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朝阳

作品数:32 被引量:121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市万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三峡库区
  • 7篇库区
  • 6篇疫情
  • 5篇死亡率
  • 5篇肥胖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健康
  • 4篇病毒
  • 3篇袖状
  • 3篇袖状胃切除术
  • 3篇死因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胃切除
  • 3篇胃切除术
  • 3篇暴发疫情
  • 2篇人群健康状况
  • 2篇生态变化
  • 2篇食源

机构

  • 19篇重庆市万州区...
  • 9篇重庆市疾病预...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7篇万州区疾病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宜昌市疾病预...
  • 6篇重庆市丰都县...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重庆大学附属...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重庆三峡医药...
  • 1篇清华大学第一...

作者

  • 32篇颜朝阳
  • 12篇罗超
  • 7篇毛德强
  • 6篇孟化
  • 6篇江斌
  • 6篇张静
  • 5篇郎中凯
  • 5篇郑代坤
  • 5篇张忠涛
  • 5篇冉华
  • 4篇陈春蓉
  • 4篇贺园园
  • 3篇黄玉英
  • 3篇宁桂军
  • 3篇杨维中
  • 3篇汪诚信
  • 3篇王军
  • 2篇孟言浦
  • 2篇李培龙
  • 2篇漆莉

传媒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4篇海峡预防医学...
  • 3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疾病监测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国外医学(医...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09
  • 3篇2007
  • 2篇200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万州区2008—2014年手足口病病原特征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万州区手足口病病原流行特征,为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08年5月至2014年部分临床诊断病例标本检测病毒核酸,结合病例基本信息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采样369例,阳性率81.3%;EV71占38.2%、CoxA16占33.2%、其它肠道病毒占28.6%。病例男女比1.4∶1;散居儿童占60.9%、托幼儿童占37.0%、小学生占2.2%;EV71、CoxA16感染在≤5岁比例较高,其它肠道病毒感染在0~2岁较高;优势病原2008—2010和2014年为EV71,2011—2012年为CoxA16,2013年为其它肠道病毒;重症病例EV71占80.0%;暴发疫情EV71、CoxA16各占50%。结论手足口病以≤5岁儿童为主,重症病例主要为EV71;EV71∶CoxA16∶其它肠道病毒流行时间约为3∶2∶1;不同病原在夏、冬发病高峰呈交替变化。
颜朝阳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肠道病毒
2012-2014年重庆市万州区居民恶性肿瘤死因构成及顺位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了解2012-2014年重庆市万州区居民恶性肿瘤死因构成及顺位情况,为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2012-2014年万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居民死亡病例,输入Death Reg2005,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期望寿命和去肿瘤死因期望寿命。结果 2012-2014年,万州区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189.50/10万。男性恶性肿瘤年均粗死亡率为251.41/10万,女性恶性肿瘤年均粗死亡率为127.56/10万,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2.88,P=0.000<0.01),除宫颈癌、乳腺癌外,肺癌、食管癌、肝癌、胃癌、肠癌、白血病、膀胱癌、鼻咽癌死亡率男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其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均明显高于女性。恶性肿瘤中,肺癌死亡率为55.17/10万,居第1位,其次为食道癌和肝癌;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7.21岁,去恶性肿瘤死因后期望寿命增加4.12岁。结论肺癌、食道癌、肝癌、胃癌、肠癌、白血病以及女性乳腺癌、宫颈癌是危害万州区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死因,是万州区制定恶性肿瘤防控策略的重点。
陈春蓉罗超颜朝阳郑代坤王敬东
关键词:恶性肿瘤死亡率死因顺位
1997-2007年三峡库区监测点蚊类监测资料分析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蚊类种群构成及密度的动态变化和季节消长规律。方法在固定的地点和时间,利用直流电动捕蚊器捕捉蚊虫,然后分种统计捕获的蚊虫数。结果三峡库区的优势蚊种为骚扰阿蚊、致倦库蚊、淡色库蚊、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人房成蚊密度均低于畜圈。优势蚊种的季节分布呈单峰型,总体上最高峰在6-7月出现。结论1997-2007年三峡库区成蚊密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应继续加强监测工作。
李培龙汪诚信毛德强贺园园颜朝阳江斌张静
关键词:三峡库区蚊类
腹腔镜下根治性远端胃癌切除术+Roux-en-Y胃转流术治疗早期胃癌合并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治疗体会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合并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收治的1例典型病例的临床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第11天出院,出院后30 d门诊随访,一般情况尚可,停用胰岛素及降糖药物,空腹血糖6.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5.9%。结论:早期胃癌合并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远端胃癌切除术+Roux-enY胃转流术可实现肿瘤与代谢疾病的同时治疗。
孟化颜朝阳张秋月张忠涛
关键词:肥胖
一起食源性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暴发疫情调查及其扑疫措施
2009年
