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邵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衡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唇裂
  • 3篇单侧
  • 3篇腭裂
  • 2篇畸形
  • 2篇唇腭裂
  • 1篇单侧唇裂
  • 1篇单侧完全性唇...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地鼠
  • 1篇动态可视化
  • 1篇修补术
  • 1篇修复术
  • 1篇致伤
  • 1篇致伤原因
  • 1篇舌癌
  • 1篇舌癌TCA8...
  • 1篇术后
  • 1篇术后畸形
  • 1篇树脂

机构

  • 9篇南华大学
  • 1篇广东省口腔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嘉禾县中医院

作者

  • 11篇金邵华
  • 6篇李一民
  • 2篇陈建
  • 1篇吕洁
  • 1篇吕洁
  • 1篇张德保
  • 1篇王治平
  • 1篇赵建江
  • 1篇胡军
  • 1篇陈中利
  • 1篇韩久松
  • 1篇陈健
  • 1篇邱小玲
  • 1篇李一民
  • 1篇张国栋

传媒

  • 2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湖南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衡阳医学院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1
  • 1篇199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54例先天性唇腭裂畸形可疑病因分析被引量:3
2001年
金邵华周柏生李一民
关键词:唇裂病因学腭裂
1433例唇腭裂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分析先天性唇腭裂的发病情况及特点,为唇腭裂的预防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对1433例先天性唇腭裂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唇裂390例,唇裂伴腭裂794例,单纯腭裂249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2.35:1),但在不完全性腭裂中,女性多于男性(1:0.87);在单侧唇裂伴或不伴腭裂及完全腭裂中,左侧明显多于右侧(3.58:1);有家族遗传史的病例占总病例的6.35%;母亲妊娠初期经历危险因素316例,占22.05%;85.97%的患者来自农村;唇腭裂伴发其他畸型者42例,占2.93%。结论:多基因遗传与胚胎发育早期的环境因素是唇腭裂发病的重要因素。
金邵华李一民
关键词:唇腭裂
近红外量子点表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荧光探针对金黄地鼠颊黏膜癌变过程的动态可视化荧光成像研究
2017年
目的利用近红外量子点表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荧光探针对由9,10-二甲基1,2苯并蒽(9,10-dimethylen-1,2-benzanthracene,DMBA)诱导建立的金黄地鼠颊黏膜癌变过程进行动态可视化荧光成像研究。方法 (1)用0.5%DMBA丙酮液诱导建立金黄地鼠颊黏膜癌变各期模型;(2)将水溶性近红外荧光量子点(QD800)表面功能性的修饰藕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EGFR mAb)后,形成具有靶向功能性的QD800-EGFR mAb荧光探针;(3)将QD800-EGFR mAb经金黄地鼠各期癌变模型尾静脉注射入血液循环系统以靶向适配原理显示其颊黏膜动态癌变过程荧光图像。结果(1)QD800-EGFR mAb能够通过血液循环系统与金黄地鼠颊黏膜癌变细胞上的EGFR特异性的靶向适配并荧光显影;(2)QD800-EGFR mAb显示的荧光图像随着金黄地鼠颊黏膜癌变程度的加深而增强,且能准确地显示癌灶的形状及浸润深度。结论QD800-EGFR mAb通过与口腔癌不同癌变阶段癌细胞表面的EGFR靶向性适配结合来显示个体化荧光图像,可能对以后临床研究口腔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规律发挥巨大的影响。
张国栋王海琴吕洁陈健金邵华胡军张德保
关键词:金黄地鼠表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
改良Millard法在单侧唇裂术后畸形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术后继发唇鼻畸形的有效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52例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采用改良Millard法手术矫正,术中行口轮匝肌重建,同期行鼻畸形修复。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唇鼻畸形均有显著改善。结论改良Millard法对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二期修复具有良好的效果,尤其适用于一期手术未行口轮匝肌复位者。
金邵华李一民陈建
关键词:唇裂唇畸形鼻畸形
颌面骨骨折110例临床分析
1999年
为了探讨颌面骨骨折的发病特点以及救治中应注意的问题,对我院近10 年来病历记录完整的110 例颌面骨骨折病人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颌面骨骨折以20 ~39 岁的青壮年多见,占75 .45 % ;男性多见,占83 .64% ;损伤的主要原因为交通事故伤,占57.27 % ;损伤部位以单纯下颌骨骨折多见,占67 .27 % ;全身合并伤以颅脑损伤多见,占36 .36 % ;
金邵华李一民
关键词:颌面骨骨折致伤原因复位
646例腭裂修复术近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腭裂修复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提高腭裂修复效果。方法对646例先天性腭裂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术后主要并发症,并提出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结果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7.49%,主要并发症包括术后高热,剧烈呕吐,创口愈合不良,术后出血,组织瓣坏死,呼吸道受损。结论选择适当的术式和规范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加强术前准备和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
金邵华
关键词:腭裂并发症
三种不同方法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01年
金邵华李一民
关键词:楔状缺损光敏树脂疗效
量子点标记人舌癌细胞survivin siRNA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量子点标记人舌癌Tca8113细胞survivin siRNA的方法,为后期以量子点为载体转染siRNA进行基因沉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方法表面带正电荷的水溶性量子点,通过正负电荷的吸引力与表面带负电荷的survivin siRNA结合,在siRNA定量的基础上改变量子点的量,取3种比例进行实验,并设立阳性对照组(siRNA 6μL)、阴性对照组(量子点9μL),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siRNA条带的亮度分析量子点标记siRNA的最佳比例。结果实验组的siRNA条带亮度均比阳性对照组小,其中siRNA 6μL∶量子点9μL的实验组的siRNA条带亮度最小且与阴性对照组接近,说明该组中量子点与siRNA结合最佳。结论量子点标记人舌癌Tca8113细胞survivin siRNA的最佳比例为1∶2,且该比例在量子点的安全使用范围内。
邱小玲赵建江金邵华王治平韩久松陈中利
关键词:量子点舌癌TCA8113细胞SIRNA
改良直线缝合法功能性修复重度双侧唇裂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直线缝合法功能性修复重度双侧唇裂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在直线缝合法基础上通过设计侧唇的红唇黏膜肌瓣,旋转于前唇下方修复前唇唇红及唇珠;在前唇瓣侧方设计蒂在鼻中隔方向的近三角形皮瓣(C瓣),在鼻前庭底部设计皮瓣(G瓣)同时,在鼻底裂隙两侧设计鼻黏膜瓣(D瓣和H瓣),以封闭鼻底;离断口轮匝肌的异常附着,重建口轮匝肌的连续性。结果:术后患者上唇及唇红丰满,动态畸形不明显,鼻底封闭良好。结论:此法修复重度双侧唇裂可获得较好的上唇形态,减少"口哨"畸形?口鼻瘘及术后动态畸形的发生。
金邵华李一民
关键词:双侧唇裂
单侧隐性唇裂整复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单侧隐性唇裂的修复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5例单侧隐性唇裂患者采用改良唇裂修复术进行手术治疗,C瓣中的肌肉向外旋转与鼻翼基底的口轮匝肌缝合,为了恢复唇弓的对称性,患侧唇峰上方设计三角形皮瓣。结果:25例患者中,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唇弓和上唇的形态恢复良好,患侧人中嵴较明显,鼻畸形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改良唇裂修复术治疗单侧隐性唇裂可以有效地恢复上唇的对称性和丰满度。
金邵华李一民吕洁陈建
关键词:单侧唇裂修补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