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中CKD检出率高于单纯T2DM患者(P<0.001)。CKD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病程、T2DM病程、收缩压、舒张压、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均高于NCKD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均低于NCK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T3、T2DM病程、F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与蛋白尿伴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独立相关;FT3、性别及收缩压与蛋白尿独立相关;TT4、FT3、T2DM病程、年龄、LDL-C、舒张压与eGFR下降独立相关;FT3为蛋白尿、eGFR下降及蛋白尿伴eGFR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伴CKD的T2DM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单纯T2DM患者不同,其中FT3是蛋白尿、eGFR下降及蛋白尿伴eGFR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影响CKD的检出率。
雷永富李敏
关键词: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检出率甲状腺激素
1或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构型的改变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构型的改变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江汉油田总医院高血压门诊及体检中心诊断的原发性高血压未行降压治疗的20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动态血压监测,查空腹血糖、血脂、尿酸及胰岛素,依超声心动图指标对左室构型进行分组,分为正常组、向心性重构组、向心性肥厚组及离心性肥厚组。结果 (1)各组间的空腹胰岛素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及血脂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正常组比较,向心性重构组的室间隔厚度、相对室壁厚度及总室壁厚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向心性肥厚组超声心动图全部指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性肥厚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及左室质量指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表明,室间隔厚度、相对室壁厚度及总室壁厚度均与空腹胰岛素水平及HOMA-IR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未经降压治疗的1、2级高血压患者中,经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室构型异常的比例较高(65.12%)。在左室构型异常的诊断中,室间隔厚度及相对室壁厚度为早期指标,结合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质量指数及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可提高左室构型异常诊断的敏感性。对左室构型异常的患者应关注HOMA-IR的变化。
李敏雷永富
关键词: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左心室
高血压病人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与胰脂肪酶的改变及意义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人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及胰脂肪酶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高血压病人119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完成常规的病史收集、体检及相关实验室检查项目,并接受原发性血浆醛固酮增多症(PA)、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及其他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继发性高血压,符合PA诊断标准者作为PA组,其他病人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组(高血压组),比较两组病人立位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胰脂肪酶、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变化。结果 119例病人全部完成血浆醛固酮(PAC)、肾素活性及胰脂肪酶的测定。检出PA病人19例(15.97%),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00例(84.03%)。与高血压组比较,PA组病人的血浆醛固酮浓度及立位PAC浓度与肾素活性的比值(ARR)升高,肾素活性降低;胰脂肪酶水平升高,血钾浓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内分泌科住院高血压病人中测定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能够发现较高比例的PA病人,且PA病人的胰脂肪酶水平更高。
雷永富李敏
关键词:高血压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胰脂肪酶
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检出率及特点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检出率及临床特点。方法197例高血压患者检测PA及其他相关指标,排除其他继发性高血压。将研究对象分PA组及原发性高血压组(EH组)。对2组患者行卧、立位试验,卡托普利试验或静脉高钠试验,血钾及肾上腺薄层CT,部分患者行午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性激素测定,主要指标为血醛固酮、肾素活性及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RR)。结果 (1)197例高血压患者中确诊PA38例(19.29%),13例经病理诊断证实,醛固酮腺瘤6例,单侧肾上腺增生7例,未发现无功能腺瘤。(2)2组患者的高血压病程及体质指数(BM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组及EH组男性均多于女性。(3)与EH组比较,PA组的起病年龄相对年轻,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更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组卧位、立位血醛固酮水平及ARR均显著升高,血肾素活性均显著下降(均P<0.01),血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期住院的高血压患者中PA的检出率较高,其中醛固酮腺瘤和单侧肾上腺增生的比例相近,低钾血症不常见。
雷永富李敏
关键词:醛固酮增多症肾素醛固酮腺瘤
2型糖尿病高血糖管理:起始治疗及治疗调整规则 关于噻唑烷二酮的最新观点:美国糖尿病协会与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的共识被引量:1
2008年
雷永富李敏
关键词: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2型糖尿病血糖管理噻唑烷二酮
9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葡萄糖代谢状态分析
2007年
目的:研究无糖尿病史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葡萄糖代谢状态。方法:选择无糖尿病史的AMI患者97例,入院时测HbA1c、血脂、简易OGTT(0及120min),同步测定胰岛素水平,病程第4周及出院后3月进行正规OGTT及IRT,并复查上述指标,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血糖变化情况。结果:依出院后3月OGTT结果,按WHO标准将其分为3组:NGT组(33例),IGT组(34例),DM组(30例)。发生葡萄糖代谢异常的比例为68.0%;不同葡萄糖代谢状况的3组患者间比较,入院时FPG、HbA1c、血甘油三酯差异有显著性。3月内,AMI患者葡萄糖代谢状况可在NGT、IGT、DM间互相转化,但OGTT(PG-60′)保持相对稳定,可预测将来的葡萄糖代谢状况。结论:无糖尿病史的AMI患者中,普遍存在葡萄糖代谢异常,发病3个月内,AMI急性期所伴随的葡萄糖代谢状况可在NGT、IGT、DM之间转化,也可保持不变;病程第4周OGTT单次血糖(PG-60′)是预测其后葡萄糖代谢状况的有用指标,切点值为9.1mmol/L。
雷永富李敏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葡萄糖代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