目的分析某镇一起食源性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暴发疫情发生的原因、流行病学特征及扑疫措施,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进一步采取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方法对此起疫情的所有就餐者开展调查。结果经流行病学调查、病原体检测和临床表现证实,此起疫情系宴席聚餐中鲜活甲鱼所携带的O139群霍乱弧菌污染食品所致,通过启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迅速采取控制措施,此起疫情迅速得到控制,无二代病例和死亡病例。结论加强农村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严格餐饮许可制度,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农村居民自我防病防疫意识,对防止食源性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再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陈建中罗华冉华丁建武郎中凯颜朝阳罗超孟言甫
关键词:食源性O139群霍乱弧菌暴发疫情
口咽拭子与鼻咽拭子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的一致性研究
2022年
目的分析口咽拭子与鼻咽拭子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一致性,为准确、高效地开展流感检测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集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重庆市万州区7家医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口咽拭子和鼻咽拭子,采用荧光定量PCR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分析两种采样拭子阳性检出结果一致性,并比较是否发热、是否咳嗽、不同年龄组、不同就诊医院类型的两种采样拭子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结果共计420例受试者中,15~49岁人群(23.70%)、发热人群(27.09%)和前往综合医院就诊人群(24.89%)的流感病毒检出率较高。口咽拭子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为15.24%,鼻咽拭子检测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为16.1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拭子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5.24%,Kappa值为0.897,一致性较好。不同人群中两种方法一致率相似。结论口咽拭子与鼻咽拭子流感病毒检测一致性较好,两种拭子具有可替代性,在临床与流感监测工作中若无法实现双采样,可按照实际情况采用任一方法,以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
戴佩希贾萌萌漆莉冉华姜明月颜朝阳姜玢杉任钰华李婷婷冯录召
关键词:流感鼻咽拭子一致性
三峡库区监测点人群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了解三峡水库二期蓄水4年后库区人群健康状况及潜在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三峡库区人群健康监测系统”收集三峡库区人群死亡资料、传染病和地方病流行情况以及媒介生物监测资料等信息,对所收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损伤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是引起三峡库区人群死亡的主要病因,五种死因占总死亡例数的90.94%。与水库蓄水有关的介水传染病(甲型肝炎、痢疾和伤寒等)及与虫媒变化有关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均处于较低发病水平。2007年室内、户外鼠密度(3.11%和3.16%)均高于2006年,低于二期蓄水前5年的平均值。黑线姬鼠作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和钩端螺旋体的宿主动物,其构成比自2006年(8.16%)起持续增加。畜圈和人房蚊密度高于2006年,但低于二期蓄水前5年的平均值。结论三峡库区蓄水后生态环境的改变尚未对人群健康产生明显影响,应加强媒介生物的监测。
常昭瑞张静李培龙汪诚信毛德强贺圆圆颜朝阳江斌王子军杨维中
关键词:三峡库区监测点影响因素
三峡库区二期蓄水生态变化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为掌握长江三峡库区二期蓄水运行后,自然生态发生变化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干预性措施。[方法]在库区设立监测点,对生态变化及人群传染病(特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情况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001~2005年的研究证实,库区平均鼠密度为0.99%,鼠带菌(钩端螺旋体)带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率低,平均蚊密度为135.53只/人工小时,监测点法定传染病平均发病率502.16/10万,高于非监测点发病率,自然疫源性疾病处于非流行期,人群血清抗体较低,未发现鼠疫抗体。[结论]库区生态发生了变化,对人群健康不会有较大影响,但仍需继续对库区生态及疾病进行监测,落实各项干预性措施,确保库区人群健康。
孟言浦秦正积段渝波罗超颜朝阳
关键词:生态变化
2004-2007年万州区全人群死亡状况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了解2004-2007年万州全人群死亡状况。方法通过全国统一回顾性调查及全国疾病监测点全人群常规死因报告系统收集死亡个案,并按ICD-10编码;利用本区及全国2000年人口构成分别推算各年龄组人口和计算粗死亡率与标准化死亡率。结果万州区全人群年均死亡率608.55/10万、标化死亡率454.69/10万;男性死亡率700.35/10万,女性死亡率512.08/10万;城市人群死亡率536.71/10万,农村人群死亡率635.27/10万,农村肿瘤死亡率(158.13/10万)明显低于城市的(172.24/10万),农村内分泌代谢病(2.85/10万)明显低于城市的(11.90/10万);男、女性及城乡前5位死因与总的死因顺位一致,依次为循环疾病、肿瘤、呼吸疾病、损伤中毒、消化疾病,传染病死亡在全区及农村均位居第6位;4年中呈上升趋势的主要有肿瘤、内分泌代谢病,呈下降趋势的有呼吸系疾病、传染病及寄生虫病;0岁死亡以新生儿婴儿死亡为主,1~39岁以损伤中毒死亡最高,40~69岁以肿瘤死亡最高,70岁以后以循环系统病死亡最高。结论目前万州区面临肿瘤、内分泌代谢病等慢性病逐年上升,传染病死亡高居的双重压力,相关部门应与予高度关注,采取相应对策开展预防控制工作。
颜朝阳李佳
关键词:死亡率
用捕获-再捕获法估计三峡库区居民出生和死亡水平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评价出生死亡监测质量,校正三峡库区报告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抽取的7061户居民逐户调查人口出生和死亡情况,再与同期监测系统所报告的出生、死亡资料进行核对,计算漏报率以及总体出生率和死亡率95%可信区间(CI)。结果三峡库区人群健康监测系统出生漏报率为13.91%,死亡漏报率为15.60%,婴儿死亡漏报率为33.33%。校正报告出生率为8.92‰,估计总体出生率95% CI:8.38‰~9.45‰,校正报告死亡率为6.88‰,估计总体死亡率95%CI:6.37‰~7.38‰。结论三峡库区人群健康监测系统出生和死亡报告质量符合国家疾病监测点质量要求。2002—2004年三峡库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在10.00‰以下。
张静毛德强贺园园颜朝阳江斌宁桂军黄玉英汪新丽罗超石国生陈斌杨维中
关键词:漏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