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死亡率
  • 2篇疫情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死因
  • 2篇死因顺位
  • 2篇女性
  • 2篇女性乳腺
  • 2篇女性乳腺癌
  • 2篇腺癌
  • 2篇发病
  • 2篇发病率
  • 1篇登革热
  • 1篇碘含量
  • 1篇碘盐
  • 1篇碘盐合格率
  • 1篇性别比
  • 1篇盐碘
  • 1篇伊蚊
  • 1篇疫情分析

机构

  • 11篇重庆市万州区...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疾病预...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12篇陈春蓉
  • 8篇罗超
  • 6篇郑代坤
  • 4篇颜朝阳
  • 3篇王军
  • 2篇周新
  • 2篇彭瑾
  • 2篇吴波
  • 2篇王敬东
  • 1篇杨琛
  • 1篇杨黎明
  • 1篇郎中凯
  • 1篇罗华
  • 1篇陈华
  • 1篇冉贞卫
  • 1篇刘纯华
  • 1篇孙良红
  • 1篇万时学
  • 1篇向新志
  • 1篇孙乔

传媒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国外医学(医...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庆市万州区鼠害及鼠密度监测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掌握万州城区鼠害情况,为灭鼠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室内用粘鼠板法调查,外环境用直接观察鼠迹法调查。结果城区室内房间鼠害侵害率平均为8.25%,粘鼠板法测得粘捕率为8.25%。经对35只捕获鼠分类鉴定隶属1科1属2种,其中黄胸鼠23只、褐家鼠12只,黄胸鼠为城区优势鼠种,占捕获鼠种群构成的65.71%。用目测鼠迹法监测鼠迹阳性路径指数是2.81处/km。城区室内环境鼠侵害以农贸市场最严重,房间侵害率高达20%,其次为餐饮店,侵害情况为11.67%,再次为机关单位、宾馆酒店及商场超市。结论重庆万州区的灭鼠工作应进一步加强。
罗超刘纯华陈春蓉冉贞卫
关键词:鼠害鼠密度
一化粪池管道破裂污染农村居民饮用水的应急处置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了解化粪池管道破裂引起农村居民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情况,客观科学分析应急处置措施,为杜绝类似事件发生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依据2017年7月25日水质污染疫情报告,收集整理万州区CDC与开州区CDC开展环境卫生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水样监测,以及病人临床表现等资料,对此事件应急处置措施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此起事件系某化粪池管道破裂污染农村居民区饮用水质所致。出厂水及末梢水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均分别超标>200.5MPN/100ml、>1600MPN/100ml、>200.5MPN/100ml,罹患率56.52%,立即仃止供水,疫情迅速得到控制。结论农村居民区作为人群集聚地,特别是农村避暑居民区,其生活饮用水安全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一旦水质被污染则会影响和危及居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立即切断污染来源及救治病人是应急处置饮用水污染事件的首要措施和任务。
罗华赵怡楠马宗成杨万进向新志向辉陈春蓉戴红英周彪姜明
关键词:饮用水质农村居民污染调查应急处置
2012-2014年重庆市万州区居民恶性肿瘤死因构成及顺位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了解2012-2014年重庆市万州区居民恶性肿瘤死因构成及顺位情况,为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2012-2014年万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居民死亡病例,输入Death Reg2005,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期望寿命和去肿瘤死因期望寿命。结果 2012-2014年,万州区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189.50/10万。男性恶性肿瘤年均粗死亡率为251.41/10万,女性恶性肿瘤年均粗死亡率为127.56/10万,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2.88,P=0.000<0.01),除宫颈癌、乳腺癌外,肺癌、食管癌、肝癌、胃癌、肠癌、白血病、膀胱癌、鼻咽癌死亡率男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其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均明显高于女性。恶性肿瘤中,肺癌死亡率为55.17/10万,居第1位,其次为食道癌和肝癌;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7.21岁,去恶性肿瘤死因后期望寿命增加4.12岁。结论肺癌、食道癌、肝癌、胃癌、肠癌、白血病以及女性乳腺癌、宫颈癌是危害万州区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死因,是万州区制定恶性肿瘤防控策略的重点。
陈春蓉罗超颜朝阳郑代坤王敬东
关键词:恶性肿瘤死亡率死因顺位
2005-2014年重庆市万州区居民伤害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了解2005-2014年重庆市万州区居民伤害死亡情况,为伤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死亡资料来源于万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口资料来源于区计划生育办公室,2005-2014年的死亡资料和人口资料输入DeathReg2005,应用SPSS13.0结合Excel2007,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万州区伤害死亡8521人,死亡率55.57/10万,伤害死亡占总死亡数的8.90%,居全死因第4位,前5位伤害死因是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淹死、意外中毒。交通事故是男性伤害的第1死因,自杀是女性伤害的第1死因。淹死是0~15岁组的第1位伤害死因,交通事故是15~55岁组的第1位伤害死因,55~75岁的第1位伤害死因是自杀,75岁以上年龄组的第1位伤害死因是意外跌落。结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淹死、意外中毒是危害万州区居民健康的主要伤害死因,是我区伤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同时应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伤害死亡特征,制定相应的伤害防治策略。
陈春蓉郑代坤颜朝阳罗超王敬东
关键词:死亡率死因顺位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0~2011年出生监测分析
2013年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出生人口发展趋势和变化。方法:对2010—2011年浦东新区17家接产医院出生的活产婴儿的出生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1年浦东新区住院分娩活产婴儿共77081例,其中本市户籍活产婴儿35049例,非本市户籍活产婴儿42032例,非本市户籍活产婴儿占活产婴儿总数的54.53%;2010—2011年浦东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4.57,其中本市户籍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7.23,非本市户籍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1.11,非本市户籍母亲产次2次及以上产活产婴儿性别比高达137.43;2010~2011年浦东新区住院分娩活产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9.79%o,其中肌肉骨骼系统、眼、耳、面和颈部、唇裂及腭裂发生率居前三位。结论:浦东新区非本市户籍出生人口超过本市户籍出生人口,非本市户籍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尤其是非本市户籍母亲产次2次及以上婴儿性别比远超国际社会公认合理值(102—107),非本市户籍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本市户籍,非本市户籍出生人口高性别比和高出生缺陷发生率应引起社会关注。
陈春蓉杨琛孙乔杨黎明陈华孙良红薛雯
关键词:性别比
重庆市万州区2011-2016年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2011-2016年重庆市万州区女性居民乳腺癌发病及死亡情况,为乳腺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乳腺癌发病和死亡资料来源于万州区疾控中心,人口资料来源于区计划生育办公室,结合2010年全国普查标准人口构成数据导入De...
彭瑾陈春蓉吴波
关键词: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
1950-2011年重庆万州区疟疾疫情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疟疾发病规律,制定防控措施,有效遏制疟疾传播,最终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万州区1950-2011年疟疾疫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950-2011年万州区累计发生疟疾66888例,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分别出现了两次发病高峰,其中1954年发病率高达1455.14/10万。通过几十年来开展"两根治、一预防"的综合防治,万州区疟疾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近10多年来,疟疾发病率始终控制在1/10万以下,并于1991年达到了基本消除疟疾的目标。从2009年起已无本地疟疾病例发生,所发病例均为输入型疟疾。结论实施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控制疟疾的流行。要实现消除疟疾目标,必须对往返于高疟区的流动人群进行重点防控。
陈春蓉周新郑代坤罗超万时学
关键词:疟疾疫情分析流动人口
重庆市万州区2011—2016年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了解2011—2016年重庆市万州区女性居民乳腺癌发病及死亡情况,为乳腺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乳腺癌发病和死亡资料来源于万州区疾控中心,人口资料来源于区计划生育办公室,结合2010年全国普查标准人口构成数据导入DeathReg2005,计算乳腺癌历年粗发病率和死亡率、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应用EXCEL2007绘制女性乳腺癌各年龄组发病率和死亡率线图,利用SPSS19.0对历年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趋势χ~2检验。结果 2011—2016年万州区女性居民乳腺癌共发病1 140例,年均粗发病率24.06/10万,年均标化发病率21.97/10万,共死亡359例,年均粗死亡率7.58/10万,年均标化死亡率6.78/10万。万州区女性居民20岁后开始有乳腺癌发病,随后逐渐升高,在35~59岁组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死亡率从20岁开始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年龄越大死亡率越高。对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否有上升趋势作χ~2检验,P值均小于0.01,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万州区女性居民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应重视女性乳腺癌的防控工作,将35~59岁的中年女性作为干预重点,减少乳腺癌对女性居民的健康危害。
彭瑾陈春蓉吴波
关键词: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
2012-2014年万州区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及病原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掌握万州区流感流行特征及病原变化趋势,为该区流感疫情处置和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对病例资料及病原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用Excel软件建立病例数据库,发病率计算方法为流感病例数与同期人口数或疫情波及人口数的比率。结果:2012-2014年万州区流感年平均发病率5.35/10万。2014年发病率6.82/10万为最高,2013年发病率2.77/10万最低。流感病例在每年春夏秋冬四季均有分布,流感高峰季节特点不明显。病例分布地区覆盖镇乡街道总数71.75%。近3年万州区流感病毒流行株为甲(82.40%)、乙(17.60%)型。2014年万州区发生两起流感学校聚集疫情。结论:2012-2014年万州区流感流行轻度于低水平,以散发为主,小学发生两起流感聚集疫情,均得到控制,提示万州在今后流感防控工作中,一是仍要高度重视流感防控;二是要加强流感疫情监测与报告,及时发现暴发苗头,便于及时干预;三是要加强流感疫苗接种,保护人群健康。
罗超王刚颜朝阳陈春蓉郎中凯王军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
重庆市万州区2015年登革热与蚊虫媒介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掌握重庆市万州区登革热情况及其传播媒介伊蚊的种类分布、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评估登革热流行风险,为登革热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5-10月,在4个监测点开展蚊幼虫密度监测,采用布雷图指数法监测伊蚊幼虫密度,双层叠帐法调查成蚊种群密度;采用流行病学比较法分析病例资料。结果 2015年万州区登革热输入性病例1例,发病率为0.62/10万,未发生因该输入病例造成的疫情扩散。在4个监测点开展蚊幼虫密度监测,伊蚊布雷图指数为3.74~7.54,5-10月采用双层叠帐法共监测6次,捕获成蚊15只,其中中华按蚊1只,骚扰阿蚊14只。均未捕获到登革热媒介目标蚊种,成蚊、伊蚊叮咬指数均为0。结论万州区人口流动频繁,发生输入病例的可能性大,该区有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分布,存在因登革热输入性病例引发本地疫情暴发的低风险,应加强监测。
罗超郑代坤陈春蓉王军
关键词: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